摘要: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已有的研究較多關注教育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直接效應,分析間接效應的研究較少。教育投資的間接效應是教育通過影響非教育部門的產出而對總產出產生的影響。本文運用FEDER模型的方法構建了一個兩部門的經濟模型,并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了我國在1992—2018年間教育部門的溢出效應為正,以及教育部門的邊際產出低于非教育部門的結論。
關鍵詞:教育投資;溢出效應;FEDER模型;人力資本
一、背景
我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與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密不可分。教育是百年大計,是一個國家長期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從全球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處于技術領先地位的國家,無一不是教育強國。上世紀60年代,人力資本的概念由經濟學家舒爾茨首先提出,他強調了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之間存在的區別。舒爾茨指出,人力資本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收入差距主要由其造成,而提高教育投資是提高人力資本的重要途徑。教育投資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其對經濟增長具有直接影響,還體現在其對經濟增長的間接影響,這種間接影響不容忽視。教育投資不僅能增加產出,更能提升民眾人際交往、家庭教育、健康保護等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間接提高個人產出,甚至可以提高合作者與家庭成員的收入,我們將教育的這種間接提高產出的能力稱為教育的溢出效應。教育溢出效應測度復雜,相關的理論研究也比較缺乏。現有的成果多從社會學、教育學的角度出發,定性研究多而定量研究較少。本文試圖采用FEDER模型,通過構建一個包含教育部門與非教育部門的兩部門經濟模型來測算教育的溢出效應。
二、教育投資溢出效應的測算模型構建


四、結論與建議
第一,我國教育部門的溢出效應為正,因此政府及社會各界應該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國家財政應該提高教育支出以推動教育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個人提高教育投資水平,使得國家投資與私人投資良好結合,豐富教育投資主體,優化教育投資水平。
第二,教育部門的邊際產出相對較低。因此,如果資源投入的決策是從邊際產出等于邊際收益的角度做出的,就很可能導致教育部門的資源向非教育部門流動,造成教育部門的萎縮,而且在模型中教育的直接經濟效應是負的,這與教育的投資與收益的時滯性有關,此外,也與本文選擇變量時用教育支出作為衡量教育產出的指標有關。教育的短期經濟收益往往為負,這可能會導致不重視教育發展的短視行為產生。我們應該盡量降低教育部門的投資成本,提高教育部門的收益,特別是提高私人教育投資的收益。
第三,現階段應該繼續強化初等教育,同時也要促進高等教育發展,鼓勵個人接受高等教育,加強自我教育投資,不斷提高人力資本水平。繼續堅持做好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工作,要特別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和邊遠山區的適齡學生的就學。持續提升義務教育質量,提高高中升學率,同時還要降低高等教育個人投資成本,提高高等教育的收益率。
第四,教育公平,尤其是城鄉教育的公平性應該予以特別關注。現階段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依然很顯著,優質的教育資源向城市集中,特別是向大城市、省會城市、中心城市集中的趨勢依然存在。這就使得鄉村教育資源相對短缺,不利于鄉村的發展振興。為了持續推動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們應該關注具有正向外部性的教育在農村的發展狀況。現在國家對農村教育的發展投入了較多關注,農村教育也因此取得長足發展,但是與城市教育的發展水平相比,農村教育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第五,人才流向的不平衡,導致教育投資的溢出效應在空間上存在顯著差距。人才流向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東、西部地區之間以及城鄉之間。從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流向來看,大多數學生首選去東部發達地區工作,主動選擇去西部偏遠地區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相對較少;多數學生選擇去城市工作,選擇去農村工作的畢業生相對較少。人才流向哪里,哪個地區必然享受更多教育帶來的好處。要平衡地域差異、城鄉差異,不但要關注教育投入,也要關注教育所培養出的人才流向何方。■
參考文獻:
[1] Feder G. 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3,12(1).
[2]王文博,劉生元.利用菲德模型測量教育投資的外溢效應[J].統計研究,2001,18(9).
[3]董亞娟,孫敬水.中國教育支出對生產率的影響及溢出效應[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32(9).
[4]才國偉.中國區域經濟增長決定因素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5]易羅婕,黃臻,姚海瓊.從經濟增長的角度探究教育支出的溢出效應[J].湖南社會科學,2014(2).
[6]秦惠民,王名揚.家庭流動作為高等教育溢出效應的形成原因、內在規律及發展趨勢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11).
[7]孫鳳,張浩凌,羅振男.教育部門的投入溢出效應分析——基于投入產出法的計算[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39(5).
[8]左健民.教育投資與經濟增長的計量經濟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01(7).
作者簡介:李舒桐(2000—),漢族,江蘇南京人,主要從事金融服務,教育發展與鄉村振興的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