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人才,重視科技。通過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建設,高校教師已經成為我國規模較大、素質較高、學科領域涵蓋最全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高校教師收入水平可以作為社會人才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國家稅務總局明確提出將高校教師作為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重點,所以應根據最新的個人所得稅政策對高校教師一次性發放的綜合收入進行稅收籌劃,尊重人才,關心人才,減輕高校教師的稅收負擔。
關鍵詞:高校教師;收入;個人所得稅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而高等學校就是高層次人才的匯聚地,名校加高薪形成新的人才流動與聚集點。而全年一次性獎金作為高??己私處熞荒陙砣〉玫目蒲谐晒嶒烅椖?、教學業績及論文,著作出版等的重要環節,因此做好新個稅法下高校教師年終獎金稅收籌劃尤為重要,有利于實現教師收入利益最大化,更好地激發教師們的工作效率。
一、高校教師年終獎的界定及核算
此處“全年一次性獎金”,并不僅僅指在年終發的獎金。根據國稅發〔2005〕9號文件,“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上述一次性獎金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注意:
1.年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基本扣除-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2.全年一次性年終獎=年收入*30%
3.工資薪金額=年應納稅所得額-全年一次性年終獎
4.稅額C=年終獎最小額對應稅額+綜合所得最大額對應稅額
因此,高校發放的年終獎、第13個月工資、科研成果獎勵、教學成果獎勵、獎勵性績效工資等,只要是一次起計算發放、統一作為全年一次性獎金申報的,都可以享受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只能享受一次。由此歸類,可以對高校教師一次性發放的綜合收入進行稅收籌劃,合理避稅,繞開“納稅盲區”切實提高高校教師的實際收入。
根據《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定,對于全年一次性獎金等多項個稅優惠政策進行明確,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簡稱月度稅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但自2022年1月1日起,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該政策設置了三年緩過渡期,其間的年終獎可單獨計稅,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稅,由納稅人自行選擇。
二、年終獎發放個稅測算
針對新個稅法的規定,對于高校教師從單位取得的全年收入,如何分解為年終獎和剩余工資是稅收籌劃的關鍵。由于工資和年終獎均采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在一個既定的收入總額內,工資、年終獎之間的變動涉及各自的稅率變動。為確定在既定收入總額下能夠使個人所得稅稅負最低,按照全年一次性獎勵發放占年收入的30%,只考慮基本扣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及專項附加扣除暫不考慮,收入階梯按2萬元依次遞增。
分三種方法對比年終獎發放方式不同對應的個稅差異:
方案1:全年一次性獎金占年收入30%的情況下,年終獎全部計入綜合所得的稅額;
方案2:全年一次性獎金占年收入30%的情況下,年終獎與工資分開結算,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在2021年12月31日前適用);
方案3:根據年收入及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優化分配年終獎臨界值和工資發放額(見表1)。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方案3能使個人所得稅的稅負達到最低點,即在既定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下,優化分配年終獎和工資的發放數額,可以使得個人所得稅稅額達到最優。
三、年終獎發放的優化方案結論
根據我們的測算結果(表1),建議高校根據員工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按照以下區間,合理發放年終獎,使個人所得稅稅負達到最?。?/p>
1.年應納稅所得額<3.6萬元,年終獎應與工資薪金分開計算發放;
2. 3.6萬元≤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時,年終獎建議選擇不超過3.6萬元的發放金額;
3. 20萬元≤年應納稅所得額<64萬元時,年終獎建議選擇不超過14.4萬元的發放金額;
4. 94萬元≤年應納稅所得額時,年終獎建議選擇不超過30萬元的發放金額。
一般說來,不同收入的高校教職工在選擇計稅方式前,最好先清除全年能享受的個稅扣除額,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和各項扣除變化情況,測算最近的計稅方式,合理規避個人所得稅。對于中低收入者而言,全年綜合收入較低,可以充分利用基本減除費用、個人負擔的“三險一金”和六大專項附加扣除,將年終獎的份額減少。對于高收入者來說,基本減除費用、個人負擔的“三險一金”和六大專項附加扣除不能滿足避稅需求,單獨計稅更劃算。但同時單獨計稅要注意臨界點的問題,在臨界點會存在年終獎多發1元錢、稅后所得更低的情況,因此發放年終獎時應避開年終獎無效區間(見表2)。
四、結語
高校教師的年終獎金,高校內的相關職能部門應根據教職工實際收入情況,設計合理、合法的稅收籌劃方案,靈活地運用多種稅收籌劃政策,讓高校教師獲得最大的稅后收入,把教師的個人利益和學校的整體利益相結合,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為人才提供便利的條件,才能調動人才群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高校人才整體效應的最大化?!?/p>
作者簡介:張 蓉(1983—),女,河北人,學歷:研究生,職稱:中級,單位:四川師范大學計劃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