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蓉
摘要:2018年12月27日,民政部、中組部、全國婦聯等7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主要內容、制定程序、監督落實和組織領導等五個方面對村規民約提出規范要求。村規民約作為一種以道德和輿論約束為基礎的社會契約,自古以來就是實施鄉村治理的有效手段。對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民主法治建設、保護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村規民約;鄉村振興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有些村規民約內容空洞、運行失范、形同虛設,沒有起到應有之義。有的村莊卻在積極探索村規民約作用機制,使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如何進一步規范村規民約建設,讓其在新的時代和環境中繼續發揮在農村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無疑是創新鄉村治理、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徑。
一、村規民約在咸陽鄉村治理中的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改變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等作出重要指示。近年來,咸陽市高度重視村規民約的建設,但發展運行情況卻參差不齊。大多數地區村規民約的實施效果顯著,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地區的村規民約有名無實,執行效果差,無法發揮出村規民約的教化、規范和引導作用。
1.村規民約在內容上存在的問題
第一,懲罰措施過多,德治理念弱化。有不少村規民約過于傾向經濟處罰,村規民約變成罰款條約,不能從根本上讓村民信服,影響村規民約正常功能的發揮。
第二,缺乏針對性,不能有效解決糾紛。有些村規民約只是照搬照抄,應付上級檢查,根本沒有重視本村實際存在的問題。有些村規民約居然還存有計劃生育內容,明顯和現實脫節。
2.村規民約在制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踐中,有很多村莊只是走民主的過場,不經表決程序,還有的村莊無視村民的真實意愿,直接依照政府的模板制定村規民約。
3.村規民約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執行難。有的村規民約只是高高掛在墻上,脫離現實,內容空泛,對村民的行為約束作用不大。有的村規民約內容雖然完善,但意見征集不充分,不被村民接受和認可,也會面臨執行難的問題。
第二,監督與評估不到位。有的村在村規民約的執行中沒有引入有效的監督和評估機制,礙于面子或親疏有別導致執行不公。還有些鄉鎮政府對村規民約只備案不審查、不監督,對村規民約中不合理的內容也不糾正,忽略對村規民約執行效果的評估,降低了村規民約的權威性。
二、咸陽村規民約的經驗總結——以大村王村為例
大村王村位于渠岸鄉東部,共有12個村民小組,全村 652戶3 090人,主導產業以大棚蔬菜種植、特色瓜果為主,是遠近聞名的蔬菜村。2018年開始以“黨風帶民風、培育好鄉風”主題,聚焦村規民約。按照“征集民意、擬定草案、提請審核、審議表決、備公布”5個程序,制定《大村王村村規民約實施細則》推行村規民約“十項舉措”。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多次修訂,內容完善又符合實際,因其效果明顯,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這是咸陽市創新鄉村治理模式的一個成功案例。
1.《大村王村村規民約》文本分析
《大村王村村規民約》參照法律格式,分為總則、正文和附則三部分內容。
(1)總則的部分主要說明立約目的和處罰機制
總則第一條明確是立約的目的,為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以黨風帶民風促鄉風,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進一步健全法治、自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解決好“法律管不到、政府不好管、社會管不了”的“三不管”難題,有效推動大村王村美麗鄉村建設。第二條是適用范圍,本村戶籍村民和居住或工作滿一年以上的非本村戶籍村民。第三條是處罰機制,除實施則所的相應處罰措施之外,一律列入“黑名單”,進入三個月“考察期”,考察期間,在同等條件下該戶不享受任何國家福利政策,待改正錯誤,并在村民小組會上作出檢討承諾后,方可撤出“黑名單”,恢復其權利。
(2)村規民約的主要內容是懲惡揚善,針對性強
大村王村的村規民約每一條都是落在實處,結合村莊的實際和村民的需求做到科學合理。村規民約的正文主要包含內容有:
①引導型。針對婆媳關系;環境衛生、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問題出臺措施,給予指導建議。對“最美兒媳”、“最美庭院”、“孝順家庭”當選者頒發獎牌,獎勵現金,在村內醒目位置張榜公示。
②懲戒型。對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給予批評教育、承諾檢討、停止侵害、扣除福利、賠償損失和違約處罰。
文本附則還涉及有鄉規民約的執行者、解釋權、修訂權等細則。
2.《大村王村村規民約》的經驗特點
(1)堅持民主參與
大村王村村規民約初稿就是因為民意征集不充分、制定程序簡單、內容不全面而作廢,在此基礎上重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吸取經驗教訓,嚴格遵循制定程序,擴大民意征集范圍,采取集中開會、上門征求、個別訪談的形式重新制定規約。通過群眾“自己提、自己說、自己定”的方式,形成草案,充分反映村民的意愿與需求。
(2)內容通俗易懂
村規民約只有讓群眾看得懂,弄得清,做得到,才能在鄉村治理中發揮作用。針對村民文化素質參差不齊,村委用順口溜方式進行編寫,比如,用“鄰里和睦,不戳弄是非”“不游手好閑當懶漢”來宣傳良好社會風氣的營造,用“誰污染誰打掃,誰的地方誰負責”宣傳環境衛生。把晦澀難懂的書面條款轉換為通俗易懂的口頭語言,讓大家都能看得懂,讀得明、理解透。
(3)宣傳、講解和監督切實有效
一是印制發放《“黨風帶民風、培育好鄉風‘村規民約”》宣傳畫冊確保村民“曉民風”。二是推動村規民約有型化、形象化,在村民小組設立宣傳欄,實現村規民約上墻“見民風”。三是創作孝、和、勤、儉、善等主題文化墻繪“領民風”。四是圍繞村規民約內容,創作文藝作品,組織文化演出“贊民風”。五是創建村規民約獎勵基金“帶民風”。六是設立村規民約“紅黑榜”比民風,定期張榜表彰,揭丑曝光。七是入戶檢查村規民約學了沒有、懂了沒有、記了沒有,定期走訪“查民風”。八是村兩委負責組建村規民約志愿巡邏隊“督民風”。九是紅白理事會制作“紅白事”標準牌,明確酒席標準,不搞鋪張浪費,及時提醒“促民風”。十是由村賢名人、群眾代表組成道德評議“評民風”,總結村規民約落實情況,積極營造好事大家傳、壞事大家管、歪風大家糾的善治氛圍。
3.大村王村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成效分析
(1)彌補法治不足
文化素質不高、傳統老舊思想的影響、以及缺乏有效的引導約束,大村王村在村規民約修訂之前經常因為建房用地、鄰里關系、婆媳矛盾等發生糾紛,兩委會在調解中時常感到力不從心,無形中也加劇了村民與村黨組織的矛盾,也使基層組織的權威受到挑戰。但是村規民約為調解村民糾紛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村民只需按照約定自行或在村干部調解下解決,這樣既提高了解決糾紛的效率,也避免村干部濫用權力,維護了村莊秩序。比如之前在亂搭亂建問題上,村民經常推諉扯皮,而現在,村民已經習慣依照村規民約解決問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村莊秩序。
(2)引導村民自治
大村王村村規民約明確了村民的權利與義務,反映了村民們的真實意愿,讓村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村莊的主人。村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明顯提高。以改善村莊人居環境為例,大村王村在村委的帶領下,通過干部義務清掃、垃圾分類處理、廁所革命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大大減少了村里的垃圾堆放,真正讓家鄉美起來。
(3)推進德治建設
大村王村的村規民約在制定中,涉及有關贍養老人、家庭關系和鄰里相處的問題上中吸納儒家的倫理道德、本村的傳統禮法和民俗習慣等優秀文化,來規范村民行為,營造德治氛圍。通過村規民約的落實,一方面從外部提升了村莊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整體形象,另一方面從內部約束規范, 移風易俗,杜絕戳弄是非、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引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大村王村開展了“孝順家庭”“睦鄰友好戶”等一系列評比活動,鼓勵善行義舉,建成幸福院,資助貧困大學生。加速推進和諧向善的德治氛圍的形成。
(4)發展群團組織
大村王村老年協會一直致力于關懷留守老人,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探索社區養老模式“托老”模式,老年協會聯合秦腔協會還有鑼鼓隊,鼓勵有能力的老人參與,有興趣的老人跑腿,剩下的就來看熱鬧,豐富老人日常生活,傳承農村新文化,體現了人文關懷。現在大村王村每逢節日或重要日子,都有各種各樣的群團文娛活動,如秦腔歌會、廣場舞等。賭博、鄰里糾紛、婆媳矛盾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