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愛果
摘要:企業面臨的風險包括外部風險與內部風險等,包括自然災害風險、市場經濟環境、政策導向、科技發展水平層面的風險?;诮洕芾韺W,企業應該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科學采購、采用優質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加強企業的成本費用管理,建立綜合功效系數法,有效權衡成本費用與風險,采取有效的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機制,從多個角度積極促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升企業應對經營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經濟管理學;企業經營風險;品牌建設;成本費用管理
引言
經營風險管控能力是判斷一個企業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來自外部與內部的多種風險,要求企業對此積極面對,能夠科學分析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以及財務情況,優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與財務情況。
一、企業經營風險及其構成
1.企業經營風險
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經營風險,與企業的財務狀況之間有著緊密聯系,構成了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經濟管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企業業務活動的開展,出現多項經營管理風險。主要包括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利潤率、資產負債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本收益率、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利潤率、主營業務毛利率、流動比率等數值。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夠按照專業的財務管理知識進行風險管理與控制。企業經營風險的管理與控制應當按照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判斷,提升財務數據分析的精準性與客觀性。
2.外部風險
企業面臨的風險包括外部風險與內部風險等,企業由于自身經營的差異性,在面臨的風險層面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外部環境風險主要包括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風險以及市場經濟環境、自然環境、政策導向、社會環境、科技發展水平層面的風險。企業難以預知外部世界的變化,可以通過對內部因素的調整而提升應對外界風險的能力[1]。
市場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由于利率、價格、匯率等因素的變動會出現市場管理風險,包括匯率風險、權益風險、商品風險、利率風險等。市場風險對企業的經營影響較大,也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應當重點考慮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企業生產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市場風險因素之一是由于市場競爭而導致的商品價格的變動以及市場份額的變動等。商品價格的變動可能出現資金難以回收的現象,給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投資風險與收益風險,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也存在一定風險,可能出現一方拒絕履行合同中的相關條款等現象,在商品結算過程中可能出現違約現象[2]。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國家對經濟與產業發展從宏觀層面上進行了一定的政策引導,這是企業發展與建設的宏觀經濟發展環境,對企業具有重要影響。企業應當及時解讀國家對經濟產業發展相關的政策,掌握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
3.內部風險
來自企業內部的風險主要包括經營決策失誤、資本結構的缺陷、財務管理等多個層面,要求企業領導者加強對風險的管理與控制。企業在生產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素,因此導致風險管理上也具有間歇性特征。為此要求企業的領導者加強風險管理與控制,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控制意識,充分認識到風險管控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優化企業的崗位管理、行為意識規范管理、員工安全意識管理等多項工作內容。為其建立良好的規章制度,并加強崗位操作實施,將其作為內控管理的重要步驟。通過良好的業務管理規范,有效提升員工的意識行為能力與素質水平,以此有效規避風險[3]。
二、基于經濟管理學的企業經營風險管控策略
針對企業目前發展過程中來自外部與內部的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生產風險以及財務風險等多種風險,要求企業積極面對,采用多種有效措施應對各種風險,企業可以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加強企業的成本費用管理,采取有效的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機制。
1.加強企業的品牌建設
品牌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無形資產之一,要求企業建設過程中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設。積極提升業務綜合水平,為客戶提供精良的服務,在市場發展與建設過程中打造自己的品牌,為企業發展與建設贏得市場。可以加強與知名企業之間的合作,為產品研發提供設計與技術層面的支持,提升企業的知名度[4]。
2.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
企業發展過程中要求加強技術管理創新,加強同行業之間的市場認同,全方面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將科技創造成果運用市場開發與產品推廣過程之中。要求能夠迅速占領市場,并獲得相應的收益。加強技術創新與研究,在企業支出中加大技術研發比重,積極開拓具有良好市場前景與空間的產品。在產品研發與市場管理過程中積極利用國家對經濟發展層面的政策,把握住宏觀經濟發展的機遇,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優勢,提升企業的經濟發展效益。
采取有效的生產經營方式,要求企業發展過程中科學采購,保證產品質量,提升產品采購的質量。從源頭上把控生產經營風險,避免影響企業信譽,加強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控制。采用優質化的生產經營方式,提升企業質量。加強企業生產中的技術管理,提升產品合格率與精品率,降低企業的潛在風險。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對產品嚴把質檢關。
3.加強企業的成本費用管理
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企業管理抵御風險的重要保證之一。要求企業加強成本控制與管理,能夠通過多種途徑優化企業的管理,促進企業成本降低,為成本管理建立相應的目標管理體系,結合企業具體業務的發展建立相應的預算管理標準,提升企業的風險管控水平與盈利能力。加強企業管理力度,為企業管理建立靈活的方式,合理配置資金,建立良好的融資管理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企業業務管理與預算之間建立良好的配比關系。
為中小企業經營建立綜合功效系數法,結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此建立企業財務預警模型,結合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建立有效的目標規劃準則,并在各項指標的求和上建立功效系列函數,將各項指標權數進行量化處理,以此對企業的財務經營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
以此來判斷企業的財務發展狀態,以此調整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及時調整相關指標。在成本費用管控與風險之間有效權衡,在籌資成本相同的情況下要求選擇風險最小的方案。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選擇籌資成本最小的項目[5]。
4.采取有效的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機制
要求企業建立風險意識,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能夠自主經營并自負盈虧,具有一定的危機意識,能夠對風險進行正確評估與考量,避免風險的發生。
要求企業借助于互聯網,構建完善的財務信息網絡,能夠充分結合市場發展的需要,有效預測財務管理風險。并結合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建立相應的風險規避機制,建立合理的籌資結構與規模。加強財務管理上的風險規避,要求企業優化財務比率分析與報表分析,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體系。在企業經營風險判斷上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三個層面進行考察。
提升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建立良好的資金融資渠道,加大企業的整頓力度,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能力,要求財務人員具有專業的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可以對財務人員實行競爭上崗制度,堅持優勝劣汰。要求企業管理過程中打破財務管理的僵局,避免在財務管理中出現易混淆以及職責不明的問題,建立明確的任務,明確各個部門與人員的職責,在企業上下聯動機制之下,全方面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與綜合管理能力,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
三、結語
在目前市場經濟因素多變的背景下,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多種風險,包括政策、市場、生產以及財務管理層面的風險等,要求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建立良好的風險管控意識,通過企業的優化管理及時規避這些風險,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建立有效的發展措施,優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降低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風險?!?/p>
參考文獻:
[1]喬元嬌.基于新形勢下企業加強外匯風險管理的對策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7).
[2]陳凱.全面風險管理策略對人身保險公司的企業價值影響效用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7,31(3).
[3]張菁菁.財務風險下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策略[J].商業經濟,2017(11).
[4]洪力學,何葉榮,梁子鈺.房地產企業經營風險識別及防范策略——以合肥市為例[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5).
[5]陸岷峰,沈黎怡,LUMin-feng, et al.期貨公司風險管理現狀、誘因與稀釋策略[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