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潔
摘 要:班會是學校的集體活動,主要由各班班主任組織,負責班會內容的準備和講解。通過班會,不僅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及時改變不良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習效果和成績。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主題班會組織;開展的策略
引言
在組織開展主題班會的過程中,中等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往往形式單一、場地單一、內容枯燥,有時流于形式。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效果不好。主題班會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一種常見而有效的方式,它集通知傳遞、主題教育和管理功能于一體。如何組織開展主題班會,使之具有吸引力和創造性,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選題的角度要貼近學生的需求
主題是主題班會的核心。主題不能空洞或缺乏針對性。對于這一關鍵環節,班主任應從學校德育任務、學生日常生活、重大節日、學生自身話題等方面確定主題。同時,主題的選擇應盡可能新穎,最好是當前的熱點問題,如在全國教師專業能力競賽工作中的班主任:“不要沉默多數——做理性思考、積極發聲的網絡使者”;“在圈中沐浴溫暖、傳播力量”通過指尖“;“謹防朋友圈里的信息鴉片”;“因為愛”,這些都是近期學生高度關注的話題,不同的話題不僅能讓主題班會火爆,還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主題班會的主題可分為以下幾類:心理、就業、愛情、生活、教育、貧困、人際糾紛、勤工儉學、輟學、轉專業、獎學金評定、消費、感恩、校園文化、突發事件等,但要注意避免選擇難以把握的政治敏感問題。由于不同的社會經歷和成長背景,不同的價值觀和話語體系。因此,選題應立足于學生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的熱點問題;立足于網絡媒體環境下學生面臨的共性問題和學生的生活方式,重視思想教育性,內容豐富,覆蓋面廣。
二、實施過程環環緊扣,有引導力
(1)出發點是吸引眼球。主題班會的切入點就像跳水的跳板。只有你打得好,你才能從精彩中跳出來。因此,要小而實用,這可以成為學生近期討論的熱點話題和事件,也可以成為他們遲疑求助的焦點。這樣的“點”可以使學生對班會產生興趣,產生共鳴,使他們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和交流思想,提高互助性。(2)刺激點-動機。在班會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班會組織者要充分認識到滿足學生生理年齡和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重要性。(3)結合點——引導思維。優質主題班會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教育實效的可持續性。因此,一位班主任總結經驗認為,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應努力做到“45分鐘參與一次體驗活動,45分鐘碰撞一次心理接觸震動,45分鐘體驗一次成長思維分析,45分鐘記住一次人生收獲”啟蒙運動”。因此,關節點的有效運動也是最重要的。
三、實施中凸顯學生本位、學習本位,彰顯人文關懷
課堂上的學生,因為來自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他們所擁有的知識,使這個課程的視角變得特別豐富,他們同樣為這個課程貢獻了力量,成為了課程中的“老師”。因此,作為“班的教育者和組織者、學校領導行政教導工作的得力助手、學生工作的全面負責人”的班主任,在積極教育班會課上,將不再是“主角”,不能以一種“老師擁有標準答案的姿態”來上課。班主任也是跟學生一樣的課堂參與者,在交流互動中實現“教學相長”。這正符合“教師和學生雖然社會地位有所不同,但在道德面前則是平等的,在生活過程中接受教育,也教育著別人”這一觀點。
四、營造游戲情境,構建主題班會
在中職學生的發展過程中,雖然他們與小學生相比已經比較成熟,但在他們心中,游戲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此外,班主任在競爭意識日益增強的情況下,可以利用這一發展特點,使德育的發展事半功倍。在開展德育主題班會時,可以創設游戲情境,以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班會上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達到中職班級德育的效果。比如,在構建中職班級德育主題班會的過程中,為了真正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可以創設游戲情境,吸引學生學習。例如,在班會上,老師首先介紹了生活中的一個案例。在一些地方,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要求學生說出事件涉及的道德教育內容,并解釋如何糾正。這樣的班會模式激發了學生的競爭力,使他們有興趣積極投入到問題的思考中,增強了他們的理論知識,也加深了他們對德育的印象,從而在構建德育主題班會的同時促進德育的發展。
五、班主任要做好“追蹤教育”,鞏固主題班會成果
一是主題班會活動結束后,要及時掌握學生的信息反饋,把握學生思想情感的變化,不斷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升華,努力在每次活動結束后,在學生心中留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讓學生行動起來。二是從現在起,認真監督落實班委會的決定。比如,在“我為班級做點什么”的主題班會之后,我們應該表揚那些關心集體利益、及時為集體做好事的學生。對于那些不關心集體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引導學生。只有這樣,主題班會的成果才能發揮作用。
六、主題班會有助于班級常規管理,使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做好班級日常管理工作是創建班級班子的基礎和開始。常規班級管理是通過規章制度進行班級管理的有效手段。僅僅依靠教師的布道、指揮,或者使用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規章制度,必然會產生有限的效果,甚至適得其反。一是學生是有思想、有個性的新鮮個體,機械化實施容易引發抵觸心理;二是如果不掌握是非的評價標準,不深刻認識規章制度和班級要求的重要性和重要性,這樣,班級日常管理就會流于形式,成為一種幻想。以學生熟悉的娛樂節目形式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學生更感興趣、更容易投入,競賽形式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活動規則的認可和接受,使學生對制定了規則。
結束語
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既要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又要充分發揮主題班會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中的有效作用,讓學生有體驗感和認同感。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應注重活動系統的設計與實踐。
參考文獻
[1]杜玄.中職班主任主題班會組織與開展的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7(12):156-157.
[2]周小萍.淺談積極德育視覺下中職主題班會活動的設計[J].現代農業研究,2017(07):133-134.
[3]陳琳,徐丹.對中職主題班會教育活動體系的設計與實踐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