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
摘 要:留守兒童出現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表現為學習習慣不良、學習的動機缺乏、厭學、逃學等。本文通過分析一位留守兒童的案例,從個人、家庭和學校三個方面分析留守兒童學習習慣不良的原因,從心理干預角度探索解決策略。
關鍵詞:留守兒童;學習習慣不良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為達到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一種學習上的自動傾向。國內外學者積極研究留守兒童學習心理狀況,發現留守兒童存在學習成績差、學習力低、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較于非留守的孩子低,在行為上表現為作業拖延、逃學、厭學等。我國對留守兒童的定義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2]。由此可知留守兒童父母幾乎都不在身邊,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養,勢必不利于其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廣西省賓陽縣對40655名留守兒童進行調查研究,發現60.9%的兒童行為習慣較差。
筆者就一個存在學習習慣不良留守學生的案例進行分析,提出促進其學習習慣不良狀況改善的建議。希望在幫助個別學生的同時,能給從事教育工作的同行一點啟發。
一、個案描述
男,初二年級學生,化名:小偉。小偉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時常發呆,往往聽幾分鐘就會發呆走神。做作業拖延,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發呆,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每天作業總是做不完。小偉認為學習沒用,不想學習。老師找過他了解情況,發現小偉學習習慣不好,拖沓嚴重,帶有“學習無用”的錯誤觀念。小偉的父母在國外打工,已經七年了,從沒有回來看過他,只是偶爾打電話回來。小偉現在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二、個案分析
根據小偉的老師和奶奶提供的資料以及與小偉交談,筆者初步判斷,小偉是屬于學習習慣不良,學習習慣的一種缺陷以及學習動機不足。筆者嘗試從三個方面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一)個人因素
1.認知能力較弱
認知過程指的人腦對進入大腦的外部信息的進行加工和處理的過程。其中涉及感知覺、注意、記憶等心理過程。小偉的注意力持續性較差,易于受到外界的影響,容易開小差,做題馬虎。父母在小偉認知發展的重要時期離開他,特別是注意力訓練的關鍵期缺乏父母的引導,容易形成不良的注意力習慣,不利于學習,進而導致學業成績下降,增加了學習心理壓力。這樣惡性循環導致小偉在小學階段的基礎不扎實,在升入初中,學習更加力不從心。
2.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
小偉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樹立學習目標,不理解學習的意義,認為學習無用,存在錯誤的認知理念“學習是父母讓我學的,不是我自己想學的。”,沒有學習熱情,學習行為就無法持續。在小學階段,父母就不在小偉身邊,奶奶的文化程度低,忙于家庭瑣事,沒有精力與小偉交流,缺乏理想和生涯教育,在父母缺位的家庭中小偉沒有明確的生活學習目標。
3.心理韌性差
小偉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長期處在父愛和母愛缺失的環境中,較之非留守兒童在性格上更加敏感,缺乏安全感。在社會支持系統方面,比較薄弱。對挫折的耐受力較差,習慣于采取消極應對。在成長過程中,小偉對事情“做不做”“好”與“壞”“如何做”缺乏足夠的能力和判斷。心理上的獨立性不夠。
(二)家庭環境因素
1.親情缺失
小偉父母長期在國外工作,親子的溝通僅限于電話中的交流,頻率低。家庭無法提供一個學習的良好環境,不能及時為小偉的學習提供幫助,其在家庭中的學習效果較低。當一個孩子長期處在父母愛和家庭愛的浸潤下,更傾向于表現出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所以父母在其學習上不僅起榜樣和約束作用,更重要的是讓其處在愛的環境,幫助培養健全的人格。小偉長期生活在一個缺少愛的家庭環境中,得不到家庭愛的滋養,不利于培養樂觀向上的人格,難以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
2.監護不力
小偉的奶奶文化水平低,教育能力和精力不足,對其監護力有不足。從而導致小偉學習上懶散,被動。由于小偉和奶奶受教育水平,成長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兩人溝通存在嚴重問題,小偉表現出不愿意和奶奶溝通,出現學習上的問題,得不到進一步的輔導和幫助,這也是小偉學習習慣不良的影響因素。
(三)學校方面的因素
在學校由于老師要對幾十位學生負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針對每一個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只能從大方面抓,如班風、學風,對于個別學生的出現的不良的學習習慣,未能及時予以重視和糾正。小偉的學習成績不好,老師對其關注度不高,他的努力和進步不能得到及時地強化,導致其努力行為逐漸消失,容易造成孩子的習得性無助。
三、指導策略
針對小偉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筆者從心里干預角度提出以下建議以期改正小偉學習習慣不良的問題。
(一)增加親子溝通
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起示范作用。建議父母多與小偉交流,在改善親子的同時,監督小偉學習情況,并進行適當的理想教育,幫助小偉找到學習的動力和目標。有研究發現,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應該早發現,早干預,早改正。在現階段,小偉處于人格和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進行糾正,效果會更好。
(二)榜樣示范
小偉還處在榜樣學習階段,父母和老師的榜樣作用對于小偉很重要。榜樣也可以是名人或者小偉敬佩的人,讓小偉向他學習。
(三)肯定訓練法。
當小偉有學習習慣改善時給予及時地表揚和肯定,強化起正向的行為,采用代幣的方式,制定小目標,每次訓練一個正向的學習行為,當這種學習行為鞏固后,再進行下一個行為的訓練。肯定性訓練需要老師和監護人共同努力,來自父母的肯定很重要。更多鼓勵小偉,肯定其小小的進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四)認知調整
小偉錯誤的信念是他學習行為不良的原因之一。讓小偉認識到“讀書無用”是錯誤的信念,幫助其認識學習的意義,提高小偉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學會以積極的應對方式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
參考文獻
[1]陳筱潔,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
[2]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Z].201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