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萍
摘 要:隨文小練筆是閱讀和寫作的中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文訓練形式。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捕捉課文中的訓練點,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或仿寫遷移,或補白拓展,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
關鍵詞:精選美文;小練筆;模仿寫法
曾讀過張志公先生寫的《談作文教學的幾個問題》,記憶猶深的是文中指出:“沒有良好的閱讀基礎,單靠作文課并不能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汪曾祺也說過:“初學寫作者,幾乎無一例外,要經過模仿的階段。”兒童是善于模仿的,而部編教材中精選的課文就是兒童寫作很好的模仿素材。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得從閱讀教學入手。其實,教材中的很多課文都是學生習作的范例,教師應根據課文的寫作特點,結合重點訓練項目,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點撥、指導,為學生作文提供豐富的養料,使學生學有榜樣。而隨文練筆正是閱讀和寫作的中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文訓練形式。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捕捉課文中的訓練點,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或仿寫遷移,或補白拓展,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我的閱讀教學中,我很關注隨文練筆,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巧用小練筆的:
一、借鑒精彩處,遷移創新
我們的教材薈萃了許多名家名篇,這些課文體現了精巧的構思,合理的布局以及多樣的表達方法。如果教師能合理地對其進行遷移運用,準確地講解,并在此基礎上有意識地強化片段教學,將有助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重視讀寫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吸收,又在寫中練習運用,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寫作方法的領悟。
部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走月亮》一文中這樣描述:月兒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阿媽溫暖的手拉著我,我聞得見阿媽身上的氣息。我們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
這篇文章選自《走月亮》這兩段文字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第一自然段明亮柔和的月光照亮了點倉山、大青樹、大道和小路……三個“照亮了”結構相同的句式并列構成排比。
第二自然段我和媽媽走過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四個走過,也是排比。排比的修辭手法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除此之外,作者和媽媽走月亮,母子之間的那份美好在字里行間都有體現。所以在學完了這兩段文字這后,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小練筆:
小朋友,你和媽媽、爸爸、同學、好友等一起出游過吧,你們都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景色美嗎?
二、領悟文章內涵,改說改寫
習作教學要“激發思維,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情景”。古詩詞中的名篇佳作為學生自由想象提供了憑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古詩詞的內容,想象詩詞中所描繪的場景,透過字里行間品味作者的情感,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把這些古詩詞改寫成別有情趣的現代文。
比如,《語文園地》中《小兒垂釣》這一首詩,很貼近孩子的生活,詩中的小男孩“怕得魚驚不應人”的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我引導孩子們說出理解后,讓他們把這首詩改成了記敘文,并提出了具體要求:(1)要把握原詩內容;(2)借助想象,把人物動作,神態,語言刻畫出來。
有位同學這樣改寫道:
<<小兒垂釣>>改寫
一天,空氣清新,陽光明媚。在一條清清的小河邊,有一個長著圓圓臉蛋,頭發蓬亂的小男孩正坐在河岸上一心一意地釣魚。河岸上綠草長得十分茂盛,遮掩住了小男孩的半個身子。
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路過此地,他要去北村卻不認識路,就請教這位釣魚的小男孩,只見小男孩急忙向老爺爺擺手示意,原來是怕驚走了水里的魚兒。
又過了一會兒,小男孩敏捷地把魚鉤往上一拉,“哇,好大一條魚。”他連忙把魚放入魚簍,又熱情地為老爺爺指路去了。
三、抓住空白點,想象補白
“補白”即學生對“空白”的再創造。想象補白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調控語言的能力,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培養過程。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閱讀知識,展開想象的翅膀,或運用擬人、比喻、夸張、排比等閱讀中學習到的寫作技法,生動、形象、具體地描繪所寫對象。
例如,《風箏》一文第四自然段在描寫我們放風箏時是這樣寫的:“從早晨玩到下午,我們還是歇不下來,牽著風箏在田野里奔跑。”我發現這里有空白可補。于是,在學生感悟了作者放風箏時的快樂心情后,我讓他們對這段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進行片段描寫。要求如下:(1)把玩時時間的長用文字紀錄下來。(2)重點描寫我們在田野里奔跑的情景。(3)想象并刻畫風箏飛高時我們的心情、動作、神態。
有位同學在片段中這樣寫道:
從早晨8點、9點、10點……中午1點、下午3點,一直玩到下午4點,我們還是歇不下來。牽著風箏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放風箏的男孩子們,把空中的風箏當作一只只展翅翱翔的雄鷹,一會兒緊追不放,一會兒又連連放手,腳步左挪右移著,眼睛卻始終盯著屬于自己的風箏。小女孩們隨著飛翔的風箏,在草地上蹦來蹦去,當風箏飛高時,她們的笑臉像美麗的花朵綻放著,她們的雙手不由地拍得啪啪直響,她們的嘴里高呼著:“我的‘幸福鳥飛到云彩上了。”
這樣的片段練習,形式小、活、巧。它不僅能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與文本進行對話,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喚醒了他們沉睡的創造潛能。長此以往,必然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小練筆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經常性的練習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我們要充分挖掘部編版教材中的訓練點,巧用隨文練筆演繹作文中的大精彩。
參考文獻
[1]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用書。
[2]語文新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