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楊,王朝暉
(江西中醫藥大學 研究生院,南昌 江西)
經絡操,是根據傳統中醫學、經絡學編創的養身體操,講究寧神調息、氣沉丹田、活動舒緩,具有強身健體、疏通經絡的功效。《黃帝內經》說:“五臟之道,皆出于經隧”,由此可見,經絡是一個“內屬臟腑,外絡于肢節”的系統,其具有聯系表里上下,運行氣血,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及臟腑功能的作用[1]。而經絡操即通過簡單易學的手法,在體表某些部位進行拍打和按摩,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和減輕某些疾病癥狀的治療效果[2]。
經絡操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導引[3],即古代的一種養身健康術,通過呼吸吐納,結合意念導引,配合相應的動作,可以達到通行氣血、延年益壽的作用。按摩拍打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治療和預防疾病、保障健康的方法,其作用機制是通過運用機械力和熱力達到激活經絡、激發經氣的目的,張建佳[4]認為拍打四肢及軀干,可以讓人體處于振動狀態,這種狀態可以通過經絡傳導,有助于調整陰陽、推動氣血,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健身作用。當前推廣較為普遍的是“312 經絡操”,是祝總驤教授根據《黃帝內經》中醫傳統經絡學說所編創,此操通過按摩內關穴、足三里穴、合谷穴的穴位和兩腿下蹲為主的運動來激發人體經絡,從而達到經絡“行血氣、營陰陽、決死生、去百病”的作用。吳金鵬[5]認為經筋牽伸與生命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筋緩則氣通,基于導引的牽伸運動可使筋朝向有利于經脈氣血的方向變易,從而實四肢而充臟腑。歸納總結就是導引的呼吸吐納調肺氣、強筋阻邪傳于肝、強壯四肢調脾胃、有益氣血裨益。由此可見,經絡操無論其發展淵源亦或其作用機制,皆是中醫傳統健身氣功的智慧總結。
諸多研究表明,經絡操(經絡鍛煉法、經絡保健操)對治療人體慢性疾病有著顯著的療效。其中祝總驤團隊通過大量實踐證明“312 經絡鍛煉”對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都有顯著的療效,認為經絡操對慢性病有治療效果[6]。侯高等[7-8]在研究經絡操對風眩病患者及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加入了經絡操進行干預治療。選用刺激風池、百會、內關穴為主穴,輔以中醫不同的辨證分型而加入其他穴位,同時配合耳操進行共同練習。研究發現,經絡操對可以起到降壓的作用,得出經絡操對高血壓及高血壓作用下的其他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畢鴻雁[9]在治療頸型頸椎病過程中采取推拿配合頸椎保健操,對照組僅采用推拿穴位手法治療,實驗組加入針對性設計的頸椎保健操配合治療,利用患者的活動度作為分析標準,實驗發現配合頸椎保健操的患者療效明顯優于單一的推拿治療的患者,從而認為在頸椎病治療中加入保健操治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絡操不僅僅是對疾病的治療起到促進和幫助效果,更是可以在治療后的康復期起到關鍵作用。研究表明,在治療慢性病的康復期加入經絡操可以更全面的恢復機體健康,同時有助于患者心理康復。其中李澍君[10]在腦中風患者康復期中,加入經絡操進行患者的康復訓練,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康復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分析得出經絡操對患者的肢體能力恢復有顯著療效。詹小理等[1]也在腦卒中偏癱康復中采用經絡拍打綜合療法讓患者在面部、頸部、肢體、手指、腳趾在內的各部位進行拍打訓練,針對性地設計了健手梳發、上下聳肩、前后轉肩等15 個動作,連續訓練4 周,發現使用經絡操康復治療的觀察組在運動功能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生活質量的評定上明顯優于常規組,從而得出經絡拍打法對于腦卒中患者康復的重要作用。
東梅[11]在針灸治療中風后抑郁患者的康復過程中選取部分病例加入經絡操干預,通過經絡拍打的同時按壓穴位,發現經絡操加穴刺激可以有效降低中風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羅秀蘭等[12]在經絡操對腦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復作用的研究中,加入經絡操加穴刺激,通過抑郁量表數據的前后對比,可以明顯觀察到觀察組患者的精神狀態改善,由此可見,經絡操可以通過經絡和穴位刺激對肢體功能的恢復進行心理干預,幫助改善和消除抑郁情緒,喚起患者的積極情緒,積極主動地進行康復訓練并且調整自身心理狀態,改善情緒,使其身心狀態達到平衡。
根據諸多的研究表明,經絡操可以有效的預防疾病,達到人體養生的效果。中醫上的養生可以狹義的認為是治未病,未病包括潛病未病態和欲病未病態,即現代所認為的“亞健康”狀態,而治未病的可以認為是從健康到亞健康的預防,以及從亞健康到疾病的預防[13]。其中王居易認為認識經絡,調整經絡,呵護經絡是治未病理論的核心,經絡通則未病治,并將經絡鍛煉法總結為循(推)、按(彈)、捫等[14]。盧紅梅教授[15]認為健身氣功通過作用經絡可以強大腦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能量消耗,主要方法是“內煉精氣神,外煉筋骨皮”,最終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達到養生的效果。穆長帥[6]認為馬王堆導引是作用在經絡使練習者感受到通體舒泰,并結合實驗數據分析發現導引可以改善中老年婦女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李佳等[16]利用自編經絡操對女大學生身體健康進行對照研究。實驗發現,做操的實驗組在身體柔韌方面及各種消極情緒的產生方面均得到改善,由此可見經絡操可以有效促進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綜上可以看出經絡操在預防各類人群身體疾病、促進人體身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富貴病”“高科技病”等漸漸成為現代職業病[17],同時由于現代人對“速度”的追求導致對慢性病的治療存在治標不治本的情況,周旭等對南昌市大學生進行調查認71.8% 的大學生普遍存在“亞健康”狀況[18],患慢性疾病的幾率極高。這正說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是很多疾病的誘發因素,如何在繁瑣的工作生活學習和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當中尋求平衡就是現代中醫養生思考努力的方向。
近年來,國內外都逐漸開始正視和重視這一問題。張欣欣基于此設計了辦公室養生健身操,通過經絡鍛煉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在國外,“蔡洪光經絡操”“312 經絡鍛煉法”等中醫傳統養生氣功已經成為一種熱門運動,例如日本、韓國、朝鮮、新加坡,尤其日本國內已有專門研究中醫傳統養生氣功的學科。
綜上可以得出結論:(1)經絡操是中醫傳統健身氣功的智慧總結。(2)經絡操在治療慢性疾病及愈后生理心理康復中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堅持經絡操鍛煉可以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總體來說,源自中國古代的中醫經絡操既可以從外法治療角度豐富現代治療手段,也因其具備成本低、無副作用等優勢,在治療慢性病的過程和治未病中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