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叢敏,魏金鎧,朱曉靜,趙永才,張雯,李彩霞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河北 保定)
肺炎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在嚴重的情況下,它會造成多器官功能損害,進而危及患兒生命。在兒科疾病中,肺炎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死亡率和發病率均較高,臨床上若未能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1-2]。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已逐漸認識到,支氣管肺炎與患兒體內的免疫功能紊亂有密切關系[3-4]。臨床上根據肺炎病情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普通肺炎及重癥肺炎。重癥肺炎患兒多合并嚴重的感染中毒癥狀等并發癥,可威脅患兒生命,該病導致的患兒病死率居小兒死亡原因的首位。隨著對重癥肺炎患兒局部及全身炎癥反應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該病并非完全由細菌毒素等的直接損傷所致,而可能與機體免疫防御機制的異常啟動相關[5-6]。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肺炎患兒體內存在著免疫功能異常,包括:體液免疫紊亂、T 細胞亞群功能失調、固有免疫細胞活性下降等。本文通過對肺炎患兒免疫狀況的研究,進一步為肺炎患兒的免疫治療提供理論學依據。
T 淋巴細胞是體內重要的免疫細胞,同時T 淋巴細胞也在機體的特異性細胞免疫過程中起著核心的作用。T 淋巴細胞依據其表面標志物與功能,T 淋巴細胞可分為和三種不同的亞群。在T 淋巴細胞亞群中,表達于全部T 細胞表面的一類抗原,是T 淋巴細胞共有的表面標記,同時也是細胞免疫的基礎,也是細胞免疫的基礎;CD4是效應性T 淋巴細胞和輔助性T 淋巴細胞(Th)的表面標記,輔助性T 淋巴細胞(Th)通過釋放多種細胞因子輔助效應T 細胞及B 細胞的激活,使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Th 細胞按照分泌細胞因子的不同,可將其分為Th0、Th1、Th2 和Th3 4 個不同亞型。正常情況下,機體Th1/Th2 細胞間處于動態平衡。
Th1 細胞介導細胞免疫反應,對清除細胞內病原體起重要作用。Th1 細胞分泌IFN-γ、TNF-β、IL-2 和其他促炎介質,可增強殺傷細胞的細胞毒作用。以產生IL-10、IL-6、IL-5、IL-4 等細胞因子為主的Th2 細胞主要介導體液免疫,可促進B 淋巴細胞合成IgE、IgG 抗體,對清除游離病原體起重要作用。目前,干擾素-γ 的活性通常被認為是Th1 的功能指標,而IL-4 的活性通常被作為是Th2 的功能指標,臨床通過檢測細胞因子IL-4 及IFN-γ 變化情況,來間接反映Th 細胞亞群變化。正常機體內,Th1 和Th2 細胞的功能處于動態平衡狀態,某些疾病狀態下,Th0 細胞受抗原物質刺激,Th0 細胞一方面可能向Th1 細胞方向分化,另一方面,Th0細胞可能向Th2 細胞方向分化,其結果造成促進一種細胞的分化,抑制另一種細胞的分化,導致Th1/Th2 失衡,進一步產生細胞因子種類和數量上的變化,引起機體異常免疫反應。CD8抗原是細胞毒T 淋巴細胞(CTL)及抑制T 細胞(TS)的表面標記;對CD4+/CD8+比值進行動態監測,除了可直接反映機體T 淋巴細胞亞群的紊亂情況,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能間接了解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情況[10]。
體液免疫是指利用效應B 細胞產生的抗體對機體進行免疫保護的系統,主要由B 細胞負責體液免疫。一般來說,體液免疫的抗原均為大分子的蛋白質或者多糖,相對分子量大多超過1 萬,細菌和病毒顆粒表面帶有的抗原均能夠引起體液免疫[7]。有資料記載,體內IgG 水平隨著機體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通常在2 歲之內上升的較慢。IgA 為人體發育最遲的免疫球蛋白,青春期逐漸達到成人血清水平。IgM 的發育快,男孩3 歲,女孩6 歲可達到成人血清水平[8]。也有研究認為,IgM 在1 歲即可達到成人血清水平,IgA 在6~7 歲可達到成人水平,IgG 各個亞類發育時間不同,大約在7~12 歲可逐漸達到成人水平[9]。
在機體的正常體液免疫中,B 淋巴細胞表達及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抗體)受T 淋巴細胞的調節。肺炎患兒體液免疫功能障礙的病理機制可能與細胞免疫功能障礙有關,即Th細胞功能下降、Th 細胞數明顯降低,從而導致外周血中T 淋巴細胞增殖分化降低或Th 細胞功能受損,其產生的細胞因子協助B 淋巴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抗體)的能力亦相對減弱,最終導致體液中IgA、 IgG 含量下降,引起患兒體液免疫功能障礙。同時,同時IgA、IgM、IgG 為抗菌性、抗病毒抗體, 是抗感染的主力軍。肺炎時,大量的免疫因子在清除病原體時被消耗,可進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的損害[11]。
固有免疫應答,也稱非特異性免疫,構成了人類抵御病原體侵入的首道防線,固有免疫是機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參與固有免疫的細胞主要包括吞噬細胞(包括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NK 細胞。在殺傷活性方面,NK 細胞的殺傷活性不需要抗體參與且不具有MHC 限制,故在機體早期抗病毒免疫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巨噬細胞既是主要抗原呈遞細胞又是免疫效應細胞,可以直接殺傷病原微生物。當免疫抑制發生時,兩種細胞都表現出活性降低,容易導致感染,嚴重者出現全身性疾病。
研究結果表明,重癥肺炎發生時,機體在促炎因素的作用下可產生大量的促炎介質與細胞因子,使炎癥反應擴大,引起機體免疫反應過度激活甚至失去控制,最終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機體免疫反應失去控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機體免疫機制失衡,最終導致免疫功能失調[12]。
綜上所述,在正常情況下,CD4+與CD8+細胞之間處于一個動態平衡,它們相互協調,共同完成機體的免疫反饋及免疫應答。在疾病狀態下,若CD4+與CD8+細胞之間的比例下降,將會引起正常機體的免疫功能的降低,T 淋巴細胞與B 淋巴細胞亞群的數量和功能也將出現改變,引起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從而使機體產生疾病。T 細胞與B 細胞之間相互依賴、輔助,共同調節機體的免疫反應。固有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反應均在肺炎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比例失衡可對肺炎的過程及預后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