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紅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長春)
為了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與積極預后,進行有效合理的脂生化檢驗是前提。而為了進一步提高檢驗效率和檢驗效果,醫學研究人員不斷提出新的血脂檢驗方法,當前分級檢驗方法臨床使用最廣泛的檢驗方法,相比傳統的檢驗方法對臨床診斷的準確度以及靈敏度更高[1]。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檢驗科所收集的180 份血液標本分別進行拉網式檢驗、分級檢驗方法進行血脂生化檢測,旨在探討分級檢驗方法用于血脂生化檢驗中的檢驗效果,現對此研究如下報道。
選取我院檢驗科所采集的180 份進行血脂生化檢驗的血液標本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其按照不同的檢驗方法隨機分為兩組,各90 份。將采用傳統拉網式檢驗的設為對照組,采用分級檢驗方法的設為研究組。180 例患者中,男性118例,女性62 例;年齡21~77 歲,平均(44.8±4.3)歲;合并糖尿病38 例、高血壓36 例、高血脂67 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參與,且自覺接受血脂生化檢驗。
對照組血液標本采用傳統拉網式檢測方法;觀察組血液標本采用分級檢驗方法。其中分級檢驗共分為三級,一級項目為TC、TG、HDL-C;二級項目為LDL-C、載脂蛋白AI;三級項目為載脂蛋白B。其檢測閾值依據相關標準制定:TC 為0~5.2 mmol/L;TG 為0~1.7 mmol/L,HDL 為1.15~2.6 mmol/L;若TG ≥1.7 mmol/L 或TC ≥5.2 mmol/L,則進行LDL-C 檢驗;若LDL-C ≥3.4 mmol/L,則進行脂蛋白B 的檢驗。注意上一級項目的檢測值位于閾值內時,則停止檢驗下一級項目。
觀察并記錄兩組研究對象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I、載脂蛋白B 的檢驗結果及其陽性檢出率。
采用SPSS 17.0 軟件計算本次研究中統計得出的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用()及(%)表示,采用t、χ2檢驗,P<0.05 表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TG、TC 和HDL-C 檢測的陽性率分別為35.4%、58.9%和15.1%,對照組分別為34.9%、59.2%和14.6%,表明兩組TC、TG、HDL-C 的檢驗結果不存在明顯差異,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研究組的載脂蛋白AI、載脂蛋白B以及LDL-C 的陽性率分別為76.4%、37.2%和13.3%,對照組分別為38.5%、16.3%和1.4%,表明研究組LDL-C、載脂蛋白AI、載脂蛋白B 的陽性檢出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由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的平均檢測費用為(56.3±6.8)元/ 人,明顯高于研究組的(36.1±3.4)元/ 人,t=4.000,P<0.05,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血脂生化檢驗是臨床常見的生化檢驗項目,主要包括對患者的血液進行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等各項指標的檢驗[2]。生化檢驗的準確度和靈敏度對臨床醫生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伴隨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飲食習慣的調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長,而這類疾病的臨床血液檢驗中以血脂生化檢驗最為重要,要求較高,近幾年經過不斷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分級檢驗方法在血脂生化檢驗中獨具優勢[3]。
分級檢驗方法是利用檢驗儀器按照檢測項目靈敏度的高低,依序進行檢測,通過層層遞進的檢測方式對患者行各項目檢驗,提高檢測精準度的同時減少了不必要的項目檢驗,目前已廣泛適用于臨床檢測。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與研究組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檢驗結果及其陽性檢出率不存在明顯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研究組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I、載脂蛋白B 的檢驗結果及其陽性檢出率、平均檢測費用均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在血脂生化檢驗中,分級檢驗方法較傳統拉網檢驗方法的檢驗效果更好,準確度更高,成本更低。
綜上所述,采用分級檢驗方法進行血脂生化檢驗,不僅提高了血脂異常檢查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也幫助患者節省了一定的醫療費用,臨床價值顯著,值得在臨床生化檢驗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