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琳
(廣西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廣西 梧州)
藥物不良反應主要是指在藥物的正常用法、用量的情況下,患者出現與藥物目的不同的有害反應。而在目前臨床,老年患者由于自身通常會同時患有多種疾病,因此在進行藥物治療時,可能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藥物用量亦可能較大,從而在當藥物進行相互作用后,將導致老年患者出現一定程度的藥品不良反應[1]。此種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與藥物的品種、用法與用量有關,但出現藥品不良反應后均將會對患者的疾病治療帶來負面影響,甚至肯定導致患者病情惡化[2]。使用藥品不良反應風險評估模型,可幫助醫師進行老年患者藥品治療方案的制定與調整,使患者可在安全情況下進行治療。電子信息科技的發展,也推動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風險評估模型研究的進一步推廣和完善。
幾乎所有的藥物都可能引起患者的不良反應,但發生反應的嚴重程度以及發生概率均不相同。而藥品不良反應即是指在正常劑量用藥,進行預防、診斷、治療疾病、調節生理機能時,出現的有害或者與用藥的實際目的不相關的反應[3]。引發藥品不良反應的因素亦較多,主要可分為藥物方面、機體方面、給藥方法、用藥時長等原因。通常發生藥品不良反應即是由于藥物自身原因,當患者在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后,可能由于其自身的藥理反應,而導致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除此之外,機體方面原因亦是較為常見的引起藥品不良反應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群由于自身年齡增大,血液里血漿蛋白的濃度亦逐漸減少,從而導致其自身與藥物的結合能力降低,因此在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后,可能由于身體內沉積的各種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引發藥品不良反應[4]。
當前對于藥品不良反應的癥狀表現并無系統性、統一標準的描述。大部分的藥物在引發患者出現藥品不良反應后,將導致人體出現食欲不振、惡心、腹脹以及腹瀉等癥狀。而對于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其可能出現低血糖、雙重感染等,因此當老年患者出現藥品不良反應后,其將會導致患者的病情逐漸復雜化,影響患者自身疾病的治療效果,甚至導致患者病情惡化[5]。
目前階段,由于我國社會老齡化情況越發嚴重,老年人群在社會中占比逐漸升高,隨之而來的,即是老年人群相關的醫療問題。在各種老年疾病發病率上升的同時,老年患者的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亦在持續上升,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對于老年患者是一種具有較大威脅的負面反應。通常老年患者自身將同時伴有多種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等,而此類疾病無法有效根治,較為常見的即是采用藥物控制病情發展的保守治療方案。保守治療具有方便、易實施、價格相對低廉等優勢,其導致采用保守治療的老年患者人數眾多,因此亦使得藥品不良反應的易患人群基數較大,使得出現藥品不良反應的老年患者數增多。影響老年患者自身的治療效果同時,亦對家庭、社會帶來較為沉重的負擔。
因此降低老年患者的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并且根據患者病情制定更為合理安全的治療方案則尤為重要。
風險評估即是針對一項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事件發生后可能導致的結果范圍、危害程度、預期發生的時間以及風險因素所產生的風險事件的發生頻率進行綜合性分析與評估。并最終建立相關的風險評估模型,使得在實際運用中,可通過模型對此類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與結果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項目的風險因素進行控制、調整,以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6]。而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風險評估模型的制定需要大量樣本的支持,由于目前階段我國對于此方面研究的欠缺、樣本的匱乏等因素,導致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風險評估模型未能有效建立。
目前,我國部分醫院已開始逐步使用Guided Care 管理模型進行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的風險評估。此管理模型是由醫院內護理人員進行組織實施。其主要通過將患者、家屬、醫師進行聯合,并針對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藥物過敏史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安全性與治療效果[7-8]。在Guided Care 管理模型中,醫護人員通過配合需要對患者進行多方面管理,包括對患者的疾病、身體情況的評估;制定相應的針對性護理計劃;追蹤患者,在其出院后對其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恢復情況并提供指導;提供患者自我管理指導,幫助患者生活自理;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性治療需求,幫助患者進行治療服務的協調;為患者提供簡單的健康知識教育,并注意提供疾病相關問題的咨詢服務。通過幾項管理,以此綜合改善患者治療安全性與生活質量。通常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評估模型包含有患者用藥數量、藥品不良反應史、共存疾病數量、臟器功能是否正常等項目,通過對患者情況進行項目匹配,計算患者所得分數,若高于臨界值則表示患者有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需要對其病情以及所用藥物進行分析判斷,并重新選擇更為安全的藥物進行治療。
在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風險評估模型的研究上,我國醫務工作人員應當持續不斷進行探索,在盡量多收集樣本的情況下,進行相關風險評估模型的建立,以此改善我國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療安全性。
目前階段我國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在逐年增高,建立科學、有效的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風險評估模型尤為重要。實際工作中,應當注意對于老年患者藥品不良反應樣本的收集,并根據我國患者實際情況、生活習慣等,建立具有針對性的風險評估模型,以此改善患者治療安全性,提升整體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