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靜
(上林縣明亮鎮農林水利綜合服務中心,廣西南寧 530501)
隆安縣群眾素有飼養黑山羊的傳統,據《隆安縣志》,隆安縣本地黑山羊最大存欄量曾經達到8萬多頭(1982年),由于毛色純黑,肉質細膩鮮美,遠銷港澳、廣東等地區,但由于生產性能低、生長周期長,而我國四川、云南等省引進國外努比亞山羊與本地雜交選育而成的純黑毛公山羊,由于個體大,生長速度快,成為本地山羊提高生長性能的優選種公羊。但由于廣西周邊一些省市流行羊痘、布氏桿菌病,很多養殖戶又不了解周邊疫情,也沒進行檢疫申報,導致近年不少中小羊場引種后一些羊場不明疫情爆發,羊群發病死亡幾近100%,損失慘重。因此研究分析羊群養殖常見疾病制定相應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羊是人類主要家畜,羊的飼養在我國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羊肉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隨著現代農業發展,羊的規?;B殖逐漸開展,規模化養殖導致容易發生各種疾病。各地羊場中疾病發生情況不同,我國集約化舍飼養羊歷史不長,相關科研滯后,我國從事羊病防治獸醫工作者技術水平跟不上集約化養殖發展,疾病難以及時控制,為生產帶來較大的損失。
國外優良肉羊品種引入我國,集約化舍飼養發展加快,引入羊品種氣候飼養環境,管理水平等與原產地不同,生活環境改變,國外優良品種引進較少,企業為追求經濟效益使種羊始終處于生產狀態,導致種羊應激增多,抗病力降低。舍飼飼養密度大,羊群頻繁調動,導致羊只疾病傳播加快,同一癥狀可能出現不同病因,激發感染病例增加,治愈率下降[1]。
改革開放前,隆安縣黑山羊多采用散養放養模式,每戶養3~5只,很少有疾病發生。1982年農村實行土地聯產責任制后,大大制約了山羊業的發展,全縣存欄量一度降至3萬只以下。20世紀90年代初,當地畜牧部門在全區率先推廣圈養技術,解決了土地、飼料等制約山羊發展的問題,山羊養殖量很快恢復到最高水平。但從散養改為圈養后,管理模式跟不上,加之引種不慎,導致疫病不斷發生。目前,隆安縣養羊區主要集中在城廂、南圩、都結、丁當、布泉、喬建、屏山等鄉鎮,存欄100~500只的羊場有126家,母羊是本地都安黑山羊品種,公羊則為黑毛努比亞品種。
如何使規?;B羊即圈養山羊健康發展,疾病控制十分重要。必須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高標準的飼養管理體系,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創造條件改善羊的福利條件。目前規?;驁黾膊×餍胁W調查主要通過現場詢問,臨床檢查及實驗室診斷進行。通過對隆安縣養羊場調查表明,舍飼(圈養)羊場羊群傳染病有支原體肺炎,口瘡,羔羊大腸桿菌病,衣原體等,危害最嚴重的為羊痘、羊型布氏桿菌病。體內外寄生蟲病主要是甘片吸蟲、疥癬。
我國的養羊業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已建成規模種羊場1200個,可提供種羊40多萬只,我國養羊業特點呈現出分散飼養向集中方向轉變,養殖方式變為舍飼(即圈養),主要產區向農區轉移。河南,四川等大省份羊肉生產超過其他牧區,舍飼是發展高檔羊肉的有效措施[2]。
羊是食草性動物,主要有四個胃消化食物,適合生長于環境干燥通風條件,環境不好對羊的健康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飼養管理不規范是造成規?;驁鲅虿“l生的重要原因,羊適合生長于溫度適宜,空間相對寬敞的環境中,生產環境惡劣下對羊的養殖造成不利影響。隨著我國羊肉產品市場擴張,規模化飼養未對養殖進行合理規劃,未形成規范的養殖管理體系,部分企業缺乏養殖經驗,同一空間內飼養不同品種的羊導致發病率增加。
由于引種不規范,為大規模疫情爆發留下了隱患。羊場中配套設施落后,導致羊圈滋生細菌,羊體受到多種病菌侵蝕,由于用藥與診斷不當增加羊病傳播概率。羊對周圍環境變化有很高的敏感度,處于應激狀態下羊發病率高,養殖規模大,應激反應強烈,造成羊的抵抗力降低。對孕羊幼羊及老羊應激反應造成危害更大。羊的養殖模式擴大,相應配套設施建設落后,易造成羊消化不良等問題,降低羊的抵抗能力,一些新建羊場忽視環境消毒導致滋生病菌,引起羔羊球蟲病。
為發揮規?;B殖經濟效益,養殖戶應合理規劃養殖方案,合理選擇羊場地址,要求水電供應方便,遠離交通要道,對不同品種羊群分隔,提高管理針對性。羊舍下風位置設置獸醫室,提高消毒設施標準,對不需與羊接觸管理部門設置在較遠位置。遠離道路、村莊、密集人群等的動物防疫要求,羊舍設計以通風、干燥為主,具備生產區、生活區、病羊隔離治療區,無害化處理場地。羊的汗腺主要在蹄部,羊欄要高于地面1米以上,運動場鋪水泥或石渣,避免羊蹄粘上泥土不能散熱而發病。一般羊舍和運動場比例在1:2以上。
按規定到動監部門申報和檢疫,不到疫區引種,到有資質的種羊場引種,運輸前適當給羊喂糖水,打安定針,可減少運輸應急。引種回來后先喂糖鹽水,補加精料,飼料由引入地逐漸改變過度到當地飼料,讓羊群逐漸適應。羊群要隔離飼養45d以上無疫病等異?,F象發生方可混養等。
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是做好羊病預防工作的關鍵。大量研究表明,日糧的營養水平影響著畜禽的健康狀況,影響著機體的免疫功能和對各種傳染病原的抵抗力。只有嚴格按標準進行營養均衡飼養才能保證羊群健康生長,桂牧一號等草料和秸稈切短,用益生菌發酵5~7d,可提升營養水平和免疫力。日糧中添加1%~3%的黃豆粉或玉米粉等精料,多維生素。欄舍里放營養舔磚。做好防寒防署。料槽飼料不可過剩,造成變質污染。搞好環境衛生,讓羊有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防止羊場羊病應在前期控制好傳染病擴散,重視羊場消毒工作,保證羊場環境整潔干凈,在羊圈中發現病羊及時隔離,重點清理病羊周圍環境,清除草墊控制疾病擴散,對羊場進行消毒,包括地面等。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定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羊痘疫苗接種等。
羊傳染性胸膜炎發病為支原體,分為羊支原體及混合感染的肺炎支原體,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羊肺部,縱膈淋巴結中,病癥表現為體溫升高(39~40.5℃),呼吸急促,流漿液,病羊臥地不起,目光呆滯,容易窒息死亡。爛肺病在冬春季由于氣候寒冷,青綠飼料少等因素影響,體質較弱羊發病率較高。治療爛肺病可在病羊飼料中加入72%的黃芩多糖粉劑,拌料100kg,日服麻杏石甘顆粒100g,病羊給予鹽酸林可霉素治療,給藥后癥狀得到緩解,連續用藥一周可痊愈?;蛴梅灸峥?、泰樂菌素0.1ml每公斤注射,連用7~10d.(最好全群用藥,無病癥后繼續鞏固用藥2~3d)。
羊傳染性膿瘡皮炎為羊口瘡,患病羊應進行全面消毒,用生理鹽水進行口腔膿包清晰,涂抹冰硼散直到痊愈。羊腸毒血癥可以以抗生素與強心結合使用進行治療,或喂食石灰水,大羊服用200ml。為預防羔羊出現痢疾可以在羔羊出生12h內喂食0.2g土霉素,連用3d可治愈。如出現羔痢可將0.2g重碳酸鈉與鞣酸蛋白融合,3次/d直到痊愈。寄生蟲病可在春秋季采用巴安林等藥物進行全面藥浴,去除羊體內外寄生蟲。如發現羊伸長出現痘瘡可用碘酒進行擦拭,如膿包破裂,用石炭酸清洗后上藥。
發現羊痘、小反芻獸疫、口蹄疫、布魯氏桿菌病等烈性傳染病的,立即向當地獸醫部門匯報,全群撲殺,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