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吾列·撒吾提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尼勒克縣喀拉托別鄉畜牧獸醫站,新疆伊犁 835700)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也是人們俗稱的:“羊支原體性肺炎”,其具有極高的傳染性,羊群的臨床病癥多表現為高熱,咳嗽等,若羊群養殖中發生了傳染性胸膜肺炎,也會直接對養殖戶帶來巨大的影響。本文針對羊養殖產業中的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療進行分析,對于優化羊群養殖質量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將對應的研究結果闡述如下。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病周期長,且患者的體溫會隨之升高,患者的食欲不振,也多會發生精神萎靡的狀態,很多羊群患病后也會發生咳嗽,鼻漏等現象,經過一周的發病時間,羊群的咳嗽病情加重,部分羊群的漿液性鼻漏也會變成粘膿腫性質,直接敷在病羊的面部,大多病患羊群的面部也會變成鐵銹為,一些嚴重的病羊也會發生胸膜肺炎,經過診斷分析,病羊肺部有實音區,部分羊群也會表現為呼吸困難,眼部腫脹和高熱稽留的問題,也會讓患者產生部分分泌物,讓病羊發生嚴重的病痛問題。
很多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發病主要部位在羊的胸部,隨著羊群的病變會產生基液,暴露在空氣中的纖維蛋白也會發生凝固問題,一般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損害在其中的一側,也呈現出纖維蛋白性的肺炎問題,其肺部也會發生實質性肝變問題,且切面也會表現為大理石樣的變化,穴館內部也容易發生血栓問題,隨著胸膜的增厚,也容易發生心包膜和肋膜粘連問題,也容易出現血點,肝臟和脾臟也會發生腫脹,患者的膽囊腫瘤問題嚴重,且隨著發病時間變化,病羊的肺肝也會發生區域性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病羊的肺肝會產生變區機化的問題,造成結締組織增生以及包囊化壞死灶問題。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檢驗都需要在無菌條件下檢驗病羊的肺組織和胸前滲出液,診斷標準多觀察其支原體特征,傳統的支原體都沒有細胞壁,且表現為絲狀,桿狀和球狀的問題,需要對應的單位將病料制出來,再用美蘭染色法以及瑞士法進行染色處理。之后,再將病料接種在血清瓊脂的培養基中,觀察半周內培養情況,多在3天左右會長出半透明的黃褐色菌落,圖片染色后再進行針對性的鏡檢處理,可以觀察到對應的革蘭氏陰性和多性狀的菌體。最后,在進行針對化的血清學診斷處理,采用玻片凝集試驗,進行對應的瓊脂免疫擴散試驗以及熒光抗體試驗,提升診斷的精準性。
建議對應的養殖戶要做好防治工作,要在養殖過程中做好對應的預防干預,建議羊養殖用戶要定期注射高效濃度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滅菌疫苗,并注射對應的肺必應,通過疫苗注射的方式來消除羊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且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也是常見的接觸性傳染疾病,對應的工作人員也要切斷傳染源,不能夠將其從疫病區域帶入健康羊群中,在整個養殖過程也要注意羊群的免疫力,可以加強飼料管理,并在春季和冬季的季節降低飼料密度,提升其營養值,以此來補充其維生素和營養值,并采用針對化的措施,避免羊群受到環境的污染,若發現了病羊就要及時隔離。
其次,做好消毒管理,為了避免支原體感染問題發生影響羊群發生大范圍病變,需要養殖戶做好日常養殖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并定期做好消毒處理,選用兩種及其以上的消毒藥水來消毒,交叉使用,讓其具備更好的消毒效果,其次也要做好羊舍的清潔管理消毒工作,定期將羊舍清潔效度,防止廢棄物,排泄物二次感染。
最后,對已經發病的羊群,要進行及時的隔離處理,養殖農戶要對可能感染的羊群進行分類隔離處理,并加強治療,對于已經污染的場地,要對羊群以及尸體做好消毒處理,建議采用10%的漂白粉和苛性鈉效度,及時處理病羊的尸體,對于已經感染的羊群,要采用卡那霉素治療,防止其擴散。
對于感病羊只,可用新礬鈉明“914 ”進行治療,5月齡以下羔羊注射劑量為0.10~0.15g,5月齡以上羊注射劑量為0.20~0.25g,溶劑為滅菌生理鹽水、5%葡萄糖鹽水兩種,稀釋為5%溶液進行1次靜脈注射,對于感病較重則間隔4~7 d進行第2次注射。用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治療效果也較好,按羊只體重0.15 m L/KG,每天1次。此外,在每100KG飲水中加入5.0g支原凈藥劑(泰妙菌素),于羊只飲水時飲入,持續7~10 d,感病羊只的治愈率可達到92%~95%。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養殖產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加強了對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研究,該疾病的致死率高,傳染性強,且容易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養殖風險,若發生了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就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也要加強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和防治,以此來提升整個治療質量,預防感染的進一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