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仉才 袁志平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畜牧獸醫局,江西樂安 344300)
豬鏈球菌病在規?;B殖中常發,此病是由多種類型鏈球菌感染產生的傳染性疾病。在臨床防治中,在此病防治中主要發生特征就是豬急性敗血癥以及腦膜炎,還能誘發關節炎、心內膜炎、組織性膿性炎等慢性病癥。
豬鏈球菌一年四季均會發生,從養殖現狀中能得出,在每年夏秋季環境較為炎熱,發病率較高。從多數養殖場養殖情況能看出,豬鏈球菌病屬于常見病以及常發病,其危害性較大,傳遞范圍較廣,多數病毒性疾病能容易爆發,比如瘟疫以及豬圓環病毒,還會與多數細菌性疾病產生混合型感染問題,比如傳染性胸膜炎、嗜血桿菌等。養殖區域衛生環境衛生條件較差,外部天氣具有較大變化,陰雨天時間較長,長途運輸以及豬營養不良均會誘發此類病癥。豬養殖中敗血型鏈球菌發生率為30%,在特殊養殖環境中將會超出50%[1]。
生豬養殖中患上鏈球菌之后,在臨床中會出現發熱癥狀,體溫將會快速上升,在發病之后豬耳部位會出現淤青情況,在背部以及頸部會產生較多淤血情況。生豬感染鏈球菌之后,將會排出較多白色粘液糞便。當病情危害嚴重生豬身體兩側將會變紫,呼吸難度較高,排尿處于黃褐色[2]。在治療過程中要選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患病豬在2~3d內將會死亡。幼崽以及哺乳期感染鏈球菌以后,將會導致仔豬整體抗病力會不斷降低,會誘發胸膜炎。感染之后生豬情緒煩躁,四肢麻木,走路穩定性不足,短期內未能選取針對性防治措施將會導致其死亡。部分生豬患病以后其四肢關節腫脹較為明顯,情況嚴重將會誘發關節炎。對感染之后的病豬進行解剖,能得出生豬四肢存有較多淡黃色粘稠組織液。發病以后其整體食欲降低,體溫變化不明顯,食欲降低,生長速度較慢,所以當前要提高重視度?;忌湘溓蚓≈髮е铝馨湍[脹問題發生,主要是集中在咽喉部位[3]。臨床表現為體溫升高,食欲降低,感染以后淋巴結變軟,化膿以后將會逐步消失。此類現狀與關節炎較為相似,將會導致病豬正常進食受到影響,延長生豬養殖時間。
豬鏈球菌病原復雜性較高,從而導致整體診斷難度較大。當病畜不能得到有效確診,將難以有效治療,其死亡率較高,能達到70%以上。在1至3d內能死亡,患病生豬皮膚將會表現為紫靛色,初期階段主要是存在于臀部、耳部、腹部等位置皮膚。在病情延伸發展過程中,將會朝著四肢、頸部等部位全面擴散蔓延。
在豬鏈球菌病在預防過程中,要重點做好日常飼養管理、疫病監控、衛生消毒、疫苗接種、藥物防治操作等。做好生豬衛生清理工作,要及時清除排泄物以及各類污染物,提高養殖環境衛生水平。對養殖場進出人員、車輛等嚴格控制,在疫病傳播流行階段,要重點選取封閉式管理模式。定期對養殖圈舍進行消毒清理,每周消毒2~3次,提高殺菌消毒成效。在消毒劑選用中可以選取火堿、氯制劑、碘制劑等,在養殖過程中選取噴霧措施進行消毒中拓寬消毒覆蓋面,消毒措施更為徹底,對養殖環境地面、頂棚、飼槽、墻壁等進行消毒,在消毒劑均勻噴施。做好疫情監測,在養殖區域中發現可疑病例之后,要封鎖隔離,及時上報,便于管理部門對疫情全面控制。在全群免疫中,要為健康生豬接種免疫疫苗,防控豬鏈球菌病發生。在疫病接種前后3d,嚴禁應用抗菌抗病毒藥物,避免對免疫成效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在母豬免疫接種中,最適宜的時間為生產前后1個月前后。在仔豬免疫接種中最規范的時間就是15d前后注射一次疫苗,1月齡中要采取二次免疫操作。在正?,F狀中,疫苗成功注射14d之后將會產生良好的免疫成效,實際免疫時間為半年左右。在藥物預防中可以選取針對性預防藥物,比如多西環素、阿莫西林、磺胺藥物、林可霉素。
針對患病豬只治療,要在病豬一側注射三倍量阿莫西林以及安乃近,2次/d。將復方磺胺藥物與甲氧嘧啶在病豬另外一側進行注射,在首次注射要加倍注射量,1次/d。也要在肌肉中注射三倍量青霉素、鏈霉素混合。在肌肉中注射復方磺胺嘧啶鈉,首次要加倍用藥,1次/d,連續應用4~5d。對于此類患有神經癥狀病豬,復方磺胺嘧啶預混劑拌料治療效果較高。對于腦膜炎鏈球菌病菌,要選取復方磺胺嘧啶、甲氧嘧啶等,要在肌內注射林可霉素,連續性應用3至5d。或是在肌肉中注射恩諾沙星,2次/d,連續性應用3~5d。對于淋巴結膿結性鏈球菌病豬,當膿腫變軟成熟之后要及時將其切開,排出濃汁。應用3%雙氧水以及0.1高錳酸鉀合理沖洗,之后涂抹碘酊,幾日之后便能痊愈。
在生豬養殖中豬鏈球菌病是常見感染病,其實際發病率以及死亡率較高,對生豬養殖人員養殖效益具有較大危害,還會導致生豬養殖品質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所以當前要做好鏈球菌病防治操作,依照生豬養殖現狀采取針對性防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