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湘 白 玲 張光友 羅世民 舒 鳴 楊 旭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懷化 418000)
豬高熱病是養殖中頻發的病癥,對于豬的健康與安全影響很大,所以為了養殖場的自身效益和產品安全,必須強化對于豬高熱病的研究和管控,從管理、免疫和飼養等角度加強控制,確保養殖方法的標準性和合理性,保障健康的養殖空間,從多層面控制豬高熱病的出現幾率。
養殖場的環境對豬高熱病的發生有很大的影響,一是養殖場的控溫和通風不到位,會增加豬高熱病發生的幾率;二是初期的防治與處理不到位,對于初發的豬高熱病病癥沒能及時發現;三是飼料的問題,由于養殖場的環境較為特殊,飼料保存不當容易出現霉病,這樣是引發豬高熱病的因素;四是引種失誤,很多豬高熱病的出現,都是因為在種豬選擇方面沒能加強把關,使得原本帶病的豬進入養殖場,導致豬高熱病病的快速傳染[1]。
在養殖中會應用到各種藥物,尤其是用來防范各種病癥的免疫類藥物,但是這樣的藥物往往只能起到短期效果,如果過度服藥反而具有負面影響,使得豬病加重,甚至引發豬的死亡。另外,部分養殖場對于抗生素的應用缺乏控制,使得很多豬的抗藥性逐漸增強,部分病毒堆積于肝腎的部位,這會降低豬對豬高熱病的抵抗力。
養殖場的環境很特殊,生物污染的風險很高,尤其是對于環境中各類病菌的消毒不到位,就可能引發豬高熱病,而且這種情況下的發病非常緊急,發病的范圍也較廣,能夠導致豬高熱病的病菌主要就是偽狂犬病毒以及巴氏桿菌等。另外,豬瘟病毒也會導致在豬高熱病,而且是所有病毒中感染性最強的致病病毒。
提前做好免疫防范是避免豬高熱病的關鍵策略,但是選用的疫苗必須足夠安全,而且注射的劑量、時間、方法都要有所控制,才能起到免疫防范的效果。但在現實情況中,由于免疫問題所造成的豬高熱病也較為常見,一是疫苗的品質不佳,無法發揮可靠的免疫作用;二是免疫的方法存在問題,比如劑量與時間控制不當,或者是在免疫中的消毒不到位;三是疫苗的保存以及運輸出現問題,使得疫苗失去效用,甚至存在疫苗過期的問題。
管理問題是引發豬高熱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須通過強化管理來降低豬高熱病的風險,一是飼料方面的控制,必須實施標準性的飼養,把控好飼料的選擇、運輸和保存,保證飼料的營養全面,防范飼料霉變的問題;二是糞便處理,糞便是養殖場環境中產生病毒的關鍵因素,也是病毒傳播的主要源頭,為了防止豬高熱病病毒的滋生,就要做好糞便的清理以及空氣消毒工作;三是要觀察與記錄豬的生長情況,在各個階段中豬對于營養素的需求有所不同,可以在管理中根據豬的情況補充適宜的營養素;四是強化控溫與通風管理,這是防范病菌的關鍵措施,尤其在高溫季節,通風或者控溫不及時,就會擴大豬高熱病的發病率。
一是重視疫苗的選擇,根據養殖過程中的免疫需求選擇疫苗,把控好疫苗的檢測工作,必須仔細查驗疫苗的規格與批號等要素,尤其是要留意疫苗的期限與成分,以及疫苗的包裝外觀是否完善。杜絕任何過期失效的疫苗流入養殖場,在檢查中發現疫苗存在變色和雜質,或者包裝破損和松動,都要及時退還處理。二是關于運輸與保存,疫苗屬于特殊產品,運輸與保管中的手段與溫度都會影響疫苗效用,要避免陽光直射疫苗,避免將其與食物共同保存。三是在免疫環節要注意注射的劑量和時間,必須實施標準的免疫操作,尤其是要注意免疫中的消毒環節,嚴禁重復使用針頭,控制感染風險。
藥物對于豬的健康以及后續產品的品質都有極大損害,太多的藥物停留于豬體內會打破豬身體中的物質平衡,甚至損傷豬的免疫能力,導致免疫失調的現象,使得很多豬缺乏基本的抵抗力,容易被養殖場的病菌所感染。所以藥物管控是防范豬高熱病的策略之一,一是把控好免疫類藥物和抗生素的品質,在進入養殖場前做好品質檢測;二是遵守標準來使用藥物,保障科學的用藥手段,把控好用藥的頻率和劑量;三是盡量控制藥物使用,尤其是把控好抗生素的使用,使用物理方式提升豬的抵抗力。
豬高熱病是較為特殊的病癥,造成該病癥的因素較多,病理過程會持續較長時間而且變化復雜,不僅要在豬高熱病發生時做好緊急隔離與處理,也要事先對豬高熱病進行防范,使用恰當的預防保健策略控制豬高熱病的發病風險。除了上述的管理與免疫措施,還要根據豬高熱病的特征,在易發病情的階段做好針對性的預防,尤其是在豬的生產與斷奶期間,必須嚴格控制環境消毒工作,同時根據豬的生長需求增強營養素的供給,保障豬的免疫能力。在專欄混群的階段也要留意觀察豬的情況,保障豬能夠順利度過生長中的各個特殊階段。
綜上所述,管理和免疫方面的問題,都會成為豬高熱病的因素,導致豬的死亡和產品的安全問題,所以強化養殖過程的標準化至關重要,尤其是要做好養殖場的免疫、飼養和管理工作,同時在豬生長的特殊階段加強豬高熱的預防,從多方面降低豬高熱病的風險,保障養殖場的自身效益和產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