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燕玲
(賓陽縣賓州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廣西賓陽 530400)
養殖業,可以說是農業中一項重要行業,并且有著重要位置。隨著政策的不斷支持和投入,使得養殖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不僅使得畜禽的養殖規模得到了擴展,同時也為養殖產品提供了更廣闊的經營渠道。目前來看,我國畜禽養殖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
隨著牲畜和家禽養殖數量的增加,病原體擁有更多的宿主,這也增加了疾病突變的可能性。雖然畜禽業的集約化和規模化已經滿足了工業發展的需求,但卻違反了畜牧業增長的基本規律。
我國在農村地區發展畜禽業,獸醫數量不多,并且農村地區的獸醫對于疾病的學習不夠系統化,在治療的過程中不能找到有效的診治方案。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較低,并且環境不夠優質,導致疾病多發,畜禽業對于環境的要求比較特殊,位置比較偏遠,交通不夠發達,獸醫難以與外界進行診治方案的交流。因此獸醫在臨床方面的經驗有限,在診治時更多的是通過老獸醫傳授的方法以及自己積累的相關經驗,但是這種方法并不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發生原因和治療方法,要有針對性的治療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果,因此需要對起因進行準確的判斷。
研究發現,在防治畜禽疾病的過程中,獸醫在使用相關藥物的過程中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導致藥物應用未能嚴格遵守相關的使用要求和標準,進而影響到疾病防治效果,造成畜禽死亡或者疾病的進一步蔓延,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經濟損失。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獸醫自身工作經驗相對匱乏,加上對相關藥物的掌握不夠,導致在實踐工作過程中往往按照個人經驗和習慣進行用藥,最終影響到藥物防治效果。
畜禽疾病普遍具有發生時間短、擴散速度快、影響范圍廣、危害程度高等特征。這就需要在進行畜禽疾病防治時,能夠做到“預防為主”、“加強管控”。在此過程中,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發揮組織領導作用,能夠深入到基層群眾當中,組織開展畜禽養殖、畜禽疾病防治教育宣傳工作,提升養殖者、基層獸醫憂患意識、安全意識、責任意識,使其能夠積極、主動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利用專業知識進行畜禽疾病預防,降低疾病發生概率。例如,黃病毒屬(Flavivirus)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單正鏈RNA病毒。這類病毒通常通過吸血的節肢動物(蚊、蜱、白蛉等)傳播,故過去曾歸類為蟲媒病毒(arbovirus)B組。由于”蟲媒病毒”一詞在分類學中含義不夠準確,所以現在已經不再使用。在我國,主要的黃病毒成員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森林腦炎病毒和登革病毒。
經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獸醫之所以在畜禽疾病的防治中遇到了發展阻礙,很大程度上是獸醫的準入門檻低,對于獸醫的監管力度不到位,并且獸醫的專業知識不夠,在實際的防治過程中缺乏理論知識的支撐。獸醫的入行要求應該適當提高,對于獸醫的考察也應該加強重視,在獸醫的考察過程中應該通過對獸醫理論知識以及技能兩方面進行考核,理論知識主要是考察書本中的專業知識,具有扎實的基礎。技能知識主要是在實際的防治過程中要有實踐操作能力,不能紙上談兵,只有兩方面都合格才能對其頒發獸醫資格證書,提高獸醫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具有資質的獸醫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管理,對于獸醫應該定期進行培訓,對于各種畜禽疾病要讓獸醫有所了解,開闊獸醫的知識面和眼界,這樣在對疾病進行判斷時才可以提高準確度。畜禽疾病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因此要多了解疾病的種類,豐富自身的經驗。可以聘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以及專業知識的專家,對獸醫進行培訓和開展相應講座,加強溝通和交流,提高獸醫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診治以及用藥方式的科學性。
要想充分發揮獸醫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作用,首先要有效提高獸醫個人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具體來講,要組織獸醫定期參加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課程,引導獸醫進一步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促使獸醫準確掌握各種畜禽的習性以及容易發生的具體疾病,以及預防治療各種疾病的藥物。還可以聘請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家為獸醫進行現場培訓,對其進行技術指導,幫助獸醫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其個人整體專業素質和實踐技能,促使獸醫個人業務技能不斷提高。
由此可見提高獸醫畜禽疾病防治技術是如此的重要。不僅能夠對畜禽疾病有一個理想的治療效果,還可以把養殖戶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促進我國養殖行業得以穩定可持續發展。而對于在畜禽疾病防治過程中所出現的診治方法和臨床用藥缺少科學合理性問題,必須要及時采取相關合理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和完善。加強獸醫臨床醫治水平,并提高養殖戶在畜禽疾病方面的專業知識和防治意識,使畜禽疾病問題有一個更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