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華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鎮動物防疫站,湖南郴州 423000)
雞法氏囊病是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特點是損害雞的中樞免疫器官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增加對疾病的易感性,引發疾病的發生。此病不分品種、季節,主要侵害雛雞和青年雞。尤以30日齡至60日齡和冬春寒冷時節易感染發病。
養雞戶廖某利用一間約50m2的閑置空房飼養肉雞,于9月份購進雞苗150羽飼養,預計春節期間上市銷售。飼養1周后對雞苗進行了雞新城疫FⅡ疫苗滴鼻,25日齡注射禽流感疫苗0.5ml,40日齡進行了雞新城疫FⅠ疫苗肌注。廖某是第一次養雞,沒有實踐經驗與方法,使用的是玉米粉、豆粕、麥麩自配料。到10月底雞體重達0.6 kg,因天氣突變,雞舍未能及時采取防寒措施,部分肉雞出現異常,隨后發生死亡現象。發病率約80%,發病死亡率達20%。因臨床發現早并及時采取了黃芪多糖飲水、莫氏靈+抗生素治療,收到了較好的療效。
潛伏期2~5d,起初精神不振、沉郁,伏地閉眼嗜睡,采食量減少,腹瀉,排白色或綠色水樣稀糞,肛門羽毛污穢,重者脫水虛弱,消瘦無力,臥地不起,羽毛蓬松。腔上囊發炎腫脹、瓷器樣外觀。
法氏囊腫大、黃色膠胨樣水腫、奶油色纖維素性滲出物。有的在病程后期法氏囊萎縮。胸和腿部肌肉有暗紅的出血癥。腎腫大,腎小管和輸尿管有白色尿酸鹽。
廖某利用閑置空房養雞,在條件簡陋又無經驗和技術的情況下小批量養雞,必定會遇到不少問題。一是初次養殖對雞法氏囊疫病缺乏了解,沒有進行免疫和藥物預防;二是從進雞到雞出現異常時場地沒有消毒,沒有建立消毒觀念,;三是飼料粗放,無微量元素補充,;四是環境溫度突變,未能及時防寒,室溫過低(50㎡的雞舍只有1只150W的保溫燈)。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結合病理剖檢,疑似雞法氏囊病。
每日用黃芪多糖+莫氏林兌水給雞群飲水。病情嚴重的,采取人工滴喂;用莫氏林拌料飼喂;用頭孢或氧氟沙星等抗菌素拌料飼喂;為了避免飼料和飲水過剩,上述方法,都要定時定量。
搞好雞舍內外環境衛生,及時清理、更換墊料;用二氯異氰脲酸鈉粉(用量按說明書)兌水對雞舍、用具及環境消毒;好雞舍防寒保溫措施;兩周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對雞苗滴鼻,四周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給雞飲水。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屬二類禽病,可防可控,在養殖過程中飼料品質差、霉變飼料、氣溫突變等因素都是誘發雞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從而導致發病。養殖者一定要秉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在選好種苗、做好免疫的基礎上,必須做好環境消毒、禽舍防寒保溫和使用全價飼料等管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