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昱廷 王喬平
(曲靖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曲靖 655000)
樣品采集自陸良縣5個規模化豬場,用棉拭子取腹瀉仔豬稀糞樣本147份,組織病料5份.
1.2.1 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的分離鑒定
將棉拭子取得的稀糞樣本分別涂布于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37℃培養24 h,選取疑似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單個菌落,接種到新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37℃純化培養24h。將分離菌株涂片,進行革蘭氏染色,在顯微鏡油鏡下觀察細菌形態。
取純培養菌落接種肉湯培養基,于37℃培養24h,用接種針蘸取菌液接種于自制生化管,接種項目為三糖鐵(TSI)、葡萄糖、乳糖、蔗糖、麥芽糖、MR試驗、V-P試驗,確定菌屬。
伊紅美藍培養基培養實驗,將分離菌株按常規細菌接種方法接種到伊紅美蘭培養基上,37℃恒溫培養24-48h,在折射光下觀察菌落,長出菌落呈紫黑色,帶有金屬光澤的為致病性大腸桿菌,菌落呈紫黑色,無金屬光澤的為非致病性大腸桿菌。
1.2.2 PCV、PRV的鑒定
取1000μl DEPC水到1.5ml離心管,把采集的糞便樣本(棉拭子)放入浸泡20min,4℃10000r離心10min,收集上清液4℃保存備用。
病毒DNA按照百泰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全血基因DNA快速提取試劑盒的說明書操作步驟提取。
1.2.3 PEDV、TEGV的鑒定
取700μl上述病料上清液放入1.5ml離心管,加入800μl RNAiso Plus,充分混勻,靜置10min,4℃10000r離心10min;吸取上清液600μl到新的離心管,加入氯仿300μl,混勻后靜置10min,4℃10000r離心10min;吸取上清液400μl,加入400μl異丙醇,混勻,靜置10min,4℃10000r離心10min;棄上清液后加入1ml乙醇(DEPC水配制),4℃10000r離心5min;棄液干燥,加入冷藏的DEPC水20μl,混勻后瞬時離心,立即進行反轉錄。
來源于陸良縣的5個豬場均分離到大腸桿菌,152份樣品中陽性病料數147份,陽性豬場率100%。大腸桿菌陽性率為100%(152/152)。
A、B、C、D四個豬場分離到沙門氏菌,152份樣品中陽性樣品數26份,陽性豬場率80%,沙門氏菌陽性率為17.11%(26/152),其中19份來源于A豬場,3份來源于B豬場,3份來源于C場,1份來源于D場。A、B、C、D豬場的陽性率分別為為57.58%(19/33)、15%(3/20)、11.11(3/27)、14.29%(1/7)。
A豬場和E豬場檢測到199bp的PEDV特異條帶。總152份樣本,陽性樣品數共8份,陽性豬場2個。PEDV的陽性率為5.26%(8/152),其中,有6份來源于A豬場,有2份來源于E豬場,A豬場、E豬場的PEDV陽性檢出率分別為18.18%(6/33)、3.08%(2/65)。B、C、D三個豬場PEDV的陽性檢出率為零。5個豬場均未檢測到TGEV。
A豬場、C豬場、E豬場檢測到705bp的PCV特有條帶,總152份樣本中陽性病料數69份,陽性豬場3個。PCV的陽性率為45.39%(69/152),其中,有20個樣品來源于A豬場的,有2個樣品來源于C豬場,有47個樣品來源于E豬場的。A豬場、C豬場、E豬場PCV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60.61%(20/33)、7.41%(2/27)、72.31%(47/65)。B和D兩個豬場的PCV陽性檢出率為零。5個豬場均未檢測到PRV。
PEDV于1971年在英國發現,會引起豬的豬流行性腹瀉(PED),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有該病的報道。PCV可分為PCV-1和PCV-2兩個血清型。PCV-2對豬具有致病性,可引起豬斷奶后系統衰弱綜合征、皮炎和腎炎綜合征、增生性壞死性間質性腎炎。沙門氏菌會引起豬的沙門氏菌病又稱豬副傷寒,是一種世界性疾病,在美國依阿華沙門氏菌病所造成的損失僅次于豬痢疾。本次試驗中,被檢的5個豬場中,有2個豬場混合感染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1個豬場混合感染大腸桿菌、PCV和PEDV,1個混合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PCV;1個混合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PCV和PEDV。可見云南省陸良縣仔豬腹瀉病的病原混合感染現象十分嚴重,應做好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接種,疫苗選擇需慎重,接種時間需嚴格遵守;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畜舍的濕度、溫度、衛生情況;提高母豬飼料中維生素的營養水平,適當使用免疫增強劑;對疑似發病豬群做好隔離工作,對豬群緊急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