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軍
(丹陽市呂城鎮動物防疫站,江蘇丹陽 212351)
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但是許多養殖人員沒有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在禽畜養殖的過程中將污水污物肆意排放,造成了極大的環境問題。為促進畜禽養殖行業的良好發展,我國許多地方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管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政府在城市周邊建立養殖禁養區,拆除部分重點區域內的養殖場,以此來降低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力度。
由于養殖人員欠缺環境保護意識,再加上養殖行業是一個風險較高的行業,動物一旦患病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養殖戶沒有意識到糞便亂堆、亂集對環境造成的壓力,肆意堆積動物糞便,造成土地與地下水資源的污染。
在畜禽養殖中,畜禽污物的處理是養殖戶的一大負擔。養殖人員只能將畜禽排放物堆積在田地中,更有甚者,一些欠缺環保意識的養殖人員直接將動物糞便排入附近的小河和湖泊,使得糞便中大量的有機物與致病菌溶解在水中,進而造成水體污染。除此之外,動物糞便中含有的N、S、P、Ca等有機物質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進而激發水中藻類等浮游植物大肆生長,導致水中魚、蝦等生物由于缺氧而大量死亡,而死亡腐爛后的生物又會造成水體惡臭,使得清澈的水潭變得污穢不堪,造成環境污染。其他人沒有注意到水質被污染的情況,依然食用污染區的魚蝦,導致人們的健康受到威脅。還有一些養殖戶將畜禽糞便隨意堆放,這些肆意堆放的糞便會隨著雨水進入水系,進而導致地下水質被污染,對人類生活造成影響。
畜禽養殖場周邊通常都是臭味沖天,究其原因,是養殖人員將動物糞便肆意排放,而畜禽糞便和尿液會在空氣中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產生許多有害并且難聞的氣體。夏秋季節溫度較高,這種高溫的環境能夠促進細菌和害蟲的滋生,嚴重影響到畜禽養殖場周邊的環境。在高溫情況下,畜禽糞便還會結合空氣中的物質進行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有害氣體被釋放大氣層中,在影響畜禽養殖場周邊的空氣質量的同時也危害著人們的呼吸道系統,造成嚴重的后果。此外,畜禽養殖場內有害氣體的不斷堆積會造成圈舍內有害物質含量超標,在一定程度上對動物的生長造成影響,刺激到動物的呼吸系統,進而反復引發某些呼吸道疾病。如果人們沒有注意到動物身上的一些傳染性疾病,將患病的動物食用,人類也會因此患上嚴重的疾病。
許多養殖人員不注重畜禽糞便的處理,直接將高濃度的畜禽排放物排放在農田中,導致農田內農作物的毒害,硬化的土質還會影響到農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長,造成作物產量降低的嚴重后果。除此之外,土壤中含有許多微生物,它們能夠將排放在農田中的糞便分解成有機物。少量的糞便分解后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對土壤有好處,能夠促進部分農作物的生長,但是大量的糞便會超出土壤的承受能力,大量的微量元素會對土壤造成危害,使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受到抑制。而且糞便在突然中分解后產生的物質會催生農田中雜草的生長,嚴重影響到農作物的影響吸收,導致農作物由于缺乏營養而降低收成。土壤中的許多物質還會讓細菌和真菌有機可乘,在動物糞便的分解下肆意生長,造成農作物蟲害,很大程度上影響農作物的收成。
據目前統計,許多畜禽類傳染病也會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甚至有些傳染病已經演變成了人畜共患的疾病。如果畜禽養殖人員不注重動物糞便的科學處理,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例如在之前發生過的禽流感,就是因為畜禽養殖場區環境污染嚴重,養殖人員不注重養殖場周邊的污染物處理,造成禽類患病。人們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食用了患病的禽類導致自身也患有類似的傳染病,造成不良后果。畜禽養殖過程中的代謝過程會產生許多物質,畜禽的糞便和尿液中很有可能含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如果不將這些糞便進行合理處理就肆意排放,將會感染周圍的居民,進而影響人類的生命安全。
畜禽養殖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不合理的動物糞便排放會對空氣、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污染,進而影響到人們的健康。為了更好的處理畜禽養殖場周邊環境污染問題,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政府設立了許多動物養殖方面的規則,以下是筆者對畜禽養殖場環境治理的一些建議。
畜禽養殖場的選址是畜禽養殖中的重中之重,是畜禽養殖場周邊環境保護的第一道屏障。因此,相關養殖人員在畜禽養殖場建立選址時就要注重養殖場周邊的地域,盡量選擇一些離人類生活區較遠的地方建場。據調查,我國許多城市周邊的養殖點都被責令拆遷,究其原因,就是這些養殖場距離人類的生活區域太近,里邊散發出的難聞氣味使得周邊居民難以生活,嚴重的還會患上呼吸道疾病,威脅人們安全,導致養殖場周邊民眾強烈抗拒養殖場的工作,使得養殖工作難以正常開展下去。因此,養殖場的科學選址極為重要。畜禽養殖人員在選擇養殖場的建設地點時要注意將養殖場與人類生活區劃分開,打破傳統的養殖排污思維,及時更新自己的環保意識和養殖觀念,接收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積極做好養殖場周邊的污物處理工作。在建設養殖場時,養殖人員要考慮到養殖場的長遠發展,對養殖場的防污、清污工作進行全面考慮。養殖場的建設要遵循養殖相關的法律法規,養殖場選址要注意避開交通要道和人口聚集區,以不影響人類的正常生活與農田保護為建場基準,達到合理規劃、科學選址。
畜禽養殖行業中,動物糞便的處理是養殖人員的一大難題。傳統的畜禽養殖中,許多養殖人員只注重禽畜的養殖而忽略了相關污物的合理處理,大多數養殖戶都是直接將動物排出的糞便堆放在農田中,造成土壤與地下水資源的破壞,進而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在新的政策扶持下,畜禽養殖場周邊環境保護成為畜禽養殖必須考慮的問題,現代化畜禽養殖要求對養殖場進行合理布局,將養殖與農田種植結合起來,根據養殖場的規模配備相應的種植區域,讓養殖人員在建設養殖場時承包一定數量的農作物種植面積進行經營,盡量將養殖場內排放出的動物糞便作用于農作物,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為農作物提供營養。除此之外,養殖場建設還要考慮到多余糞便的處理方式,許多養殖戶采用建設沼氣池的方式,將農田中多余的畜禽排放物放在沼氣池中,將有害的動物糞便通過沼氣池的作用轉化為可以為人類提供生活便利的物質。一些有能力的養殖戶還可以建設儲存養殖污水的蓄水池,將養殖污水存放起來,在農田灌溉時將其隨著灌溉水一起排入農田中,增加土壤中的養分。
近年來,我國在“保護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中修訂了許多法律法規,要求養殖人員依法養殖,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合理處理養殖污物和病死畜禽的尸體。政府在管理畜禽養殖場建設時要加大執法力度,堅持依法辦事,及時將科學養殖的新理念進行宣傳,讓養殖人員樹立起環境保護的意識,自覺減少養殖場污染物的排放。政府可以通過相關的法律條例推廣畜禽糞便處理的新技術,將養殖污染物變廢為寶,大力推進養殖污染的治理,推動我國養殖行業的發展。除此之外,政府部門要加強畜禽養殖場周邊的環境督查,定期對養殖場內、外衛生進行檢查,對一些養殖場治污設施進行相應的補助,促進養殖人員依法養殖,從而有效改善養殖場周邊環境的污染問題。
畜禽養殖要想長遠發展,必須先解決養殖污染方面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做好環境治理檢查工作,大力發展科學養殖、合理治理的環保措施,最大程度上改善畜禽養殖場周邊環境的污染問題,促使我國畜禽養殖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