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琰
(汝南縣農業農村局,河南汝南 463300)
機械力的作用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臨床上常見下列情況:
多為滑跌、跳躍閃傷、用繩索套家畜使力過猛折傷頸部。山區及丘陵地區,家畜放牧時突然滑跌;鞭趕跨越溝渠時跳躍閃傷;因役用畜在超出其力所能及的負荷時,因急轉彎使腰部扭傷;因直接暴力作用,如配種時個體過大或笨重物體擊傷;被被車撞;家畜之間相互踢毗椎骨引起脫臼、碎裂或骨折等。
家畜軟骨病、骨質疏松癥和氟骨病時易發生椎骨骨折,因而在正常情況下也可導致脊髓損傷。
化膿性骨髓炎主要的病因,是因骨髓感染葡萄球菌、鏈球菌或其它化膿菌而引起。其感染來源有三:一是有外傷引起,如開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或在骨折治療中應用內固定等,病原菌可直接經創口進入骨折端、骨碎片間及骨髓內而發生;二是由附近軟組織在化膿過程直接蔓延到骨膜后,沿哈弗氏管浸入骨髓內而發病;三是在發生蜂窩織炎、敗血癥、腺疫等情況下,骨組織受到損傷,抵抗力降低時,病原菌經由血液循環進入骨髓內引起發病。病原菌一般為單一感染。
綜上所述,這兩種病的病因相似之處便是機械力的作用和外傷引起。值得一提的是:脊髓損傷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就是壓瘡,嚴重的壓瘡是會導致骨髓炎發生的。
根據患病動物感覺機能和運動機能障礙以及排糞排尿異常,結合病史分析,可做出診斷。脊髓全橫徑損傷時,其損傷節段后側的中樞性癱瘓,雙側深、淺感覺障礙及植物神經機能異常。脊髓半橫徑損傷時,損傷部同側深感覺障礙和運動障礙,對側淺感覺障礙。脊髓灰質腹角損傷時,僅表現損傷部所支配區域的反射消失、運動麻痹和肌肉萎縮。
頸部脊髓節段受到損傷時,頭、頸不能抬舉而臥地,四肢麻痹而呈現癱瘓,膈神經與呼吸中樞聯系中斷而致呼吸停止,可立即死亡。如部分損傷,前肢反射機能消失,全身肌肉抽搐或痙攣,糞尿失禁或便秘和尿閉,有時可引起延腦麻痹而致咽下障礙、脈搏徐緩、呼吸困難以及體溫升高。
胸部脊髓節段受到損傷時,則損傷部位的后方麻痹或感覺消失,腱反射亢進,有時后肢發生痙攣性收縮。
腰部脊髓節段受到損傷時,若損傷發生在前部,則致臀部、后肢、尾的感覺和運動麻痹;損傷在中部,則骨神經運動核受到損傷,故膝與腱反射消失,后肢麻痹不能站立;若損傷在后部,則坐骨神經所支配的區域、尾和后肢感覺及運動麻痹,肛門哆開,刺激其括約肌時不見收縮,糞尿失禁。
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經過急劇,患病動物體溫突然升高,精神沉郁。病部迅速出現硬固、灼熱、疼痛性腫脹,呈彌漫性或局限性。壓迫病灶區疼痛顯著。局部淋巴結腫大,觸診疼痛。病畜出現嚴重的機能障礙,發生于四肢的骨髓炎呈現重度跛行,下頜骨的出現咀嚼障礙、流涎等。
血液檢查白細胞增多,血培養常為陽性。嚴重的病情發展很快,通常發生敗血癥。
經過一定時間膿腫成熟,局部出現波動,膿腫自潰或切開排膿后,形成化膿性竇道,臨床上只要濃稠的膿液大量排出,全身癥狀即能緩解。通過竇道探診,可感知粗糙的骨質面和探針進入到骨髓腔,若能用手指探查,可摸得更清楚。局部沖洗時,膿汁中常混有碎骨屑。
外傷性骨髓炎時,骨髓因皮膚破損而與外界相通,臨床常取亞急性或慢性經過,可見竇道口不斷地排膿,無自愈傾向。竇道周圍的軟組織堅實、疼痛、可動性小。由于骨痂過度增生,局部形成很大面積的硬固性腫脹,通常可見局部肌肉萎縮和病畜的消瘦。
這兩種病的相同之處便是機能障礙、體溫升高。相似之處一個是呈現癱瘓,一個是呈現重度跛行。
治療原則是加強護理,放在椎骨及其碎片脫位或移位,防止褥瘡,消炎止痛,興奮脊髓。患病動物疼痛明顯時,可應用鎮靜劑和止痛藥,如水含氯醛、溴劑等。對脊柱損傷部位,初期可冷敷或用松節油、樟腦酒精等涂擦。麻痹部位可施行按摩、直流電或感應電針療法、碘離子透入療法。或皮下注射硝酸士的寧,牛、馬15~30mg,豬、羊2~4mg,犬、貓0.5~0.8mg(一次量)。皮質類固醇藥常規用于治療脊髓損傷。最好用長效琥鈉甲潑尼松龍。犬、貓劑量分別為每千克體重2~4mg、10~20mg,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
急性骨髓炎應全身大面積應用廣譜抗生素,如頭孢菌素。持續用藥4-6周,或至炎癥消退后1~2周。局部出現膿腫或持續數日用藥無效者,應擴創排膿,沖洗引流。疑有髓腔積膿著,應手術鉆通骨皮質排膿減壓。慢性骨髓炎且包殼已形成者,必須施行清創術,取出死骨、瘢痕和肉芽組織,創口開放,取第二期愈合。并配合應用抗生素;若因骨折內固定感染,清創時,應保護內固定材料,固定不穩定者應加強固定。如患肢炎癥無法控制或阻止其蔓延可考慮從病灶近端截肢。
根據筆者經驗,該養殖戶的病牛應是脊髓損傷,由于護理和治療不當,引發骨髓炎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