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為樂
(周口市淮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周口 466700)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豬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養豬業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在仔豬的飼養過程中,通過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地早期斷奶,有助于降低仔豬的患病率,提高仔豬的存活率。此外,早期斷奶還有助于提高母豬的繁殖力,降低企業的養殖成本,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發展。因此,仔豬的早期斷奶已經成為當下養豬業的重要養殖方法。
現階段,剛出生的仔豬達到30日齡之后,個頭和發育上整體表現良好,體重達到8斤就可以進行早期斷奶。目前,仔豬進行早期斷奶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母豬和仔豬兩個方面。一是提高母豬的繁殖力和降低飼養成本。從母豬的角度來看,早期斷奶的母豬能夠提前停奶,斷奶后就可以喂養營養成分相對較低的母豬飼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母豬飼養的成本。此外,早期斷奶的母豬泌乳期較短,與正常斷奶的母豬相比體重減輕量少,再加上及時進行發情配種,使母豬實現每年產2.5窩仔豬。
提高仔豬的存活率和飼料的利用率。首先,早期斷奶的仔豬可以及時與母豬進行分離,不僅減少母豬壓死仔豬的問題,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仔豬的患傳染或感染寄生蟲的可能,使仔豬能夠健康的成長,因此有助于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此外,哺乳期仔豬從母乳中獲取飼料的營養成分的量很低,大約占20%左右,這樣計算的話仔豬對飼料的利用率很低。但仔豬自己進食飼料,就可以將飼料的利用率上升到50-60%,因此仔豬早期斷奶也有助于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早期斷奶后的仔豬自己進食飼料,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仔豬的胃腺發育,盡早適應食用植物性飼料,最大限度的發揮仔豬的生長潛能,減少弱豬、僵豬的出現率。
現如今,養豬行業的生產技術已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進行改革,以減少傳染疾病、寄生蟲等對養豬行業的影響。在選擇早期斷奶仔豬群體時,首先要查看仔豬的健康情況。若仔豬疾病纏身,則不適宜進行早期斷奶。因為疾病纏身的仔豬不會主動的進行覓食,再加上受疾病的影響食欲會減小,這樣對其進行早期斷奶則會影響仔豬的生長速度并增加仔豬的死亡率。此外,生長速度相對緩慢或易感病的仔豬都不合適進行早期斷奶。因此,只有優質的、生長健壯的仔豬才適合進行早期斷奶。
斷奶時間的規劃是否科學合理不僅影響著母豬的產仔量和產仔胎數,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養豬戶的經濟收益。若太早進行斷奶,仔豬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弱,會使仔豬表現出虛弱的狀態,大幅度增加患病率和死亡率。若太晚進行斷奶,就會影響到母豬的產仔數量和繁殖力。通過大量的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仔豬出生的28天到35天是進行斷奶的最佳時間,不僅不會影響母豬的產仔量和繁殖力,還能夠進一步確保養豬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3.1 圈舍。早期斷奶的仔豬的圈舍應時刻保持干凈整潔、空氣新鮮,這樣才能夠為仔豬提供良好的外界生活環境。骯臟的圈舍會存在各種細菌和病菌威脅仔豬的健康。為進一步確保仔豬斷奶后能夠快速生長,必須提前對圈舍進行清掃和消毒,為體質差的仔豬的生長和存活提供保障。由于早期斷奶的仔豬體質還比較弱,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斷奶之后需要進行隔離飼養。然后,在圈舍內需要加入其它輔助設施來提高仔豬的適應能力和增強仔豬的體質。輔助設施主要有:金屬空面床、加熱設備、飲水設備等。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夏季要保持干凈和通風,冬季要做好溫飽工作。
2.3.2 飼料和飲水。斷奶之后,仔豬對于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開始逐漸變強。合理的外部環境和溫度會提高仔豬的食量。因此這一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提高早期斷奶時體質較弱或食欲不穩定的仔豬的食量。這一部分的仔豬不能與優質的仔豬進行統一喂養,而是要根據仔豬的不同生長階段的不同表現情況進行科學喂養,還要選擇優質的飼料,使仔豬的重量得到有效提高。
在仔豬的飲水上,通過飲水設備就可以實現自行飲水。圈舍的飲水設備往往會設置在仔豬能夠輕松、容易接觸到的位置,以便于仔豬隨時進行飲水。
對早期斷奶的仔豬要進行特殊化護理,最大程度的減少仔豬患病的可能。第一,提早補料,科學補鐵。第二,保持圈舍的干凈、整潔。第三,對圈舍定期進行徹底消毒。第四,科學使用保健、免疫技術。第五,注意蚊蟲和細菌的滋生,減少傳染病的發生。第六,做好圈舍保溫工作。
綜上所述,仔豬進行早期斷奶,對仔豬、母豬甚至企業都有很大的好處。但斷奶后仔豬的飼養對仔豬的存活率以及質量至關重要。因此飼養員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飼養技術、確保圈舍干凈整潔,為仔豬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外界環境,這樣再加上飼養員的精心照顧,才能夠確保仔豬的存活率,提高養豬業的經濟效益,推動我國養殖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