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月
(珠海市香洲區灣仔小學 廣東 珠海 519000)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乒乓球后備人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興趣是小學生學習乒乓球的前提、保證和動力,教師應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愛好,使其對乒乓球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教師通過興趣激發學生學習乒乓球的動力,從而能夠更大程度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同時也能進一步為國家培養更多具有高素質的、身體健康的人才。因此,在乒乓球的教學過程中應合理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及訓練手段,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終身性的運動,經常參加乒乓球運動能有效地提高人的身體素質,還能形成沉著冷靜、敢于拼搏的心理素質。乒乓球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有較高的技術性要求,入手較難,需要通過一定時期的全面培養才能夠有一定的技術水平,所以從少兒時期就要開始著手乒乓球啟蒙訓練。但部分教師對乒乓球的教學過分重視其技術和素質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小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個人積極探索、認識新事物、進行一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做任何事情的最大原動力,是推動個體積極進行某種行為的心理趨勢。
少年兒童在剛剛接觸乒乓球訓練的時候,主要是好奇心在驅使,學生都比較喜歡,但是隨著練習時間的延長,如果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簡單,學生就會對乒乓球運動逐漸失去興趣,更談不上刻苦訓練。學校體育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持續練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不怕困難和挫折的勇氣,用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進步,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在乒乓球課堂的積極性,自覺、主動、認真地去學習乒乓球。所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能夠很好地促進乒乓球啟蒙訓練工作的完成,并且為學生后期的技能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將有利于學生參與到各類乒乓球活動中,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注重學習態度、過程和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根據不同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認識到先進教學方式的優勢,遵循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育性、重要性等原則,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要使小學生對乒乓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應該根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不斷地給學生新的、有趣的、系統性的教學內容,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同時營造輕松、活潑、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既可激發和延續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傳統的乒乓球教學,在課程安排上比較單調和乏味,往往會讓學生對某一技術動作進行重復、單一的練習,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逐漸失去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此時,就應該發揮教師的創新性思維,創新教學設計,比如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一些體育游戲、改變準備活動的形式、將單調多次數的技術練習以游戲方式進行等,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掌握一些乒乓球技術,這樣的方法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始終保持對乒乓球運動的新鮮感。
眾所周知,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我國乒乓球運動普及度較高,涌現出許多世界冠軍,如劉國梁、鄧亞萍、王楠、孔令輝等優秀運動員。教師在乒乓球教學開始前,可以對小學生講述這些優秀乒乓球運動員的事跡,讓學生們知道這些運動員曾經為國爭光,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還可以給學生觀看相關的乒乓球比賽視頻,讓他們感受比賽的精彩和奪冠的興奮,當國旗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緩緩升起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為國爭光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就會對那些獲得冠軍的運動員產生由衷的崇拜。通過榜樣的作用,不斷激發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增強其頑強拼搏的精神,這些在小學乒乓球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為其日后的刻苦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應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身心需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根據小學生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的心理特征,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總指出學生的錯誤,要多發現學生的優點,遵循多鼓勵、多建議、少批評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訓練。積極的肯定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極大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生對訓練的興趣,促進其產生學習的動力,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表揚要真誠,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獎勵,能夠體現教師對學生成就的關心。對成績較好的學生予以充分的肯定與表揚,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并使之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對訓練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要忽視、放棄,在訓練過程中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指明努力的方向、訓練的重點,幫助他們盡快克服困難,保持其學習乒乓球的積極性。但是,表揚也要符合實際情況,避免因過分表揚或不切實際的表揚使學生產生驕傲自大的不良心理,只有適度的表揚才會真正激勵學生,使學生得到進步。
小學生對乒乓球學習的興趣不盡相同,對乒乓球技術的掌握能力也參差不齊,如果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同樣的教學設計,難免使得部分小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與水平較高的同學差距越拉越大,逐漸喪失對乒乓球學習的興趣。而部分學生掌握技術比較快,還有部分學生有一定的乒乓球學習經歷,如果跟著教師教學進度學習,有可能耽誤部分學生的進步。
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小學生對乒乓球的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教師在組織教學形式時應認真分析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以班級為對象進行教學時,要注意合理分配班級學生的能力水平,以不同的能力為基礎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如:對于沒有技術基礎的學生應從最基本的乒乓球技術學起,可以進行握姿、發球姿勢等基本技術的講解,并布置相關任務使學生了解乒乓球項目,激發其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對于有一定基礎能力、學習過乒乓球技術的學生可以安排更高層次的學習任務,如針對這部分學生對乒乓球技術的掌握情況,逐漸增加其練習難度,對正反手接發球進行反復的訓練,鞏固基礎技術。在今后的乒乓球教學中,教師要詳細了解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訓練。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兩個重要因素,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不要因為學生年齡小而忽視了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教師除了要用技能征服學生,使學生佩服,還要關注、呵護孩子的身心,要用語言來感染、包容學生,使學生愿意參與乒乓球運動,師生關系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要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以情感交融和相互信任為基礎,對學生進行細心的指導。教師還應該仔細分析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真摯的關心和愛護。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乒乓球,學生會覺得非常開心,才會對教師產生一種認同感,從而愿意參與到這項運動中。學生對教師產生佩服、尊敬和信任,才會認真聽教師講解相關的課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師生關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表現欲望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組織、舉辦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同時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通過參加比賽學生不但能提高運動技能,培訓良好的意志品質,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而且還能使他們體會到獲勝的喜悅感,大大激發學生繼續練習乒乓球的熱情,不斷達到更高的訓練目標。當學生的乒乓球技術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時,可以安排學生與新的對手競賽,包括與高年級的學生進行比賽、與其他學校的學生進行比賽、與體校乒乓球專項的運動員進行比賽。對在比賽中取得勝利或者表現較好的運動員,教師應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表揚,讓學生感到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當學生輸了比賽,教師也不要對其嚴厲批評,應和學生一起找出輸掉比賽的原因,鼓勵其日后進行針對性地訓練,通過努力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相信自己一定能夠獲勝。
學校體育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運動興趣是促進學生自覺、積極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的方式和手段多種多樣,應根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育的特點,在教法上力求創新,不斷地激勵學生,用榜樣來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比賽中提高訓練的興趣,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培養其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乒乓球。只有這樣,在合理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學生才會真正地提高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的興趣,才能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