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蕓趙月
(1.昌平區回龍觀第二小學 北京 100096;2.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目前,在“啟蒙小,成長早”這一大趨勢的影響下,網球這項運動正在全球范圍內步入高速發展時期。其中,短式網球的發展最為突出。它是一項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運動。該運動不僅能夠起到疏解學生壓力的作用,還能夠根據令學生可以在運動中掌握與網球相關的一系列知識,體會到進行網球運動的快樂。校園短式網球其所需場地是傳統網球場地的縮小版。這點便使得學生在進行該運動時,并不需要尋找正規的運動場地,只要是找尋到適合的空地或者地面軟硬度合適的地面便可直接進行運動。校園短式網球相比正規的網球運動,短式網球會更加簡單一點,且短式網球會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因此,較之傳統的網球,校園短式網球在學校中的發展更具優勢。
作為一項網球運動,校園短式網球專門為兒童服務,屬于一種網球運動的啟蒙手段。在校園短式網球在設計之初,他便注意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注意結合兒童的身心特點展開;二是注意結合成人網球的原理。校園短式網球這項運動包含了標準網球的全部內涵,符合兒童身體、發育特點。短式網球通過科學合理地調整網球這項運動難度以及強度,不僅有利于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兒童較為規范地掌握相關網球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還能幫助兒童樹立起一定的網球意識以及建立起各種技戰術的體系。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瑞典開始興起,此時的短式網球被稱之為“迷你網球”。此后,該項運動就在歐美國家被普遍應用于對于兒童的網球教學上。這種流行趨勢引起了相關國際網球組織機構的注意,各個國際網球組織機構紛紛把這項運動列入到自己的計劃之中。例如,國際草地網球協會就是首個公開認可短式網球國際網球組織,早在1990年該組織就將短式網球納入其發展規劃項目之中。五年后,國際網球聯合會也正式推出了短式網球推廣計劃,并認為短式網球屬于兒童訓練網球最理想的方法之一。我國也不緊跟國際的潮流,早在90年代后期,短式網球便在我國開始推廣,也取得了種種成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降低了網球的門檻,在我國的普及度已經得到了顯著地提高;二是解決了人才不足這個問題;三是促使網球這項運動能夠走入大眾,實現網球這項運動朝著大眾運動方向發展的目標。
(1)針對短式網球的開展現狀以及對策方面的相關研究。
學者朱康在其《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短式網球開展現狀和發展策略研究》(2018年5月)一文中指出:在廣州當下所展開的義務教育階段,短式網球這項運動的普及度并不高,開展的學校很少。因此,在此階段該項運動也就難以形成一定的品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學者朱康還指出在此階段,廣州市具備十分利于開展此項運動相對成熟的外部環境,并對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的短式網球的發展提出建議:增加網球傳統校的數量,加大網球器材的投入,增加師資。但是并沒有對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具體情況進行闡述。
學者顏攀力《成都市小學校園短式網球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2018年5月)中闡明成都市小學校園短式網球的開展現狀較好,短式網球這項運動開展所需要的基本條件已經基本普及到了各個小學,各個學校在教學目標以及內容也做到了科學合理。但是還有一些不足不容忽視:第一,就基礎的設施來看,各個小學存在對于場地、器材以及經費的投入存在不足的問題;第二,就相關的教師來看,各個小學普遍存在教師隊伍不夠專業以及針對于教師的培訓不足等問題;第三,就學生來看,參與該項運動的學生存在男女比例失衡,以及學生對于該項運動的動機較明確,但是卻缺乏對于該項運動的明確認知等問題;第四,就教學上來看,在現階段,各個小學對于短式網球這項運動的教學方法還是較為單一??傊?,即便在各個小學之中存在以上問題,但是從整體來看,該項運動還是在成都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競賽體系,足以滿足學生對于該項運動的基本需求。學者郭宏亮《黃石市中小學“校園網球”試點學校網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2018年5月)以學生為主體,研究結果表明:①對于中小學的學生來說,與乒乓球、羽毛球以及籃球等運動項目相比,對于網球這項運動他們接觸的并不多,甚至是從來都沒有接觸過。因此,他們對于這項運動存在一種新鮮以及好奇感。這種新鮮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于該項運動的興趣;②對于短式網球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在黃石市很少有中小學具備開展網球這項運動所需要的場地,這導致體育教師在推廣這項運動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困難;③在課程的安排上,對于體育課的安排數量大大地少于文化課,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興趣;④短式網球這項運動并沒有得到黃石市相關領導的重視以及支持。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目前只有少部分學校開展了短式網球。普及程度比較低,場地、器材也比較欠缺,教師不夠專業,以及家長和學生對于短式網球這項運動缺乏認知等都屬于制約該項運動發展的因素。同時研究表明,這種現狀在改善,成都地區甚至出現了比較成熟的短式網球的競賽體系,極大地促進了校園短式網球的發展。但是此類研究并沒有提出有效地解決資金和教練員短缺以及業務能力不足的問題,更沒有在體制內提出有效普及校園短式網球的對策。
(2)關于學校短式網球運動開展可行性的研究。
學者胡冀《大連市小學開展短式網球的可行性研究》(2012年5月)中對大連市小學開展短網的可行性進行歸納總結:①利于網球發展的環境以及氛圍;②良好的經濟發展狀況;③校園對于該項運動相關課程的開發;除此之外,也要具有良好地內部環境:一是進行課改的好勢頭;二是教師和學生對于短式網球的認可和支持;三是具備開展短式網球所需要的場地;四是師資力量比較充沛,教師的專業能力突出。此外,學者胡翼也指出了一些問題:第一,各個中小學的相關領導并沒有意識到短式網球的價值以及重要性;第二,教師和學生缺乏對于短式網球的知識儲備,導致他們并不能了解該項運動;第三,相關的體育經費投入不足。吳亞平《短式網球在上海市閔行區小學普及推廣的可行性研究》(2018年5月)對校園短式網球發展的其他可行性進行深入研究,認為上海濃厚的網球分為與各區領導的重視密不可分;同時,良好的經濟基礎也大大增加了短式網球普及和發展的可能性。師生對于短式網球的認可、充沛的師資力量以及豐富的場地等均為上海市閔行區開展短式網球提供了良好的內部條件??尚行苑矫娴难芯恐饕τ陬I導的支持、經濟的助力以及學校師生對短式網球這一相對新穎的項目的接納程度,同時提出了網球氛圍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使校園方面積極響應和接納校園短式網球這個新項目,仍然是非常大的挑戰。
(3)關于短式網球教學訓練的研究。
黃?!豆δ苡柧殞πW短式網球運動員正反手擊球穩定性的實驗研究》(2016年12月)中提出功能訓練方法對提高小學短式網球運動員的正反手擊球穩定性較普通訓練方法效果更明顯。功能性訓練有:①關節靈活性與穩定性的平衡發展訓練;②多關節、多維度,發展軀干支柱力量與核心力量訓練;③動力鏈的傳輸效果方面的訓練,以上訓練對網球擊球有促進作用。
霍亞卓《核心力量對7-9歲兒童學習短式網球正反手擊球技術的實驗研究》(2017年5月)中闡明:①核心力量的訓練能夠提升7-9歲年齡階段學生短式網球的正反擊球技術;②核心力量的訓練能夠提升習練者的身體素質以及肺活量,其中提升最為明顯的便是習練者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平衡性;③核心力量的提升對于網球運動中正、反手擊球技術的穩定性以及正、反手擊球技術的球速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該力量的提升對于正手擊球技術的穩定性影響要高于對反手擊球技術穩定性的影響,對于正手技術擊球球速的影響要高于對反手擊球球速的影響。目前在有關短式網球教學訓練的研究中,主要研究技戰術的十分罕見,絕大多數都是結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研究身體五大基本素質對網球擊球能力的影響,兒童比賽心理在實踐中發現,其重要性超過了技戰術,但是仍然有待研究。
瑞典是短式網球的起源地,在這里大多數的人普遍都從兒童時期就開始習練網球。當處于啟蒙階段時,孩子們并非是直接開始習練正規網球,而是先用塑料泡沫與小球在羽毛球場地中進行短式網球的習練。該方式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當他們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短式網球訓練后,教練員對其進行評定,認為他們已經完成學業且可以承受住正規網球訓練時,才會過渡至成人化的訓練階段。
短式網球在美國已經廣泛運用至少兒網球入門階段,成為了對兒童進行網球訓練啟蒙的一條必經之路。對于開展與普及短式網球已成為美國網球協會一項重要的任務,美國網協對此設立了相關委員會,制定相關教程,提供專業教練,并對器材和場地租用費用等進行資助,舉辦一系列城市、地區以及全國的分齡短式網球錦標賽,評定各個年齡組的年度排名。
美國開展短式網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其一,家庭短式網球。充分地運用家庭中的各種設施,網球場地所需要的邊線和底線可使用粉筆進行勾畫,通過在兩張椅子中間捆綁繩子或膠帶來充當球網,進行短式網球運動;其二,學校短式網球。在美國的校園之中,短式網球已像田徑運用一樣普及,基本上每所學校都會在休息時間或課余活動時提供習練短式網球運動的教程;其三,社區短式網球。全國青少年網球學習網絡以及社區網協會這兩個美國網球協會直屬的非營利組織定期的在一些社區中開展社區網球活動,其中包括網球講座、網球比賽、網球嘉年華等;其四,公共場所短式網球。在美國這個三億多人口的國家中,熱衷參與公共休閑娛樂項目的人數眾多,且設施較為齊全,基本上每一個社區中都擁有一片網球場地,以便剛入門的青少年兒童進行短式網球活動。
在每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中,不僅世界各地頂尖的職業選手的角逐,廣受矚目,賽事場之外,也依舊舉辦著各種網球相關活動。短式網球作為推廣網球的大型公益活動,該運動在舉辦大型賽事的閑暇時分,向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現著自身所具備的獨特魅力。舉辦大型賽事的主辦方與贊助商合力出資聘請了專業級的短式網球教練,提供習練短式網球場地以及運動器材,向來前來觀賞比賽的少年兒童們提供免費的體驗活動,并對其進行一定的技術性指導。
綜上所述,雖然短式網球從傳入我國以來,為了推動我國網球運動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是與國外相比,從學校中的開展情況、社會中的普及力度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等,我國依舊存在著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從政策到對策等一系列的創新與推進,來使我國網球基礎更加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