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段時間疫情防控及近幾年受惡劣天氣影響、一些本來安排在室外的體育課被改到室內等實際情況,本期研討對室內體育課中如何發展學生體能進行交流探討,對今后室內體育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開展體能練習起到了較好的指導作用。
一、遵循學生身心特點,合理選擇練習內容
體能是通過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協調等運動素質表現出來的人體基本運動能力,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是不相同的。受到場地限制,體能練習容易受到一定客觀條件的制約。小學中低年級應以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平衡能力等支撐類練習為主,配合徒手的上下肢及腰腹動作練習;小學高年級以手持器械如礦泉水瓶、徒手自重、俯臥撐、仰臥起坐、跳繩等練習為主,提高肌群力量和各運動器官協調做功的能力,練習后注重拉伸練習,提高學生的柔韌素質;初中年級可以增加素質練習內容的數量和形式,如各種柔韌性的練習,可以結合中考體育體能項目,在體能的設置中結合好相對應的中考體育項目;高中年級可以加大力量和耐力素質的練習,如俯臥撐、仰臥起坐、舉重物、健美操、搏擊操等。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好的項目,如發展力量的健美練習、長時間慢跑的有氧練習等。
室內體能練習主要目的是改善身體形態、提高身體機能和運動素質三個維度,室內體育課既要讓學生習得技能,還要發展學生體能。
二、把握安全適宜原則,有效組織練習活動
室內進行體育活動時第一關注的是安全問題,教室內可以活動的空間相對較小,如桌椅等一些物品,都是存在的安全隱患,盡量避免磕碰;第二要從實際出發,受室內活動空間所限,應充分考慮不同階段學生年齡、性別、體育基礎、身體狀況,在內容的選擇上要簡單易組織,結合現有的教學條件;第三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動作難度、練習數量逐步提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同時要有實用價值,不能流于形式,應注重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從而達到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第四要注重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采用各種不同形式,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應遵循趣味性和實效性相結合原則,要針對地方特色,推廣一些特色的項目,使學生樂學,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室內體能的練習以原地或小范圍進行為宜,因地制宜,運用桌椅等室內器具、多媒體等設備,組織一些室內小游戲穿插鍛煉體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靈活組織練習形式,科學規避不利因素
室外體育教學組織形式靈活多樣,而室內體育課受場地因素的影響,相對比較單一,因此室內體育課不需要各項體能素質都得到全面發展,學生活動范圍、幅度、運動負荷等需要合理控制,避免相互發生碰撞等??梢試@身體組成、肌力與肌耐力、柔韌性、心肺耐力等內容適當安排,如單人雙臂支撐桌面、雙人直臂支撐懸空、單人站姿壓腿、兩人合作壓肩等小范圍的力量與柔韌相結合的組合練習,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的力量與柔韌練習等;室內進行體能練習學生受外界干擾少,注意力集中,教師可以全程監控,教師可以適當改變教室布局,將課桌適當往兩側集中,將教室中間空間適當增大,充分發揮容易分組的優勢,讓一部分學生在兩側利用桌椅進行靜止的練習,另一部分學生適當利用中間空間進行小范圍的活動練習等;一節課可設置兩項以上的運動,科學分組,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間進行輪換,最大可能地增加練習密度和運動強度。
室內體能教學要提前制訂計劃,教師要全面考慮學生、室內狀況和教學內容相結合的設計,對學生嚴格進行安全教育并全程參與,制訂好安全防范措施,引導學生安全、文明、有序地參加鍛煉,根據室內設施靈活安排,適當控制學生情緒,聲音不能太大,避免干擾其他班上課,注意減少挪動桌椅造成一定的噪音和安全隱患,有效避免組織混亂和傷害事故,無論什么樣的練習都要做到安全、安靜、適宜。
四、掌握有效練習方法,培養良好鍛煉習慣
室內體能教學可以靈活運用場地設施與器材,如借助電子白板等設備,在不影響相鄰班級的前提下,適當配上音樂效果更好。教會學生充分利用教室的桌椅等設備,以身體自重為主,開展一些靜力性動作或者平衡練習,如雙臂支撐、直臂支撐、支撐懸空、支撐懸空提膝、下肢深蹲、各種核心力量等練習;開展一些身體的柔韌性練習,如壓肩、壓腿和下腰等;利用班級現有的“物品”進行練習,如手持書包鍛煉,利用自己的桌凳進行高位俯臥撐、舉凳練習等;開展從上到下的練習內容,如簡單的搏擊操、室內操、手指操、柔力拉伸操等,采用低強度高密度的練習方式,達到足夠的運動量。
——羅兆杰(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紅軍小學,26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