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君
【摘 ?要】 ?小學英語課程是以語言教育為核心的小學基礎學科,承擔著為學生傳授基礎英語知識,增強學生英語技能的責任,以便增強學生語言交際積極性,培育學生語言綜合素質。不過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課程需要拓展教育功能,進一步挖掘教育價值,尤其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英語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英語知識成為師生互動交流以及情感交互的媒介,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讓學生在積極心理素質的支配下提高英語學習效果,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根基,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 ?小學;英語;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素質教育強調課程教學要打破局限,以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宗旨,而心理健康就是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根基所在,只有做好面向所有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讓素質教育的實施擁有重要抓手,并促進綜合人才的有效培養。所以,在小學階段的各學科教學當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要求,當然英語教學也應如此。為保證英語教學實效性,培養學生全面素質,英語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并在英語課堂實踐當中找到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整合點,充分挖掘與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體現心理健康教育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獲得更為理想的育人效果。
一、堅持興趣導向,培養積極心態
對于英語學習活動來說,不僅要求學生在行為上增加投入,還需要學生在心理方面全面投入。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學生在小學英語課程學習當中收獲成功的必要保證,而良好的心態主要來源于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之下,學生會在英語課程當中保持強烈熱情以及求知欲,也會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主動參與各種各樣的英語實踐活動,逐步形成靈活的語言思維和持久的學習動機。所以英語課堂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一個基礎策略就是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作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建立積極進取的心態,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打下基礎。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時要合理設置教學活動,增加活動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教學顏色的單詞black,white,pink,orange,yellow,blue,brown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制作不同顏色的彩球,然后開展游戲活動。教師說出black ball,那么學生就要立即舉起手中的黑球,以此類推。等到學生到達比較熟練的學習層次之后,可以加快練習速度,在增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與靈敏度。游戲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天性,所以能夠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活躍積極的課堂氛圍,在促進學生英語興趣形成的同時提高學生心態水平,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融合。
二、指導學習策略,減輕心理負擔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為小學英語提出的目標與要求也進一步提高,相應的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遇到的障礙,比如聽不懂、說不出等情況也層出不窮,這讓不少學生失去了信心,產生了恐懼甚至是厭學的心理。這些消極心理狀態會給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極大的損害,給學生的心靈帶上沉重枷鎖,誘發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為改變這樣的情況,就要積極思考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步化解心理健康問題,并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大量教育實踐表明,加強對學習方法指導,讓學生學會正確的學習策略,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與保障,還能夠讓他們在心理層面減輕壓力與負擔。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當中巧妙滲透學習方法。例如,為了讓學生在英語閱讀當中事半功倍,教師可以巧妙滲透閱讀方法,比如如何在閱讀當中進行精讀、略讀、泛讀,指出不同閱讀方法的功能以及應用技巧,讓學生在英語閱讀活動當中靈活選擇與應用。當然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大膽質疑以及主動思考的習慣,以便活躍學生英語思維,讓學生因為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而滿懷信心。例如,在學習Seasons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思索與溝通互動,合作交流當中進行學習方法的積累:How many seasons in a year?What are they?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of four seasons?
三、注重個體指導,消除心理障礙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只是關注學生智力發展,而沒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培育,不僅會影響學生多元智能發展,還會嚴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給素質教育的落實和學生的綜合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差異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英語教師要避免選用一刀切的方法,而是提高對學生個體特點的關注度,分析不同學生個體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并對其進行恰當分類,以便對一類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英語教育和心理指導方法,保證個體輔導的有效性,最大化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面對存在厭學心理的學生,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積極接觸英語學習,愛上英語語言。在教學指導中,教師要積極引入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讓學生感受英語語言的獨特魅力,要讓他們參與各種各樣的語言活動,在增強學生實踐經驗的同時,幫助他們克服厭學心理。面對過度焦慮與自信心受挫的學生,教師可以和學生面對面溝通,指導學生重新認識自己,并做好自我定位,消除焦慮情緒,以積極態度投入英語學習活動。這樣的對癥下藥方法能夠讓心理輔導更具針對性,在消除學生心理問題的同時,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總之,為了有效推進英語教育工作,教師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英語教學融合起來,根據學生的學習與心理特征,在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條件下優化教學設計,打造高質量的英語教學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