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教育持續發展改革背景下,中職英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當下,中職英語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價值觀與情感交流的體現。這就需要教師對相應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入研究,盡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自主性,而暗示教學法正好符合這一理念,能使學生在快樂的情境中發揮潛能,學好英語。教師應在明確該方法基本特性的基礎上探究相應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暗示教學法;中職英語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蔣一凡(1993.06-),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徐州機電技師學院,助理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
引言
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較弱,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也都較弱。如果教學時直接應用傳統的宣講模式,不僅會影響教學質量,還可能會使學生對英語產生厭學情緒。最近幾年,暗示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日漸廣泛,和常規教學法相比,它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分發揮自身潛能,自覺產生學習動機,迅速掌握語言知識。因此,極有必要對其實際應用情況進行重點探究。
一、暗示教學法概述
1.內涵。暗示教學法就是應用各類暗示手段去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其學習潛能,并以學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為核心,在教學的各項環節中對學生的無意識因素進行充分考慮,進而盡可能提升其學習效率。從其內涵總結來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當創設一個光線充足、色彩柔和、環境優雅的教室氛圍,教師和學生在其中同時能夠放松心情。教師能依照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各種趣味性的語調、教學模式等對教學內容進行展示和傳授,學生的無意識活動則要在其影響下被有效激發,確保其獲得成倍的信息量,提升學習效率。
2.原則。一是輕松原則。即通過各種教學途徑及方法給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教學活動能順利推進。同時在教學環境創設時可以使用一定藝術手段,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從而主動參與,積極享受。
二是相互作用原則。即倡導師生之間構建和諧友好的關系,相互之間保持信任、尊重和理解。另外,教師還需適當鼓勵學生,幫助其強化學習自信心,以提升學習效率。
3.途徑。一是心理。即要注意對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應用,有效通過情感刺激以及外圍感知等充分掌握學生的無意識活動以及整體思維過程,促使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
二是教育。即教師自身必須有足夠的教學知識,能夠及時在頭腦中整理和歸納知識體系,條理必須清晰,能夠實現對學生知識的進一步擴展和延伸。
三是藝術。即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知識的簡單傳授,還要在整個過程中營造出愉快、和諧、輕松的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吸引其課堂注意力,實現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統一化,全面激發學習潛力。
二、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第一,受傳統觀念影響,教師過于注重技能培養,忽視了文化學習。大多數中職院校的學生只是想要掌握一門專業技能,再加上其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因此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第二,英語基礎過差,對英語學習失去自信。在中職學生群體中,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導致其在課堂上聽不懂,雖然有時候想要學習但有心無力。
第三, 學習方式不正確,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不強。部分中職學生雖然學習態度較為端正,明確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局限于死記硬背,導致學習效果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學習積極性。
第四,英語學習缺乏必要的目標和重視度。在中職學生群體中,一部分學生一直以來都對英語學習持質疑態度,認為其并沒有用,導致在學習過程中毫無目標,目光短淺,甚至對英語學習產生懷疑態度,缺乏重視度。
第五,缺乏學習自信心,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態度。部分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極少獲得成就感,學習成績較差,導致其普遍缺乏自信心,甚至一度想要放棄英語學習。
三、應用策略分析
1.應用要點。(1)實現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統一。過去教學時比較注重理性的力量,即有意識的能力,而暗示教學法則注重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統一,也就是通過感情進行理性調節,通過無意識調節有意識。教師需要將學生看作完整個體,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去鼓勵學生和愛護學生,并進行適當表揚。
(2)愉快不緊張。該方法最關鍵的是要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本身是一種樂趣和享受,因此教室的氛圍必須具備歡快、輕松、舒適、樂趣等特點。在心理學中,興趣、情感等與認識是相互貫通的,而認識的是興趣的基礎,興趣則是認識的重要推動力;緊張、害怕、煩躁等會抑制學習動力,自信樂觀的情緒則會促進學習。實際教學時,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其產生學習自主性。
(3)師生之間互相暗示。教師和學生之間必須建立一種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關系,從而促使教師充分把握學生情感,使其和理智趨于一致,讓學生在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支持下,更快地去獲得和接受知識,達到強化學習效果的目的。
2.應用實踐策略。(1)通過環境暗示展開教學。環境是學習中的關鍵影響因素,主要分為內部和外部兩部分,實際教學時,教師應當將學生作為主體,并充分發揮自身在英語教學中的引導作用,給學生構建一個輕松舒適,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環境暗示就是通過營造某種場景或氛圍,對學生進行感染,促使其在潛意識的促進下,自覺投入學習當中,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總之,無論是校園環境還是社會環境,都會給學生帶來相應的暗示。但傳統教學則過分渲染和強調學習的艱苦性,在環境創設方面總是過于嚴肅,活潑不足,這會帶來一定消極的暗示作用,在潛意識中阻礙學生學習能動性的發揮,這和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相悖。對此,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個舒適明快的學習環境。例如:教室桌椅的排列和布設可以采用環繞式,給學生相互交流帶來一定便利,增加親切感,達到激發其大膽發言的暗示效果;教室墻壁上懸掛的海報,則要保證基本的主題性,注重顏色以及材料等方面的暗示效果。比如在學習交通工具的相關表達方式時,則可以將一些常見的交通工具圖像作為核心要素打印出來進行教室裝飾,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獲得相應的心理暗示,從而緩解對于英語學習的焦慮。教師可以再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要求大家討論自己常用交通工具的相關特點和出行優缺點。這種和實際生活貼近的教學環境,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轉變其學習心理,使原本的抵觸情緒轉變為積極探索心理,由此將暗示教學法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強化學習效果。
(2)通過活動暗示展開教學。中職學生本身活潑好動,教師如果在授課過程中抑制其天性,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而借助活動載體則可能有效釋放學生天性,調動起學習內驅力。在教學過程中,具體學習的內容以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調動內部需求,則能夠促使學生輕松地掌握所學內容。所以在應用暗示教學法進行英語授課時,可以通過活動暗示這一形式讓學生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中獲得相應的知識內容,如對交際活動進行模擬、表演、游戲等。具體需要把握這幾點:一是要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監督,使其能夠專心地完成相關任務;二是給學生營造較為舒適的學習環境,在活動過程中強化其學習體驗。對于英語學科來說,詞匯背誦以及語法理解會比較枯燥,教師可以從這兩方面內容著手將暗示教學法應用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模式進行教學。以最常見的節日學習為例,首先在學生學習完基本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之后,帶領其對課文內容進行全文朗誦;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將其分為若干小組,每組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進行扮演,使其能通過相關知識進行關于節日的英語交流,最后再評出表現最好的一組,給予相應的獎勵。這種將情境創設和暗示教學結合起來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強化英語水平。
(3)通過音樂暗示展開教學。音樂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語言,不僅可以直擊人的心靈,在聆聽過程中和創作者產生共鳴,還能獲得一定的審美感受,實現情緒調控。所以音樂暗示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及時消除不良情緒,使其大腦始終保持平靜,同時通過舒緩悠揚的曲調和節奏,喚起學生的快樂情緒,盡可能提升其大腦記憶力,從而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產生更多積極心理,激發學習潛力,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與音樂相關的內容時,可以將音樂領域的代表要素融入進去,如搖滾樂(Rock)、爵士樂(Jazz)、布魯斯(Blues)等,同時給教室張貼邁克爾·杰克遜、披頭士、貓王等這些重要音樂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并播放其代表作,讓學生在對流行音樂進行討論之前對音樂領域的發展產生基本認識,從而給其帶來相應的心理暗示。為了使音樂暗示可以發揮出最大效用,教師必須對音樂有充分了解,盡可能選擇大家都喜歡的作品。如果是充當背景音樂則應以巴洛克音樂為主,這是由于其整體節奏較為優美和舒緩,并且和人的心跳節奏接近,更會產生一種舒適、快樂的感受,促進大腦運轉。同時在確定音樂背景時將英語教學內容結合進去,確保學生在貼合教學內容的音樂環境中開展無意識學習,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4)通過體態暗示展開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態是其學識、風度、修養和品格的外在綜合表現,對學生發展具有一定潛移默化的作用。和藹可親的教師會用自己的體態語言為學生傳遞自己的愛,使學生從中受到一定鼓舞,因此課堂氛圍總是愉悅和諧的,學生對課堂也始終充滿興趣。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應該盡可能注意體態暗示,通過一個鼓勵期待的眼神,使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積極表現自己,使那些成績較差且膽小的學生獲得更多鼓勵,開口發言,逐漸形成大膽講話的習慣,對英語學習產生更加濃烈的興趣。
結語
總的來說,暗示教學法是一種可以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重要方法,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潛在能力,提升學習水平和教學效率,還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學方法改革,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因此是一種具有極高價值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際應用時,還應根據自身經驗和學生的實際愛好、特點及興趣有效應用,盡可能使其在教學中發揮出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溫萬春.暗示教學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時代教育, 2016(12):97.
[2]王博睿.暗示教學法對高職英語語音課程的影響——以天津高職院校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6(33):207.
[3]張桂芳.英語教學中應用暗示教學法的嘗試[J].小學教學參考, 2016(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