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為了使學生在“半封閉式”管理的教學中保持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各高職院校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網絡教育,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本文提出借助職教云平臺建設數字化英語課程,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以此推進英語教學改革,順應時代發展需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職教云;高職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劉暢(1984-),女,漢族,內蒙古包頭人,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疫情背景下職教云課堂線上高職英語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NZJGH2020050)。
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返回校園集中居住、學習,給常態化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首次面對校園集中生活的“半封閉式”管理,教學方面各高校繼續利用線上的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在慕課平臺和實驗資源平臺服務支持帶動下,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活動,以此保證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但是在教學實施前擺在每一位高職英語教師前的問題也有很多:如何保障線上教學質量?如何監控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效果?為確保線上教學順利開展教師及學生應做好哪些準備?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大家同心協力思考的。
一、高職英語教學實踐前
1.提高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質量。各地職業院校英語教研組紛紛提出線上移動教學,充分發揮網絡在線教學平臺的優勢,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通過信息化手段實時教學,保障學生多樣化學習的需求。在此階段,教師不再是教學資源的唯一來源,學生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知識來源于教師的唯一途徑。但這并不是意味著教師作用弱化,網絡資源雖然豐富但是良莠不齊,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篩選網絡資源內容,并將這些資源按需整合,上傳至在線英語課程建設平臺,如職教云等。
2.監控學生學習進程及效果。許多課程建設平臺都有實時監控學生學習進程、學習效果評價、師生活動等功能。以我校英語課程為例,在教學中主要選用職教云平臺。該平臺是集教、學、考、練、測于一體的云平臺,是傳統教室和考場的延伸,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課前,教師借助平臺發布自主學習任務、測驗、問卷調查、討論等及時了解學生課前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水平,并對課中教學及時調整和規劃。課中,利用職教云進行考勤、討論、提問、小組PK、頭腦風暴等師生互動,實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課后,借助平臺發布作業、考試,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反思教學。此外,職教云還有評價、移動學習、在線答疑、交流分享、通知公告智能推送等功能。
3.為確保線上教學順利開展,教師及學生應做好準備。首先,響應國家號召,利用職教云平臺建設校級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其次,選擇適合學生學習水平、教學內容豐富、配套教學資源多樣化的教材。經過精挑細選,選擇了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與德國康乃馨出版集團合作出版的《高職國際進階英語》系列教材。該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有與教材匹配的數字化產品——隨行課堂,豐富學生自主學習內容,連接線上與線下學習,也方便老師對學生的課余學習進行管理;教師手冊配套TOP(Teaching Operation Planner)課件,其界面友好,功能強大,比傳統電子課件更直觀、靈活。 最后,從網上篩選與主題配套的視頻、文檔、動畫等資源。同時,還要選擇便于測試、互動、有趣的英語學習App。
4.學生要調整心態,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首先,同學之間學會互助合作,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擅于探索和發現問題,勇于自覺提問,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斷學習提高計算機應用技術。 最后,學生要提高思想意識,結合主題內容挖掘思政元素,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客觀地評判中西方文化,學會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最終實現學業和思想品德雙提升。
二、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中
1.線上移動學習+線下面授教學的混合式英語教學模式課程設計思路。在情境交際中實現“學、教、做”一體化。“學”是指自主學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教”是指以任務為引領、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課堂訓練模式。“做”是指語言實踐。在自主學習和課堂訓練的基礎上,通過競賽,辯論,表演,英語角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創造實際運用語言的機會,拓展延伸。
2.課程內容。依托《高職國際進階英語》系列教材,按照教學內容的循序漸進性與職業崗位要求,重新規劃教材,每個單元分為三個模塊,即聽說模塊、閱讀模塊、寫作模塊。教學過程涉及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學做和課后拓展延伸三個環節。課中教學分為五個步驟,通過遞進式強化訓練,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依據教學內容的循序漸進性與職業崗位要求及學時要求,本課程選取讀寫教程4個單元、聽說教程8個單元。
3.教學目標。教學目標體系:本課程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未來就業崗位需求和學習需求設計,以期使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與能力,并結合職場情境,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為專業英語學習打基礎。本課程有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職場與生活中的常用英文表達;
能力目標:能夠運用英語知識與技能在職場與生活情境中跨文化交流;
素質目標:增強服務意識,堅定職業理想,培養信息化素養。
課題研究目標體系:
信息化背景下,探討如何借助職教云平臺在線課程及其他移動技術在高職英語課中開展線上移動、自主探究式學習+線下面對面教學;
根據信息化背景下的實際教學狀態,提出相應的提升策略,為高職院校線上高職英語教學提供參考和建議。
在教學實踐中創建多維教學評價體系,以期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反思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4.選擇教育方法、途徑。課程采用任務驅動、“學教做”一體的教學模式與講授法、情境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整體教學活動設置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增加思政教育內容,實現語言學習與育人相結合的目標。
課前,依托職教云平臺布置課前預習任務,上傳微課,發布測試,檢測預習,調整授課內容。課中,利用“五步教學”,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教學,問題引導反饋課前學習內容。利用職教云等信息化手段,提煉策略略讀,經過閱讀策略的運用訓練突破重點。借助思維工具輔助輸出練習——課文復述,擊破難點。課后,復習知識,鞏固課堂內容。
5.課中學練環節設計實現學生學以致用。在這樣的模式下,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以情境教學為主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表演法、競賽法等。課前,依托教學平臺推送視頻,通過預習視頻中的詞匯和語法點,了解課程內容。根據課前測試、學習效果分析,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課中采用五步教學環節,注重在模擬生活、工作情境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幫助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以設計任務為載體、完成具體的任務為動力,把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融為一體。課后,再次發布情境任務,鞏固提升,從而實現了本課程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課程目標。
6.根據主題挖掘英語課堂思政要點。課前預習,為課中育人做準備。依托職教云平臺發布學習資料:(1)詞匯例句:教師依據教材內容與主題,篩選出核心語言知識,并從時政要聞、文化典籍、主流媒體報道(學習強國、China daily和CGTN等)中選取與之匹配的例句,引導學生通過學習例句內化單詞;(2)視頻文字資料:教師根據教材,結合單元育人目標,以視頻、閱讀材料等資源為載體,布置觀看、閱讀、思考、賞析等個人或小組任務,起到啟發誘導、拓寬視野的作用。
課中學練,育德于課,育德于教。(1)思政情境:依據教材與學習主題,選取視聽思政材料(涉及傳統文化、時事政治等的音視頻)進行播放,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輸出驅動,從而更好地開始課堂教學。(2)基礎鞏固:為了考察課前單詞的掌握情況,教師組織在線詞匯測試,所用材料主要從學生對時政要聞、文化典籍、主流媒體報道中選取。(3)挖掘文章: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挖掘中西文化要點,引導學生進行跨文化對比,增強文化自信,樹立家國情懷;學習中國故事,品味、踐行傳統文化,弘揚中國文化。依托文本凝練主題,結合時事政治、職業專業發展、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等元素,設計討論、辯論、頭腦風暴、繪圖、小組展示等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實現課中育人升華。
課后鞏固,課后育人。依托職教云布置任務,根據單元主題任務完成主題口語展示、主題對話創編、篇章評論、思政翻譯、思政寫作等作業。
7.構建多元評價。本課程結合課程思政,不依賴于結果性評價,更注重過程性評價,探索全方位、全過程、多元評價。
全方位:教師把多維度評價通過具體量化貫穿到教學任務中,依據教學環節與內容,根據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與任務完成情況給予評價,同時設置情感態度考查部分,如是否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小組活動、是否準時上交作業、出勤情況等。
全過程:綜合考慮教學目標和具體學習活動實施情況,評價過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
多元:評價主體多元,包括師評、他評、自評。小組項目式活動,通常要求學生課后小組協作,搜集材料,匯總意見,撰寫文稿,展示成果。在小組進行展示后,教師給出師評,小組進行組員自評,請其他小組給出他評。具體量化指標統籌知識考核與情感態度考核,最后匯總給出小組分數。
三、高職英語教學實踐后
1.提高課后作業強化鞏固作用。課后,教師借助職教云平臺發布作業,作業形式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不同,可以布置成視頻、文本、繪本故事、作文等。教師根據作業難易程度不同,安排個人獨自完成或團隊完成。
2.保障學生自主完成作業,杜絕抄襲現象。剛開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時,發現學生作業有抄襲現象,并且學生漸有消極怠工的趨勢。因此,教師及時調整作業形式和作業要求。首先,作業內容多種選擇,學生根據自身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以主觀題為主。其次,作業要求根據學生能力劃分等級,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按時完成作業。再次,加大獎勵力度,激勵學生積極地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
總之,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利用平臺建設在線課程,輔以信息化技術進行線上移動學習與線下授課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都將是我高職英語教學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汪洋,寧毅,吳婭敏.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6):145-148.
[2]沈軼.課程思政融入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有效途徑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