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輸出—輸入—輸出”教學理論。該理論的教學假設和教學流程為中職英語微課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路,其“驅動、促成、評價”三階段的教學流程與微課的體驗真實語言情景的教學設計理念相吻合。
【關鍵詞】POA;教學流程;微課
【作者簡介】張梁惠子,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引言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產出導向法的教學流程區別于傳統的“輸入—輸出”,提出“輸出—輸入—輸出”的教學新順序。針對傳統英語教學的學用分離,強調學用一體說,產出既是學習者的目標,也是學習驅動力。微課的教學設計是微課質量的重要保障。將產出導向法與微課設計相結合,有利于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動力,營造學習“饑餓狀態”,改善“促成”環節英語知識輸出。
二、產出導向法與微課
文秋芳教授于2014年提出了“輸出驅動假設”。該理論經過預熱期、雛形期、形成期、修訂期、再修訂期五個發展階段,不斷豐富和完善。 后修訂為“輸出驅動 - 輸入促成假設”,并命名為“產出導向法”。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由教學理念、教學假設、教學流程三部分構成。
微課最早由LeRoy A.McGrew教授提出,后來T.P.Kee發展了其理念和內容, David Penrose對微課理念做了系統闡釋,并試圖將微課與閱讀結合探索,基本形成了對微課內容的整體設計。“微型的知識脈沖只要在相應的作業與討論的支持下,能夠與傳統的長時間授課取得相同的效果。”微課在英語教學研究方面不斷發展,出現BPPC微課模型、ADDIE微課模型、ARCS動機模型、混合式教學微課模型和結合ESA教學法的微課,微課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成為學者們將微課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的重要研究方向。結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可將微課分為三大類:語言能力類、文化意識類、思維學習類。教師可依托課堂教學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英語微課來輔助教學。
三、基于POA教學流程的中職英語微課設計
中職英語教學應著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本文將產出導向法作為理論指導,以中職公共英語課教材《英語基礎模塊3》(第二版)第三冊 Unit 2 “How to open a savings account?”第一課時的聽說課為例,進行基于POA的英語微課教學設計方案探討。
《英語基礎模塊》(第二版)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適用于中職公共英語課程的教材,本系列教材不是以POA為指導編寫的英語教材。 本次微課教學設計所選取的Unit 2“How to open a savings account?”單元話題實用性較強,貼近學生的生活場景。
“驅動”環節。POA教學流程中的驅動環節包括三個方面:教師呈現交際場景、學生完成產出任務、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和產出任務。首先,教師設計微課開場白,引出本單元的話題“bank services”,緊接著選擇合適的微課視頻素材展現交際場景。“驅動”環節強調交際場景的呈現應貼近生活實際,并且具有交際性和社會實踐意義,且話題的選擇應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在教師提供腳手架幫助后學生可以完成產出任務,學習話題的選擇可以具有一定的認知挑戰性,營造學習“饑餓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表1)。
“促成”環節:“促成”是課堂教學實施的重要環節。包括三個主要過程:1.教師輸入可理解性知識;2.學生進行知識加工、存儲、內化;3.學生進行可理解性輸出,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在“促成”環節,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教師作為教學的中心,應提供腳手架幫助學生學習,根據教學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提高輸出知識的欲望,促成時刻圍繞著知識的輸入和輸出(如表2)。
“評價”環節。POA的“師生合作評價”主要研究對產出結果的評價,評價可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課前,可根據教學目標讓學生進行評價自測;課中,通過課堂活動和任務,進行小組學習討論,師生進行共同評價;課后,學生可進行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教師抽查評價結果,并總結評價。產出導向法要求學生完成場景真實,交際性、應用性強的產出任務,對產出目標的完成效果應為重要的評價標準之一(如表3)。
四、結語
教師可結合POA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設計來引發學生學習與思考。本設計還有可優化之處,如讓學生介紹在真實生活中遇到了交際窘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饑餓”狀態,同時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趣味性。基于POA的微課設計彌補了傳統教學學用分離的不足,重視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強調學用一體,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主體”作用。本文主要從理論角度分析POA在微課中的教學設計,其定量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2):3-12,98.
[2]Jennifer V. L.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Virtual Communities[M]. Columbus, OH: Merrill/ Prentice-Hall, 2003.
[3]田娟,周俊華.基于職業教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微課設計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6):53-56,62.
[4]文秋芳.“師生合作評價”:POA創設的新評價形式[J].外語界, 2016(5):37-43.
[5]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 (4):547-55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