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都勻市兩所中學484名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李昆和高越、劉宏剛的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理論探究了高中生和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情況和異同。使用SPSS16.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中學生會積極使用八種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來調控自身英語學習動機,以促進自身努力學習。除了歸因策略外,初中生對其他幾種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頻率都高于高中生的使用頻率。
【關鍵詞】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高中生;初中生
【作者簡介】白夢鴿,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一、引言
學習動機是指鼓勵并使學生持續朝著某個學習目的努力的動力傾向。動機不僅是激發學生語言學習的原始驅動力,也是保持學習動力的持續性驅動力。英語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會出現動機減弱甚至缺失的現象。所以,英語學習者需要調整相應的策略來維持動機的驅動性,以保證自身的學習狀態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理想的狀態,并最終達到自己的理想學習目標。
當前國內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研究多是以理論研究為主,實證研究相對較少。美國休斯頓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的Wolters基于前人的理論基礎,分別對大學生和高中生以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了五種動機調控策略:自我獎勵、環境控制、掌握目標喚起、表現目標喚起、興趣提升。還發現積極地使用這五種動機調控策略能夠幫助學習者更長時間地維持學習動力。在國內,大多數學者參考Wolters的模式對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進行了實證調查研究。李昆使用了一份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進行了研究,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八種中國大學生使用的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在其他國內學者的相關實證研究中,高越等人結合當前中國教育現狀,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6種中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使用的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之后,高越等人又對中學生進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七種中學生使用的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在比較了國內多位學者的研究結果后,筆者發現在以Wolters的理論為基礎的研究中,有四種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有較高的穩定性,分別是興趣控制策略、自我獎勵策略、意識控制策略、表現目標喚起策略。本研究將以這四種策略為基礎,以初中一年級學生和高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索初中生和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使用情況以及初一學生和高一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使用上的差異。本研究將探索以下問題:1.初一、高一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使用情況;2.初一和高一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使用方面有哪些差異。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以都勻市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了55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84份,其中包括初中生226名,高中生258名。
2. 研究工具。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調查問卷。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以李昆、高越等學者的研究為基礎,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問卷。問卷共有八個維度,分別為:(1)興趣調控策略:學生如何通過提升興趣來增強動機強度以維持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如尋找教材中與自身生活相關的部分,或是尋找教材中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以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2)元認知調控策略:學生通過調節自身的元認知控制來維持或增強英語學習動機,如調節自身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制訂階段性學習計劃,并提醒自己按時、按階段完成計劃;(3)自我獎勵策略:學習者通過給予自身一定獎勵來維持學習動機;(4)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通過提高自我效能感來維持學習動機;(5)掌握目標喚起策略:通過喚起各種掌握目標來維持學習動機,比如學習者為了提升自身能力要更加努力地學習;(6)表現目標喚起策略:通過喚起學習成果目標來維持學習動機水平;(7)意識控制:通過調解周圍環境或自身情緒來維持學習狀態;(8)歸因策略:學習者把自身學習的成果歸功于自身因素還是外部因素。共46個題項。本研究對問卷進行了信度分析,信度達到0.918。
3.數據分析。問卷填寫以不記名形式進行。共發放問卷550份,收回有效問卷484份。使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16.0對數據進行分析。
三、結果分析
1.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使用情況。本研究首先對整體數據使用描述性統計進行了分析(見表1)。從描述性統計的結果可以看出,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平均得分從2.65到3.71。根據Oxford 的分類,從高到低排序為: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M=3.71)、掌握目標喚起策略(M=3.63)、表現目標喚起策略(M=3.62)、意識控制策略(M=3.55)為高頻使用策略,元認知調控策略(M=3.40)、自我獎勵策略(M=2.94)、興趣調控策略(M=2.88)、歸因策略(M=2.65)為中等頻率使用策略。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頻率整體處于中高水平。高中生八種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平均得分從2.32到3.36,根據Oxford 的分類,從高到低排序為: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M=3.36)、意識控制策略(M=3.34)、掌握目標喚起策略(M=3.26)、表現目標喚起策略(M=3.13)為中等頻率使用策略,歸因策略(M=2.93)、元認知調控策略(M=2.88)、興趣調控策略(M=2.60)、自我獎勵策略(M=2.32)為低頻使用策略。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頻率處于中等偏低水平。
就整體情況來看,除了歸因策略,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頻率都高于高中生。從四個較為穩定的策略來看,初中生調控策略使用頻率從高到低為:表現目標喚起策略、意識控制策略、自我獎勵策略、興趣調控策略高中生為:意識控制策略、表現目標喚起策略、興趣提升策略、和自我獎勵策略。由此可見,初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相較于高中生缺乏信心,需要通過自我鼓勵或從外界獲得獎賞來維持英語學習動機水平。而從整體來看,學生使用歸因策略的頻率普遍低。題項“33.我認為學好英語需要一定的語言天賦”“36.我認為運氣是決定英語考試成績好壞的一個主要因素”“38.我認為教師在學生英語學習成敗問題上發揮著關鍵作用”“46.我認為導致自己英語學習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課本內容太枯燥,沒有興趣,我不想學”的得分越高說明學習者把自身學習成果的好壞歸因于外部因素的影響,由此分析出的數據表明,受試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明白學習成績的好壞主要與自身學習努力程度有關,將自身學習成果好壞歸功于自身的努力。
2.初中和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使用方面存在哪些差異。由表2可以看出,初中和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使用方面具有顯著性差異。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在學習英語的初期,由于處在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環境,學習者容易受到環境和教師的影響。受試的初中生來自都勻十中,都勻十中由于剛建校不久,是一所寄宿制中學,學生大都來自附近鄉鎮。由于年紀較小,教師會在學習和生活上都給予極大的幫助,所以在英語學習的初期,學生會積極的使用調控策略來適應周邊的新環境和回應老師的期望。而在高中階段,同為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心智已較為成熟,能夠獨立地學習和生活,對于教師的依賴性小。另一方面,由于高中生面臨的升學壓力較大,學生失去了在學習英語初期的好奇心和期待感,經歷了從主動學習到被動學習的過程,所以高中生相較于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頻率低。而在歸因策略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愈加關注自身的內心體驗,對于自身的評價也趨于獨立,能夠更加客觀地評價自身所處的位置,更加客觀地看待周圍環境及教師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同時也對教師對于自己期望和看法的敏感度降低。
四、結論
本研究以實證調查的方式,初步探索了初中生與高中生在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方面的基本情況,以及兩者在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上的差異。得出以下結論:(1)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的使用頻率都處于中高水平,高中生英語學習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頻率都處于中等偏低水平;(2)除了歸因策略,初中生動機調控策略的使用頻率都高于高中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英語學習者對于周邊環境和教師評價的適應性越來越強,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內心感受,外界對于學習者內心的影響效果逐漸減小。
參考文獻:
[1]Wolters C.? The relation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motivational regulation and their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effort, and classroom performance[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9(3):281-299.
[2]李昆.中國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研究[J].現代外語,2009(3):305-313,330.
[3]高越,劉宏剛.非英語專業大學生二語動機調控策略實證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2):33-42.
[4]袁艷玲,林春香.學習動機理論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科技咨詢,2018(27):140-141.
[5]張野,張煥.初中生英語自我效能感與知覺到的教師期望、英語成績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8(1):230-233.
[6]王幼琨.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自我系統對動機調控策略的影響[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20(1):53-61.
[7]歐國芳.農村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策略使用差異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7(8):22-24.
[8]吳旋.如何激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6):108-114.
[9]曾細花,王耘.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行為對學生動機的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7):1057-1061.
[10]楊文佳.動機調控策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以高一英語為例[J].中國高校科技,2017(S1):78-79.
[11]陳英慧.動機對初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影響[J].亞太教育,2015(6):41.
[12]陳琳.語言學習中的性別差異:表現、原因與思考[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3):36-43.
[13]惠良虹,惠曉萌,魏靜靜.英語學習動機對努力程度的影響:動機調控的中介效應——以河北三所重點高中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10):97-102.
[14]高越.動機調控策略對英語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2):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