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亮 趙 卓 田勇攀 華中勝
(安徽工業大學冶金工程學院 安徽·馬鞍山 243002)
2020年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一汽集團調研時說:“大學生就業,今年面臨一些困難,疫情的影響。但是黨和政府還是全力以赴,把它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爭取使我們的大學生都能找到工作。我們大學生的擇業觀也要擺正。找到自己的定位,投入到踏踏實實的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習總書記的話讓我們感受到黨和國家對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對大學生擇業提出了殷切期望。本文淺談工科專業課教師如何發揮立德樹人作用,強化工科學生專業學習的擇業擔當教育。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大學生所學的專業,有的是主動選擇的,有的是被動選擇的,但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既然已經選擇了,我們就應該做與選擇相應的事,要擔當起這份選擇需要擔當的責任,作為大學生,就應該認真對待專業課的學習。為了激發本科學生專業課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感受專業特色,這就需要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引導他們了解本專業的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通過專業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歷史,知道這一專業的歷史演進過程。以冶金工程專業的《有色金屬概論》課程為例,在講授緒論課時,給學生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把到博物館參觀青銅器展覽時拍攝的現場照片,制作成帶有錄音旁白的PPT,給學生進行展示,讓歷史鮮活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既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青銅器之精美,品味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感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也讓他們感受我們中華民族是具有創新稟賦的民族,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從而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充分肯定,激發民族自豪感、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報國之行。
通過專業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價值。有色金屬是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戰略資源,在基礎建設、交通運輸、航空航天、軍工國防等傳統和高新技術領域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為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有色金屬的價值,充分利用翔實的圖片和視頻資源,直觀地展示有色金屬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關鍵性作用,打開學生對冶金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習的內驅力。
通過專業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未來。在授課過程中,客觀嚴謹地對本專業進行解讀,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冶金工程專業雖不是熱門專業,但卻是國家建設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專業。因此,我們的選擇正是國家的需要。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錢偉長曾經說過:“我沒有專業,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老一輩科學家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給我們樹立了榜樣,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有祖國。大學生的專業學習,應把自己的夢想與祖國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在專業領域有所作為,讓自己的生命綻放絢麗的光彩。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不斷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由此可見,我們培養的人才要德才兼備。學校教育中任何一門課程的開設,都被賦予了立德樹人的責任。工科學生的專業課學習中,需要教師挖掘與教學相關的素材,特別是充分利用時政素材,深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專業意識,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在教學中充分聯系熱點時政,如2020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調研,深入到寶武馬鋼集團車間。結合這一事例,給學生展示寶武馬鋼集團的發展歷史和創造的成就:第一個車輪輪箍廠、第一套高速線材軋機、第一條大H型鋼生產線。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冶金工程專業的熱情,增強專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使學生認識到高速發展的冶金工業可以為有志青年提供揮灑汗水、描繪美好青春的廣闊平臺。
聯系冶金工程在我國航天工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我國近年來取得的眾多科技成就,如北斗組網、嫦娥五號月球采樣歸來、天問一號探訪火星等,讓學生感受到金屬的寶貴價值,體會冶金行業的重要地位,堅定專業信心,增強責任意識,勇于擔當歷史、社會、國家、職業賦予的責任,做負責任的人。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講授科學家的故事,凝聚價值共識,弘揚中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中說道:“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干,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勛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志氣不能丟。”我們要讓新時代的大學生懂得,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巨任務,在當代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離不開偉大的創造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偉大的奮斗精神、偉大的夢想精神。偉大的中國夢,需要偉大的精神。我國冶金工業的發展和未來需要我們這代年輕人的艱苦奮斗。俗話說:“橋的價值在于承載,人的價值在于擔當。”有擔當,敢擔當,能擔當,才是新中國、新社會、新時代需要的好青年。一個人只有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創造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當代大學生需要弘揚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需要執著追求、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力量。
教師率先垂范,用嚴謹、科學的態度對待教學和實驗,成為學生尊重科學、科學學習、嚴謹做人的引路人。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思維方法,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例如借助思維導圖的制作,對不同金屬的分類、用途等進行展示等,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梳理,形成知識網絡,打好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在實驗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細微的變化,科學地記錄數據,實驗的結果要進行科學驗證,對不同的實驗結果進行嚴謹地分析,形成完整的實驗報告。在實踐的點滴積累中,在不斷的從實踐到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實現螺旋式的提升,實現研究的價值,有所創新,有所貢獻。
在高等教育改革方向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還提出:“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
通過帶學生到冶金企業生產現場開展專業實習,使學生對在課堂上學習的冶金知識有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興趣,并能夠結合實際,在專業領域內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通過企業生產實習的機會使學生初步接觸社會,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為以后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對冶金企業整個生產流程的觀摩學習,使學生明確資源綜合利用和生產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的重要意義,領會創新、綠色、協調的發展理念,切身體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當代青年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念新穎、興趣廣泛,探索未知勁頭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強。”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通過專業實習,不僅要使自己所學知識得到檢驗,能力得到提升,同時更應激發主人翁責任感,在未來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并且善于運用所學獨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為冶金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以舍我其誰的勇氣,立志促進冶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在工作中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講到,“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沖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過得完美。”新時代的大學生,要相信每個人都有其優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是發現人之長,人生要用有限的生命來揚長,要用有限的生命追求自身的完美,把自己和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鏈接起來,立足本職,敬業奉獻,創造華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