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二鋪苗圃場 孟剛
椴樹(Tilia tuan Szyszyl)與懸鈴木(Platanus acerifolia)、榆樹(Ulmus pumila)、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合稱世界四大行道樹。椴樹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是重要的用材樹種,材質優良,使用廣泛,椴樹的花釀蜜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南京椴是椴樹的一個種,南京椴樹形美觀,高大雄偉,葉片大,花香且壽命長,木材是白色。但因為其種子休眠期較長,當年幾乎不能萌發,萌芽率極低,播種及扦插育苗都特別困難,所以一般林農不去開展該樹種育苗。據調查,全國范圍內野生南京椴數量不超過2000株,面臨滅絕的危險。
南京椴種子種皮十分堅硬,水及氧氣很難浸入,不經人工干預,短時間內很難打破種子休眠,自然更新能力更差。因為數量少,又是蜜源植物,常會出現自花授粉,這也是南京椴繁殖能力差的一個原因。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是南京椴保護,同時也要加大南京椴繁育。本人通過對種子的采收、處理、儲藏、播種、育苗管理等技術創新研究,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南京椴的育苗技術,探討南京椴育苗環節各項技術。
南京椴是落葉大喬木,高20m-26m,枝葉濃密,主干明顯,南京椴幼枝有黃褐色茸毛,頂芽卵形,被黃褐色茸毛。葉大卵圓形,先端急短尖,基部心形,整正或稍偏斜,上面沒毛,下面被灰色或灰黃色點狀茸毛,側脈6-8對,邊緣有整齊鋸齒,葉柄長4-6厘米,呈圓柱形,樹皮灰白色。南京椴的花朵、樹葉、果實外觀都非常漂亮,樹干通直圓滿,姿態雄偉清幽,樹冠扁球型,形態美觀。南京椴基部萌蘗能力強,大樹根部四周萌發許多枝條,形成類似于“獨木成林”的景觀,觀賞價值極高。南京椴葉片完全展開后,葉大而蔭濃,更易形成林蔭大道,夏季黃花綻放,芳香四溢,是很好的園林綠化樹種。
1.播種前準備
采種:精選采種母樹,南京椴在皖北僅在蕭縣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和宿州市夾溝國有林場大方寺自然保護區兩地分布。經調查,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寺廟南側南京椴生長較好,種子飽滿且樹齡較高,為成熟林分,在此地選擇生長健壯的壯齡樹作為采種母樹。采種時間選在10月中下旬,當種子顏色為微黃褐色時進行采集,由于樹木較高,可以借助風后在地面揀拾,一般只能在大風過后收集、晾曬,風選去雜,保持種子無雜質。
種子處理:南京椴樹種子種皮透水性差,如果不對種子進行芽前處理,種子很難發芽。于11月下旬將種子放在水缸中用清水浸泡,除去漂浮在水面的空粒,再用40℃溫水浸泡種子3天。用300ug/g赤霉素溶液浸泡48小時,將種子取出、采取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h,然后撈出放在濕布上晾曬,噴灑赤霉素溶液和高錳酸鉀溶液,反復翻動,噴2-3次,最后沙藏。
種子催芽:在室外儲藏時,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挖儲藏窖,寬100厘米左右,深60-80厘米,根據種子數量合理確定儲藏窖的長度,先在底層墊25-30厘米純沙,將藥劑浸泡過的種子與濕沙充分混合,沙種比4:1,堆放在沙池中,放通氣把,最后用塑料薄膜覆蓋。經本人2016年同安徽農業大學合作開展南京椴良種選育試驗表明,經赤霉素處理過的種子具有較高萌發率,且種子萌發率隨赤霉素濃度增大而增加,用赤霉素對南京椴種子浸泡,可以縮短南京椴種子休眠期,加快種子萌芽。如在室內儲藏,按照種沙體積以1:3的比例混合。種子沙藏期間,每半月或20天翻動種子,以防霉爛,注意在翻動過程中不要碰傷種芽。
2.播種育苗
整地:選擇灌排方便、肥沃的沙土壤作為苗圃地。整地時每畝撒施土雜肥4000公斤,按每666.7平方米拌2.5公斤毒死蜱于土壤中做苗床,春播高床效果最好。為便于管理,建議床寬70厘米,步道寬50厘米、高20厘米,保持床面平整、土壤疏松。
播種:淮北地區最好在3月中下旬播種。采取開溝直播,用鋤或镢頭開溝,溝深3—5厘米,溝內撒施5公斤/畝呋喃丹地下殺蟲劑,按照行距40厘米開溝,每畦2行,順溝澆水后,從沙藏的種子中檢出咧嘴露白的攤在軟布上,噴灑2‰高錳酸鉀溶液,最好上午檢出,下午播種。按照株距40厘米擺放,用細土覆蓋,覆土厚度為2-3cm。蓋上草簾,保持床面濕潤,一般播種后半月左右,種子就可發芽出土。待苗木出土約30%時要徹底揭除草簾,同時搭設透光率30%的遮陽網,做好幼苗遮陰防根部灼傷工作,還應及時關注氣候,預防春季倒春寒。
苗期管理:為防止地下害蟲咬食幼苗,出苗后還應做好殺蟲工作,一般用炒熟碾碎的黃豆拌藥灑在床面上。因種子為人工擺放,苗木不需要間苗。經過沙藏和催芽的種子,隨著春季氣溫升高,幼苗生長比較迅速,雜草生長也較快,必須及時拔出雜草,同時要根據土壤情況適時澆水。夏季天氣溫度高、蒸騰大,苗木需水量也大,為了能讓苗木順利生長,可根據土壤濕度和苗木情況適時灌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5月上旬至7月下旬,南京椴苗木高生長較快、地徑生長相對緩慢,這時要注重苗木的水肥管理,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合理施肥,施以低氮高磷的復合肥,以促進地下根系生長。7月至9月初,夏季氣溫較高,苗木也易遭受病蟲危害,要經常觀察,防止害蟲啃食幼葉,經常噴施多菌靈或代森錳鋅藥劑,防止病菌感染。這段時期加強水肥管理,滿足苗木旺盛生長所需的水、肥、光照條件。進入苗木生長后期,即10月下旬應控水、停施氮肥,適量追施磷鉀肥,促進苗木的木質化,從而提高苗木的抗寒性。
經過觀測,南京椴1年生實生苗的高生長和地徑生長基本符合S型生長規律,苗木高生長基本在10月下旬停止,地徑仍在緩慢生長,種子培育的苗木年生長可分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應根據不同生長期采取不同的管護措施。
容器育苗是近年來普遍采用的育苗方式,主要用于種子珍貴、裸根苗栽植不易成活的樹種。經幾年栽培總結經驗,南京椴裸根苗栽植成活率低,所以采用容器育苗能使南京椴苗木在生長時期得到較好的營養,苗木生長條件得到改善,移栽時不經過挖苗,保護根系的完整,栽植成活率高,迅速緩苗有利于苗木快速生長。但容器育苗費時費力,成本較高。筆者采用的是無紡布材質的育苗缽,高22厘米,直徑18厘米。如培養當年苗移植營養缽可小一點。
基質配制:在育苗場地選用土壤肥力好的育苗地,用旋耕機把土壤旋松,撒上雞糞、鹿糞腐熟的堆肥及少量化肥,一般土壤、堆肥及化肥的比例為6:3.5:0.5,然后再旋,充分混合,裝缽,不要裝得太滿,約90%就行。
播種育苗:將裝好基質的營養缽擺放整齊,一般4排一畦,便于后期除草和澆水管理。用木棍插孔,深3厘米,從沙池中小心檢出露出胚根的種子,播種到營養缽中,注意平放,然后敷土至平,鋪設霧狀水帶,噴灑霧狀水,直至澆透。由于是容器育苗,應經常噴灑澆水,每次澆水后要松土,防止表層板結,影響出芽率,也應做好苗木遮陰和灼傷保護工作。
苗期管理:南京椴苗木對水要求不嚴,但在生長期不要缺水,特別是在5月-7月,梅雨季節來臨前,應注意澆水管理,澆水后及時松土鋤草。在7月-8月,要防止洪澇對苗木的危害,及時清溝瀝水,要做好苗圃地雜草的拔除工作。適時追肥,一般在5月下旬追第一次肥,以微量氮肥為主,也可使用噴霧器噴施葉面肥,促苗旺長。在7月上旬再噴施一次,至8月底停施氮肥,以鉀肥、磷肥為主。加強苗木病蟲害防治,南京椴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白粉病,防治立枯病可噴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2%溶液或代森錳鋅溶液,在發病期也可澆灌0.5%的硫酸亞鐵溶液,連續3-4次。防治白粉病使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5%粉銹寧0.1-0.2%的溶液噴灑,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南京椴蟲害主要有葉蟬、蚜蟲,可噴25%速滅威0.1%的溶液,防治地下害蟲可在苗根周圍澆灌50%辛硫磷乳油0.1%溶液。
南京椴的硬枝扦插繁殖成活率很低,本人通過多次試驗,扦插成活率不足40%。扦插種條一般在南京椴枝條腋芽未萌發前剪取,最好是1至2年生的南京椴穗條,為防止截取枝條失水,截取后立即用濕布或濕毛巾包裹,放入泡沫保鮮箱中。在陰涼處截取穗條,長度在12-15cm,保留1-2個粗壯側芽,穗芽上切口平,下切口斜切呈馬蹄形,將節制好的穗條用0.5%高錳酸鉀液消毒,然后用ABT生根劑浸沾,進行扦插,扦插的深度以5-8cm為宜,間距為5cm×10cm。
南京椴嫩枝扦插比硬枝扦插成活率略高,一般在55%左右,從5—10年壯林樹上剪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選用中段部截制,一般長7-10厘米,保留3-4個芽,截取后用500mg/kgABT_1處理。扦插完畢后,加強土壤濕度管理,一般在20-25天生根。
南京椴為落葉樹種,出圃最好是2年苗,在移栽時一般選在苗木落葉至土壤封凍前,或春季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挖苗。起苗前根據土壤情況有必要澆透水,起苗時盡量擴大穴盤,保證苗木主、側根系完好。臨時假植,應在背陰干燥處挖假植溝,修剪側枝,剪去較長的根系,將苗木根部埋入土中,澆足水。如越冬假植,可將苗木全部埋入濕沙中,及時檢查溫濕度,防止霉爛。栽植時,修剪過長的根和劈裂的根及壞了的部分根。裸根苗要注意先用清水浸泡15-30分鐘,去掉裸根運輸過程中用的保水劑等,然后浸泡5-10分鐘殺菌劑,裸根的要保證栽種在種植痕往上2cm左右,過多的枝條不要全部修剪掉。如是無紡布容器苗,連同營養杯一起栽種在地下,埋至營養缽上口,注意栽種后要按實土壤。栽種后直接澆透水,注意扶正小苗,一周后再澆一遍,以后根據天氣情況澆水。施肥以溝施為主,留床苗的追肥時間應在春季開始生長時進行第一次追肥,在5月-7月苗木生長旺盛期追施氮肥。移栽的苗木,建議當年不施肥。栽植密度根據立地條件和培育目標而定,一般采用1.5m×2m、1.5m×1.5m的株行距。
通過南京椴繁育技術試驗研究,南京椴繁育方式主要還是采用播種繁育,播種繁育出苗率在75%以上。但由于種子休眠期長,打破種子休眠技術是關鍵,采用高錳酸鉀和赤霉素藥劑處理能有效地促進種子萌發。受自身研究水平及現有條件的限制,試驗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在實踐中尋求南京椴最佳育苗方法。南京椴的栽植技術條件要求不高,但裸根苗栽植成活率不高,故南京椴育苗建議采用容器播種育苗。
相關鏈接
椴木是椴樹加工后的材料。椴樹在中國東北地區(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一帶)華東地區、福建、云南都有,國外的椴木有美國椴木、南非椴木等,是一種常見木材,具有油脂,耐磨、耐腐蝕,不易開裂,木紋細,易加工,韌性強等特點,廣泛應用于細木工板、木制工藝品,樂器,家具。重要的專業用途為軟百葉簾。
椴木硬度適中,氣干密度500kg-550kg/m3,有油脂,耐磨、耐腐蝕,細胞間質結構均勻致密,但木性溫和所以不易開裂變形,木紋細,易加工,韌性強。適用范圍比較廣,可用來制作木線、細木工板、木制工藝品等裝飾材料。
椴木的白木質部份通常頗大,呈奶白色,逐漸并入淡至棕紅色的心材,有時會有較深的條紋。這種木材具有精細均勻紋理及模糊的直紋。
椴木機械加工性良好,容易用手工工具加工,因此是一種上乘的雕刻材料。釘子、螺釘及膠水固定性能尚好。經砂磨、染色及拋光能獲得良好的平滑表面。干燥尚算快速,且變形小、老化程度低。干燥時收縮率頗大,但尺寸穩定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