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 朱江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機遇和挑戰,21世紀不僅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更是一個充滿巨大壓力的時代。由于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標準越來越高。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雖然在不斷提高,但生活壓力也在無形中加大,甚至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壓力。人們在享受著社會繁榮所帶來的充裕的物質生活時候,也在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壓力,人們的健康問題尤其是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大學生群體同樣面臨著升學和擇業的巨大壓力,以及來自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壓力,這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體育鍛煉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心理壓力的方法逐漸被人們認可,它會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心理健康是從健康一詞中產生的,它是相對于生理健康而出現的一種說法。心理健康的具體內涵是,個體在社會環境中,如果其高級神經功能都處于正常的狀態,且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平衡穩定的內心世界,更能以被大眾和社會認可的方式方法來積極地適應外部環境的一種健康的精神狀態,這樣的精神狀態才會被認為是積極的心理狀態。和生理健康不同的是,心理健康無法像生理健康那樣可以通過使用各種工具進行精確的測量,也沒有一套具體的數據標準。所以,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定:一是擁有正常的智力水平,二是有穩定的情緒,三是對自我有客觀而正確的認知,四是人際關系和諧,能與其他人正常交往,五是年齡與心理行為特點相符合等等。健康的心理對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它能促進大學生個性的完善,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有利于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實現自己的夢想[1]。
大學生群體是近年來出現心理問題較多的群體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高校也呈現逐年擴招的趨勢,大學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多。但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很多學生在校期間遇到了很多難題,有的是學習上的壓力,有的是經濟上的壓力,有的是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還有的是擇業方面的壓力,他們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給自身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很多人產生了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這給高校人才的培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總而言之,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是很好,根據有關調查數據,在接受調查的兩千名大學生中,有超過16%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且這種心理問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發明顯。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逐漸嚴重,有不少學生選擇了退學,且這個數據有逐年升高的趨勢。所以,探討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對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孩子的成長受父母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學生在進入社會前的二十多年時間里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因而家庭對孩子的發展和心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家庭中,父母的和諧程度、家庭經濟狀況、教育方式等都會影響孩子后來的發展,尤其是在兒童早期的發展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相處的方式和良好關系的程度對孩子未來人格的塑造、性格的養成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2]。
學生在進入學校后,會進入一個新的圈子,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學校不僅是一個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讓學生學會與人交流的方式、鍛煉綜合實踐能力的地方。老師的態度、同學之間的關系和校園文化都會對學生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學校是一個小社會,是學生提早進入社會與人交往的場所,學生在學校不僅可以學到很多知識,還能通過與別人的相處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格,并影響以后的發展。
學校是一個小社會,社會則是一個沒有圍墻的大學,社會和大學相比要復雜很多,在社會中要受到各種規章制度的束縛,還有來自道德規范、社會風氣和各種文化的影響,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會在無形中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
體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活動,需要人為地主動完成。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鍛煉的人必須努力集中注意力,通過感知、觀察和思考來進行體育鍛煉。在運動的過程中,體育鍛煉需要學生對隨機發生的事件快速作出判斷,從而使得認識能力增強。所以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讓大腦皮層和神經處于興奮的狀態,讓大腦皮層中的興奮與抑制得到協調,讓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興奮與抑制快速地交替轉移,從而讓大腦皮層中的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準確性提高,進一步增強人體的感知能力和觀察能力,從而使思維變得更靈活、更活躍,還可以提高思考的速度。除此之外,體育活動有很多種類,具有多樣性,可以幫助學生增加智慧,提高實踐能力和水平。
一個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都可以被稱作是人的個性,這是一個人所具有的各項比較重要的和相當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人的個性就相當于人的內在品質,是一個人內在特征的外在表現。體育鍛煉能有效促進大學生個性的發展,主要表現為;首先,體育運動所蘊含的思想和意識都對人的發展有啟迪作用,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雖然在方式、規則以及結果上存在不同,但其所具有的內在價值卻是相同的。每個人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會在無形中受到體育內在價值的影響,并在潛移默化之中重新塑造自己的個性[3]。其次,體育活動具有集體性的特點,這也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個性。學校有很多活動可以參加,不論是學校組織的、院系組織的還是班級組織的活動,都可以積極參加,從而展現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他人身上的優點,修正自身不良的行為,在對他人態度的改變中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從而不斷提升自己,不斷進步,這對塑造健康的人格是有積極意義的。最后,體育鍛煉可以做到從學生的個性入手,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即因材施教。體育鍛煉的類型多種多樣,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鍛煉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都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和競爭意識。
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短暫的一次性的鍛煉還是長期的體育鍛煉,都可以提高鍛煉者的積極心境,降低消極心境。根據情緒效應,體育運動可以從不同程度降低物質的焦慮水平,同時隨著抑制水平的降低,其他不良情緒,如失望、悲觀、易怒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當全身心投入到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時,內部機體會呈現出一種“流暢狀態”,此時運動者會產生對活動的控制感,對運動過程產生享受的感覺。也有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鍛煉者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鍛煉快感”,它會讓鍛煉者處于一種良好的身心狀態,在受到應激刺激后能產生較小的應激反應,所以體育鍛煉對主動應激刺激和被動應激刺激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體育活動不是只適合某一部分人,它是全民性的活動。有的體育運動項目以參加人數多為樂趣,參加的人數越多,從中獲得的樂趣也就越大。大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會形成一種臨時的人際關系網。有的體育項目需要多人合作來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成員之間需要通過密切的交流來完成活動,可以鍛煉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減少面對陌生人時的不適感。另一方面,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溝通交流來增進對他人的了解,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學習別人的優點,讓自己變得更完美。
意志品質不僅可以克服困難,還可以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培養。體育活動一般都是需要大量運動的,具有緊張、激烈、競爭性強等特點,所以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合作意識。例如,足球運動和籃球運動都是合作性很強的項目,需要球員之間的默契配合才能出色完成,同時這種項目持續時間長,對參與者的體力和耐力都是一種考驗,在進行的過程中,甚至還需要完成高難度和高危險性的動作,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勇敢的意志品質。所以,體育鍛煉對培養大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培養勇敢、果斷、自信的心理品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品質可以促使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體育活動是一項積極的主動運動的項目,它是當今社會人們強身健體的主要途徑和手段,還可以幫助人們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我們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也發生了變化,培養人才不僅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還要提高他們全方位的素質,尤其不能忽視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如果不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將會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大量出現,從而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和人才整體素質的提高,阻礙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所以,健康的心理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身心發展,還會影響良好品德的養成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