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建霞
(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科學技術協會,河北 邢臺 054500)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國有資產的發展質量與發展總量,較之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實際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不對這些問題進行妥善的解決,國有資產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將會受到影響。在當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必須要充分意識到解決國有資產管理中各種問題的重要性,并根據實際進行國有資產管理體系的構建,提升國有資產管理體系與社會主義發展形式的協調性。只有這樣,才會為國有資產的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首先,對國有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可以對有限的財力資源和物力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來加快資源利用效率。其次,對國有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可以有效加強國有資產預算的監督管理、國有資產采購的監督管理、國有資產配置的監督管理以及國有資產使用的監督與管理,進而減少國有資產流失現象的出現,提升國有資產使用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最后,對國有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可以加強國家財政支出的控制,將每一筆國有資產都應用到最恰當、最需要的地方,實現國有資產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始終沒有得到完善,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正是因為這一問題的存在,某些國有企業的管理者總是帶著“無過為功”的理念進行資產管理,管理行為過于隨意和盲目;有部分管理者在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較強的主觀性,不重視資產的存量,由此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被閑置;還有部分管理者對于資產管理的認識非常片面,并不認為其與資本運作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在這樣的工作意識下,資產管理與經濟管理相脫節的問題十分嚴重。如果不能對國有資產進行有效的應用,那么與之相關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開展也會充滿阻礙。
國有資產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和特殊性,主要來源于以下四種渠道:第一政府出資人的資本金注入、第二無償劃轉、第三移交資產、第四主要經營業務的所獲利潤等。部分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錯誤地認為只要有國家的大力扶持,在進行資產購買的時候,就不需要對其性價比和實用性過多地考慮。另外,還有部分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國有資產評估與鑒定的重要性,因此導致了大量國有資源被浪費的現象。尤其是政府出資人,如果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督工作不到位,一旦國有資產的使用出現問題,將會出現無人追究或者無力追究的現象。
國有資產除了現金以及銀行存款之外,還包含固定資產、土地以及房屋建筑物等。如果不能對這些國有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與規劃,必然會出現部分國有資產被閑置的現象。另外,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很多國有資產的管理依然以人力為主。這樣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無法有效提升國有資產的管理效率與管理質量。
分析當前的國有資產管理,發現還存在著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例如:賬面虧損、資產存量多、人員清查難等。分析這些歷史遺留問題的出現原因,發現與以下幾方面因素有關。首先,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流程為房屋進行相應建設審批手續的辦理,沒有進行資產的核銷、移交管理以及使用,使得國有資產管理機構的賬面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出入。其次,沒有對項目管理責任人進行明確。最后,沒有形成與之相對應的、完善的國有資產跟蹤管理機制,使得很多國有資產沒有經過審核就直接投入使用。
要想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優化與完善,必須要對國有資產管理能力的提升予以重視。但是,部分國有資產管理人員只有過事業單位的工作經驗,而對國有資產管理的專業知識與管理手段不了解,在實際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另外,還有部分國有資產管理人員并沒有受到系統的培訓,所以根本無法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國有資產的管理,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現象。
只有對現有的國有資產管理機制進行優化完善,才能夠使管理人員更好地應對日常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首先,對現有的資產管理機制、現有的資產分配機制、現有的資產處置機制以及相應績效考核機制進行優化和完善,對資產分配標準、條件以及審批流程進行明確,加強國有資產使用情況的詳細記錄,為管理者更好地開展資產管理工作打好基礎。其次,在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利益牽扯的問題。所以,必須對當前各部門的運轉現狀進行分析,并進行相互約束的機制的構建,以提高國有資產審核的嚴格性,增強資產預算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再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費用超額支出問題。要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出相應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國有資產處置措施,降低類似問題的出現概率。最后,重點針對國資參股、國資控股企業構建相應的法人治理體系,從財務人員和專業人員中挑選出一些政治覺悟高、業務能力過硬的優秀人員,使其專門負責相應的財務工作與生產工作。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國有資產無故流失問題的出現概率。
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國有資產管理環境,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應對日常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首先,強化管理者的資產安全管理意識。在資產配置工作中,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財務部門通報相關資產信息,提升國有資產管理的安全性。其次,在內部營造“為國聚財、利國利民”的文化氛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宣傳,將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滲透到每一位管理者的意識中。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其在維持市場經濟秩序、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最后,對管理者的工作行為進行約束,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
對現有的固有資產監督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同時將風險管控貫穿整個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過程,可以避免出現管理者以權謀私、非法侵占國有資產的現象。首先,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流程、審批流程進行規范和控制,在有效分析財務狀況與資產應用價值的基礎上將精細化管理手段,應用到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其次,對國有資產風險評價機制進行完善,之后再對資產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風險防控計劃。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做好現金保管與銀行款項的核對工作,然后從中發現存在風險隱患最嚴重的地方,之后再采取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和資產安全管理措施。最后,重點監督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最好構建出一套完善的管控機制,將事前預估、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總結綜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夠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質量。
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應對日常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首先,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相應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提升國有資產信息的共享性。同時,提高各部門之間資產信息的傳遞效率,強化各部門之間資產信息的協調性與配合度。其次,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公開國有資產的相關信息,并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與檢查。再次,在設立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時候,要對相應的網絡風險予以重點關注,通過對系統安全的監督管理,避免國有資產信息遭到非法分子的竊取與利用。最后,對國有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對現代化軟件以及相關設備的操作能力,從技術與能力層面保障國有資產管理的工作效率。
構建國有資產管理考核機制,并對現有的資產管理評估體系進行完善,可以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應對日常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首先,以月、季、半年、年為單位進行相應考核體系的構建,提升國有資產的分配有效性。其次,對績效評價機制進行合理的應用,加強各種財務報表及業務報表的關注,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提高國有資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做好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對此,相關人員需要對現有的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和固有資產監督管理機制進行完善、營造良好的國有資產安全管理環境、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構建國有資產管理考核機制,更好地提升國有資產管理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