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白城市洮北區會計核算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企業會計工作越來越復雜,會計政策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其對會計信息的影響越來越大。此時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要想確保會計信息質量,就需要合理地選擇會計政策,進而促進企業發展??梢哉f會計政策的選擇是一個貫穿整個會計工作的過程,從會計信息確認、會計核算、會計計量、會計報告的生成都離不開會計政策的指導,為企業提供真實、準確會計信息的依據,這里我們有必要就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信息的影響進行研究。
會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指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會計工作的目的在于按照企業經營要求為管理人員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簡而言之就是服務企業發展和經濟交往管理工作。會計信息是依靠會計政策規范產生的經濟信息,不同的會計政策產生的會計信息也完全不同。
會計政策主要指的是在會計核算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采納的會計處理方法,是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有關部門頒發以及實施的會計管理制度。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結合企業實際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會計制度和原則。具體來說,就是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選擇更加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會計處理方法,會計政策具有明顯的可選擇性,在同一經濟業務和會計事務處理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形成的會計信息也必然不同,這也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企業在工作中需要選擇恰當的會計政策,進而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這對社會經濟繁榮和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
會計政策按照相關主體可分為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兩方面。宏觀會計政策主要指的是會計準則;而微觀會計政策主要指的是企業會計政策,也就是常說的企業會計制度。這兩者之間既存在聯系又存在區別。宏觀會計政策的目標在于提高整體會計服務質量、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發揮會計信息的決策作用,促進企業資源的優化和配置。微觀會計政策是以企業自身發展實際為基礎,以企業經營目的為核心,以企業管理為準則制定的會計管理制度,是最能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政策,其重點在于會計政策的穩定性和會計信息真實性、連貫性。也可以說宏觀會計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會計準則、經濟政策以及財務政策等,這些政策具備強烈的穩定性、全面性和適用性。微觀會計政策則是針對企業綜合業務開展的會計政策,是綜合性的資產、負債、財務狀況相關管理制度,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特殊性。
“天下未亂計先亂、天下欲治計乃治。”會計政策選擇是確保會計功能發揮的關鍵,是促進會計工作持續穩定開展的前提,是保證我國市場經濟持續繁榮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對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研究十分必要。
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政策相似,也存在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的會計政策選擇主要指的是會計相關行政主管部門頒發和規定的會計政策選擇,其要求企業按照某種特定的方式提供財會信息報告,或者從另外的角度明令禁止企業采用某種不科學、不合理的會計處理方法,是由相關主管部門對企業主體給出的政策選擇。狹義的會計政策選擇主要指的是企業根據國家現行會計法律法規以及會計準則結合企業實際選擇的過程。
根據會計政策選擇內涵分析,會計政策選擇的特點至少有以下幾點。首先,會計政策選擇是從企業管理角度出發的,是相關從業人員結合企業實際出發的。其次,會計政策選擇需要綜合考慮企業實際與社會發展狀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選擇。再次,會計政策選擇的時候要以宏觀會計政策為基礎,以現行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為核心,以企業發展目標為宗旨進行。最后,會計政策選擇是一個系統、綜合的內容,在工作中具有整體性、靈活性和完善性。
眾所周知,會計工作是一項多樣性、復雜性的內容,由于企業經營狀況、管理實際、基礎條件的多樣化,企業經營規模和經營策略也不盡相同,為了讓會計信息真實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現金流量以經營現狀,會計政策就必須要留出一定的彈性空間,也就是在會計政策選擇的時候存在靈活性,允許企業結合自身發展狀況有針對地選擇具體的處理原則,這樣也給會計人員在進行信息判斷和報表制作的時候留有余地。在會計信息處理中,經常會出現制度與實踐脫節的現象,也就是制度規定往往出現落后于實踐發展需要的狀況,此時需要對制度進行創新,這也給會計政策的選擇提供了必要的空間。
會計政策的選擇是一項系統、綜合的內容,其原因各種各樣,但主要原因還是會計事務本身存在著復雜性、多樣性,也就是對某一種經濟事務處理中存在多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措施,進而為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提供更多、更加豐富的空間。一直以來,會計政策選擇貫穿于整個企業會計處理過程,是以給企業發展提供參考為目的的工作,從企業會計的確認、會計計量到會計報表的制定,會計政策的選擇可謂是無處不在,因此會計業務工作的過程也就是會計政策選擇的過程,是以會計信息結果為標準進行分析,進而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更加豐富、全面的會計信息。
當前,我國現行的企業管理制度明確規定,會計政策要給予企業較大的選擇權,因此在工作中不能較嚴格地限制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但是,就會計政策選擇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在當今企業發展中,不少企業存在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權進行不當盈利管理的現象,這種問題的存在比較普遍,給會計政策選擇帶來很大的威脅。在會計政策選擇中,適當、合理的政策選擇能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但是不少企業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的時候,存在著機會傾向主義的現象,為了更好地獲得經濟利益,避免懲罰或者操作股票價格為目的進行政策選擇,給企業管理帶來影響。另外,一些企業在經營中利用資產減值準備計價和資金回轉之間的時間差,在期間安排不同會計措施來調控利潤,影響到會計證政策的選擇質量。這種現象的存在使得會計政策選擇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給企業利潤調控帶來了方便,也給機會傾向主義的形成提供了便捷,這樣不僅造成相關利益者的利益損害,也影響了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更給市場資本和資源優化構成制約。
當前不少企業在經營中存在會計政策選擇隨意性較大的現象,主要表現出企業缺乏統一指導事項、會計政策選擇隨意性突出、科學選擇程序變化大,導致會計信息出現誤差,無法真實有效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種問題主要表現出企業管理人員隨意確定資產減值情況、隨意更改會計報表范圍、提前或者推遲公布企業會計信息、隨意更改長期投資比例等。
會計是企業經營和管理的依據,其工作中包含了固定資產折舊、資金周轉、賬務管理、所得稅核算等。不少企業在開展會計工作的時候采用簡單的折舊方法和平均計價法,這就導致會計政策選擇單一,造成企業選擇權流于形式乃至無法實施;相關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錯誤地認為會計政策選擇的重點在于披露企業會計信息,沒有從企業利潤和發展的角度去思考會計政策選擇意義,造成會計政策選擇缺乏優越性和科學性。
企業會計政策是一項系統、綜合的內容,對整個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和促進意義,各項會計政策的選擇和落實都應該以服務企業發展為最終目的。在當今社會發展中,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在經營中應用的會計政策選擇也不盡相同,但是不少企業在會計政策選擇中往往存在方法單一、不重視會計政策選擇成果,造成會計政策選擇流于形式。另外,會計政策選擇不合理造成企業會計整體目標成為空談,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會計政策選擇的作用。
會計政策選擇可謂是一把“雙刃劍”,科學合理的會計政策選擇給企業會計信息帶來積極影響,準確體現企業財務管理狀況、展示企業經營面貌、展現企業經營成果,給企業決策和管理人員提供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進而給企業發展帶來積極有效的影響。而不合理、不科學的會計政策選擇必然給企業發展帶來負面和消極的影響,極有可能造成會計信息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繼而影響到企業決策。會計政策選擇作為一項系統的工作,是一種有意識行為,通常都是會計工作人員為了達到盈余管理或提高企業利潤為目的而開展的。
(1)提高企業會計信息準確性
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有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必然具備高超的銷售團隊和卓越的營銷策略。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營銷總額以及營銷利潤最終表現在選擇有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會計政策上。可以說,企業管理中選擇科學、合適的會計政策十分重要,能夠根據企業經營狀況作出科學、合理的估計。在對非貨幣資產進行重組或者企業資金周轉管理的時候,要嚴格按照資產減值決策程序開展操作,嚴格按照國家現行相關法律法規披露財務信息,科學正確地計算企業收益狀況,進而保障會計信息準確性。
另外,企業經營方式、組織形式多種多樣,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征,因此會計工作也是多種多樣的。會計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工作人員要充分了解企業會計定位、企業發展現狀、企業經營特點以及優勢,確定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然后選擇恰當、合適的會計政策,建立滿足企業發展實際的會計核算體系,有針對地對企業經濟業務、會計信息、資產估算進行控制,簡化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的同時,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經營成果,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和科學性。
(2)有利于實現國家戰略目標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企業所處的環境、時代和發展階段不同,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國家也經常會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進行政策扶持和鼓勵,這些鼓勵和扶持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會計政策。比如在企業發展初期,選擇會計政策的時候都是以穩健經營為目的,會計事務處理也都是以謹慎性原則為核心的。
(3)符合企業經營管理需要
會計政策的出現和選擇有三方面因素。首先,隨著企業財務事務的多樣化、復雜化發展,會計人員對待會計工作實務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局限性,進而影響到會計計量方法、手段,使得會計信息和實際現狀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其次,會計信息是利益共享的必然結果,企業財務人員需要向各方人士提供最真實、最科學的會計信息,這些人員包含了政府、稅務部門、股東、債權人、供應商以及客戶等,可是這些不同人員的利益相互連接且又彼此獨立,利益也不可能完全不一致,特別是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利益更是沒有任何的關系,此時會計政策選擇就顯得格外重要,對企業和政府之間的聯系起著促進作用。最后,在會計計量和會計報告環節,過去人們往往都是以主觀預測為手段進行貨幣計量,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提供有關聯的可靠會計信息,特別是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必須嚴格遵守既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此時不存在會計實務多樣化、綜合化的現象,只能被動地接受,此時會計政策根本沒有任何作用,而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隨著經濟的繁榮和會計信息的復雜化,企業財務管理的自主權越來越突出,此時應用會計政策效果明顯,各企業可以從自身特征和利益出發選擇合適的會計政策,繼而制定科學的會計信息。
(1)降低會計信息的影響
在利益至上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公司在經營中以為的夸大企業業績,但又想逃避應該繳納的稅收甚至是偷稅漏稅,結果遭到國家稅務部門的嚴格查處,不少企業因此而被吊銷營業執照。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會計人員沒有有效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造成的,也可以說是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失誤造成的。
(2)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眾所周知,會計信息失真會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一旦公眾對企業會計信息產生信任危機,很有可能對相關市場秩序帶來惡劣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在會計政策選擇的時候,如果選擇了不科學、不合理的會計政策,很容易影響到企業市場運作,造成企業錯誤經濟行為的發生,進而影響市場經濟秩序。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財務管理法律法規和會計政策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要想短期內構建完善、科學的會計政策,唯有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保持良好的財務管理秩序。因此,在確立會計準則和會計體系的時候,需要采用相對固定的標準,盡可能地避免主觀判斷錯誤的出現。
適當地選擇會計政策和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由于兩者的具體情況有差異, 同時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 企業管理階層應當在國家會計制度的引導下,合理選擇會計政策,尋找一種體現全局利益的政策, 制定真實的會計信息,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預防因會計選擇不當給會計信息帶來的不良影響。
以持股或股票期權等形式的激勵方式較之當前許多企業采用的年薪制的做法, 通常能更有效地激勵管理當局致力于提高公司的長遠績效, 制定一個長期的管理績效的評價標準, 讓那些企業的投資者和管理者的目標函數基本一致, 以提高企業經營者對股東的責任和忠誠, 降低管理者的道德風險, 提高會計政策選擇的客觀性。通過股票的所有權, 管理部門成為企業在一定意義上的持有人, 使他們的收入取決于公司市場價值而非賬面收益, 當局將著眼于長遠利益, 避免在會計政策選擇方面的短期行為。
總之,會計政策的選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不容忽視,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利潤會隨著會計政策的選擇而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企業在經營的時候應該高度重視會計政策的選擇科學性和有效性,在維護企業自身利益、眼前利益的同時,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考慮會計政策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綜合影響程度,綜合考量各方利益相關者的需要,對會計政策選擇中存在的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全面分析自身狀況和市場環境,進而推動企業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