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燕
(云南省昆明市云大附中星耀學校 云南昆明 650000)
化學概念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出發點,也是激發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化學概念的求知欲,教師要結合教材,把課堂變得多元化[1]。由于化學教學中離不開實踐,因此,在化學概念教學中,實踐是促進學生掌握化學概念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學科中,概念在學生的化學學習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化學概念進行有效的實踐,在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化學教學效率。
化學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跟其他科目相比,化學是通過實踐觀察、比較、分析得出結論的。在實踐中,教師應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加工,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加強概念教學,結合有效的實踐經驗對學生進行及時引導,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概念的內涵,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2]。
1.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聽懂化學概念,會把復雜的概念講得淺顯易懂,學生在課堂上一聽就會,但在用的時候卻會出現問題,導致學生很難掌握到化學概念的意義跟內涵。
2.教學中教師憑借經驗告知學生在習題訓練中的避免事項,進行舉例,講解相關的問題。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授課,因此學生很難真正了解概念的構建。
3.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主要讓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知識點,學生在沒有明白概念真正涵義的情況下無法對概念知識進行延伸。
實驗是學習化學概念的重要形式,有效的實驗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化學概念的涵義。學生也能在實驗中鍛煉思維,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實驗中,學生能夠了解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能讓學生了解知識源于生活,最終運用于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概念有效開展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能在以后生活中運用所學到的化學知識[3]。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一課中,教師在課堂上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蘋果和刀,教師把蘋果切分成3份,第一份表面什么也不涂放到實驗桌上,拿記號筆標注;第二份上涂上檸檬汁,標記好;第三份在上面涂上蘇打水,也標記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發現第一個暴露在空氣下的蘋果會慢慢發黃,第二份和第三份暫時沒有任何變化。有的學生會好奇第一份蘋果為什么會變黃,而涂了蘇打水和檸檬汁的沒有變化。教師根據實驗進行講解:“同學們,蘋果為什么會變黃呢?是因為削掉皮的蘋果暴露在了空氣中,所以發生氧化反應。之所以變黃是因為蘋果在空氣中氧化產生了一些酚類物質,酚類物質在PPO的催化作用下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醌類物質。而涂了檸檬水跟蘇打水的蘋果是因為蘇打水是堿性的,檸檬汁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C能夠使雙硫鍵(-S-S)還原為-SH,從而提高相關酶的活性,發揮抗氧化的作用。所以,當家里的蘋果吃不完的時候我們可以涂一些檸檬汁或者泡在堿性的水里,這樣就會短暫保存啦。”學生在實驗中學會了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常識,學會了利用化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刻板,一方面是無法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的了解,另一方面是無法在語言表述上激發學生學習化學概念的興趣[4]。當學生對化學概念產生興趣時,教師可以借助興趣及時引導學生參與化學概念的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化學概念是理論系統,理論是具有準確性和嚴謹性的。因此,在化學概念教學中,教師語言的精準性和科學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學生在語言中抓住關鍵詞,則能及時掌握概念的核心。教師也可以借助小故事豐富課堂氛圍,讓學生了解到化學的多樣性,喜歡上化學,從而積極參與到化學概念教學中。
例如,學習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一節“元素周期表”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如:今天我們來講一則小故事,同學們認真聽,看看在里面能發現什么?從前,有一個富裕人家,用鯉魚皮捧碳,煮熟雞蛋供養著有福氣的奶媽,這家有個很美麗的女兒,叫桂林,不過她有兩顆綠色的大門牙,后來只能嫁給一個叫康太的反革命。剛嫁入門的那天,就被號稱“鐵姑”的小姑子狠狠地捏了一把,親娘一生氣,當時就休克了。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鐵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縣太爺府,把大印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個仙人住的地方。這里風景優美:彩色貝殼藍藍的河,一只烏鴉用一縷長長的白巾牽來一只鵝,因為它們不喜歡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還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同學們,請問故事里出現了哪些化學元素?”學生在故事中發現,鯉皮捧碳(鋰鈹硼碳),蛋養福奶(氮氧氟氖),那美女桂林留綠牙(鈉鎂鋁硅磷硫氯氬),嫁給康太反革命(鉀鈣鈧鈦釩鉻錳),鐵姑捏痛新嫁者(鎳銅鋅鎵鍺),生氣休克(砷硒溴氪),如此一告你不得了(銣鍶釔鋯鈮鉬锝釕),老爸銀哥印西提(銠鈀銀鎘銦錫銻)……通過小故事,讓學生更簡便地記住化學元素,以后遇到有關的問題時,可以輕松解決。
化學概念并非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就能了解其真正的涵義,只有不斷的實踐操作才能理解概念的內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的概念進行課堂設計,引導學生了解概念的涵義。隨著多媒體進入校園,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模型、掛圖、投影、視頻的形式進行教學。當有些化學概念教學在課堂上無法完成時,多媒體可以解決,由此充分展示實驗中的每一步。讓學生在視頻中了解化學概念,能夠提升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以人教版“氧化還原”一課為例,教師準備好兩個蘋果,把蘋果對半切開,進行一一編號。一號蘋果泡在檸檬汁里,二號蘋果泡在清水里,三號蘋果泡在鹽水里,四號蘋果泡在糖水里。教師把準備好的相機按照蘋果編號拍照,進行保存。第二天、第三天同樣拿出相機對蘋果挨個拍照、保存。教師把三天中所拍的照片利用剪輯軟件進行整理,然后下載到U盤中,傳送到多媒體教室。授課時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蘋果的變化,學生會發現:第一天,1號蘋果、3號蘋果沒有變化,2號4號有一點變黃;第二天,1號和3號發黃,2號和4號發黑;第三天,1號、3號蘋果發黑,2號、4號蘋果出現腐爛現象。教師根據視頻的播放內容為學生講解,讓學生了解氧化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多媒體的直觀下了解化學概念,從而愛上化學,提升化學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化學概念教學需要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整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化學概念有充分的理解,讓學生在概念中認識化學研究中的物質變化規律,使學生在學習中準確把握化學概念的真正涵義,牢固掌握化學概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深入探究,為以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