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娟
(深圳市光明區光明中學 廣東深圳 518107)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離不開語文知識的基礎、文學知識的積累以及熟練的語言技能等。同時,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深厚的文化素養。教育部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分為四個維度,其中包括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及文化修養,因此,教師應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正確合理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1]。
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也推動了教育的改革,在新課標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應充當一個良好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構建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基礎,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鍛煉并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能力。以往,教師在教學中一味地灌輸給學生知識,不能滿足現代語文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積極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以培養學生的文化品位及思想道德修養為目標,同時要兼顧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語文實踐與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過程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性格是存在差異的,因此每個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關注點也是不同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閱讀過程也是讓學生發現美的過程,教師應合理正確地引導、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同時,教師應積極創新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豐富課堂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挑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詞語寫下來,然后教師以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為基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筆下的景色及中心思想。閱讀教學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教師應合理、正確地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美、認識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及語文綜合素養。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核心素養能力離不開語文知識基礎和對文學知識的積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以及對文學著作和古詩詞的積累,幫助學生培養文學素養。文學著作是時代更替所凝結出來的智慧結晶,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體會文學著作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優秀的品格。例如,學習部編版八年級語文《列夫·托爾斯泰》這一課時,文章的前半段極力描寫了托爾斯泰平凡的長相,同時,作者利用“刻薄”和“調侃”的語言方式來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后半段利用轉折,透過托爾斯泰的眼睛展示出其“天才靈魂”的深邃偉大,體現出作者對托爾斯泰的仰慕和崇敬之情。通過文學著作的內容和思想感情帶動學生的情緒,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筆下托爾斯泰的偉大之處,同時,語文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學素養,在學習文學著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千人千面”的思想,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觀思想,不同的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和賞析是存在差異性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觀點,并給予合理的評價,提出有效意見,從而學生培養良好的文學素養[3]。
語文教學核心素養分為四個維度,其中包含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實踐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幫助學生綜合性地發展。語文學習是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需要學生形成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例如,學習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你是人間四月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自我理解,將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總結出來,再讓學生進行合作,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給予合理的評價和意見,尊重學生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方式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正確合理的引導,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形式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的技術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一些圖片、視頻等,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習的專注力。例如,學習部編版九年級語文《變色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變色龍的圖片、視頻等,以有效豐富學習內容,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教師再通過結合課文中的內容,讓學生明白作者筆下的人物為何被稱為變色龍,幫助學生充分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明白作者是在諷刺社會帶來的不平等,讓學生產生深思,通過學習本課文的內容能夠很好地認識到現實生活的殘酷,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發展核心素養能力[4]。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及文化修養等語文核心素養,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到核心素養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培養核心素養能力需要教師正確合理的引導,通過鍛煉學生的基礎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及創新的教育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學習計劃,耐心指導學生,鍛學生的煉核心素養能力。同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方式,引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后續的發展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