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星 劉延杰
1.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清街小學;2.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紫金城小學 甘肅平涼 744000)
目前,素質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因此,我們的教育教學也需要跳出以往的模式,能夠開設一些新的課程來增加學生學習內容的多樣化。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紛紛成立了相關的社團,希望通過社團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能夠將社團活動和校本課程結合,使得社團活動課程化,則對于促進社團活動的開展,發揮社團活動的作用有著更加重要的影響。本文針對社團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策略進行探究。[1]
小學生通過交往和溝通能夠獲得交際能力的提升,而這種能力對于其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校園中開展社團活動,因為參與相對自由,同時能夠打破年齡上的限制,給小學生更多方面的信息,使得成員之間可以取長補短,獲得共同的進步。同時,教師借助于社團活動還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這對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
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個體之間需要互相理解,具有一定的認同感,能夠培養自己的社會角色,樹立起正確的認識觀,能夠履行一定的職責。社團相當于一個微型的社會。社團組織給了學生一個模擬的社會情境,讓學生能夠更早地參與社會生活,適應社會。在社團活動中,學生知道了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理解了尊重的意義,能夠更好地協調人之間的關系,規范自己的行為,遇到了困難和矛盾時能夠及時應對,這對于今后學生步入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推動了學生社會化的進程。
陶行知先生認為,對學生的教育應該以“德育為本”。學校應該把“德育”放到首要地位。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學校開展社團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小學階段的學生各項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小學的社團活動要有教師的指導。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就可以滲透德育內容。例如,在確定活動主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主題;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總結反思活動,使學生在總結反思中加強思想建設。精神素養是學生立身的根本,不僅會促進學生當前的發展,也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學校可以開展社團活動,豐富德育途徑,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師新的教學目標。開展社團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拓寬學生的眼界,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學校組織“中國風”的社團活動。在活動中,學生會了解豐富的傳統文化,會吸收古人優秀的精神。在準備活動時,學生需要搜集中國的傳統文化,并將自己搜集到的傳統文化展示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信息搜集、篩選和整理的能力,還要具備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另外,在設計展示形式時,學生需要具備設計能力、統籌能力等等。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在社團活動中鍛煉其他的實踐能力。因此,學校可以通過開展社團活動,引導學生增強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積極發展。
在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中,我們需要抓緊社團組織建設,貫徹相關精神文明建設的文件。一方面,我們要能夠積極地展開調研,明確我們創編校本課程的方向。我們要能夠結合當地的特色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還有學生的興趣來進行社團類型的確定,通過社團類型的確定來探究校本課程創編的具體方向,從而達成一定的共識。確定好了社團活動具體的落實方向之后,我們需要組織相關的部門進行明確分工。為了確保各個社團組織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確保校本課程的質量,我們需要進一步落實相關可行的辦法,如成立社團注冊表和相關的檔案,還有成果檔案等等。我們要能夠對平時開展的社團活動進行監督和檢查,確保相關方案能夠真正落實。[2]
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不同的個性。例如,學校在生物社中開展的花卉養殖活動,還有書畫社組織的畫畫活動等等。然而,為了確保整個學校的社團能夠統一實現操作和管理,發揮社團的功能,我們要能夠形成統一的社團工作模式,一方面要能夠做好輿論宣傳工作,為社團的發展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另外就是借助于教師的人格魅力進行積極引導。其實,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和本社團相關的一些優秀影片,如組織學校的舞蹈社團觀看相關的舞蹈類訪談節目或者是學校的辯論社一起觀看國際辯論大賽等等,通過這些內容豐富學生的視野。另外,我們開展社團活動時可以組織開展一些座談會或者是演講比賽,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社團活動要努力走出校園,教師要組織學生去實地參觀等等。然后,我們要形成一個具體的監督機制,要能夠對社團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評價。我們可以評選社團的合作之星、勞動之星、創新之星等等,通過這種工作模式的確立,確保社團活動的有序進行,促進校本課程的開發。[3]
在社團活動的開展中想要積極開發形成校本課程,教師要設置專門的內容幫助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例如,我校的美術社團就會設置一些相關的課程,然后讓學生積極地去完成這些內容,使社團的內容更加系統化和有條理化,為課程化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礎。
社團活動的開展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因此,在組織社團活動、開發校本課程時,我們要確定活動目標,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在確定活動目標時,我們可以以學生的發展需求和課程類型為依據。像在美術社團開發活動時,我們就可以根據《小學美術課程標準》設計活動目標。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豐富的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要求學生搜集和了解傳統文化美術作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引導學生欣賞名家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組織創意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等等。另外,與活動目標相匹配的是活動評價機制。在設計評價機制時,我們可以以學生的實際能力作為評價標準。例如,我們可以設計階段性的評價機制,觀察學生的進步狀況;設計綜合性評價機制,了解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的表現;觀察學生的特長與興趣愛好等等。明確的活動目標有利于社團活動設計質量的提高,對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有積極作用;完善的評價機制對了解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高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以及參與活動的質量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開發校本課程時,我們要明確社團目標。
課程資源是社團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組織社團活動、開發校本課程時,我們應該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在開發課程資源時,我們可以挖掘本土文化。例如,在開發與美術相關的課程資源時,我們可以搜集本地的傳統美術文化,將其融入到美術活動中,豐富美術的表現形式,同時拓寬學生的眼界;也可以開發本地的文化景觀,引導學生參觀一些自然風景,促進學生陶冶情操。在開發課程資源時,我們也可以將社團活動與學科文化聯系在一起,如與自然學科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自然、操作實驗;也可以與音樂學科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創編音樂,組織表演活動等等。除此之外,開發學校資源、家庭資源等等都可以豐富課程資源。通過開發豐富的課程資源,社團活動會愈加豐富,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會不斷提高;在豐富的社團活動中,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會得到充足的鍛煉,對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有積極意義。因此,學校在組織社團活動時,要開發豐富的課程資源。[4]
總之,社團活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它能夠豐富學生的生活,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一個模擬的社會環境下成長,主動和別人溝通交流。我們要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然而,想要更好地發揮社團活動的作用,我們需要積極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將校本課程和社團活動進行結合,實現社團活動的課程化構建。我們還要全面提升社團活動開展的有序性,利用社團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