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韶霞
(神華鐵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伴隨市場經濟持續發展,國有企業逐步自負盈虧,市場經濟作為一種法治經濟,企業需要按時繳納稅款。除此以外,國有企業還需要支付生產經營中產生的各種成本費用,怎么有效管理好企業成本對企業而言是非常關鍵的。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在現階段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將成本減少,從而提升企業利潤率,將成本核算工作做到位。
國有企業的普遍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生活展開干預與調整,并且在新科技改革浪潮促使下,企業生產規模持續增加,諸多發展中國家為發展民族經濟,繼而出現了國有化高潮。國有企業為中國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型國企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心,是中國支柱產業的支撐,是出口創匯的核心。可是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和外國大型企業做比較,仍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部分企業不具備競爭力和創新精神,而且一些國有企業對自主品牌缺乏關注力度,對我國民族品牌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在國有企業管理過程中引進精細化管理,詳細而言是將國企管理行為精細化至企業各個生產經營細分部分中去,內容涵蓋了對國有企業管理計劃進行精細設計,健全管理思維,精細化操作管理過程。精細化管理實際上并不是某一種具體的管理方法與手段,是一種工作方法、態度與作風,進行精細化管理旨在追求國企生產經營精益求精,讓企業不但能夠滿足當下管理功效與水平,把管理表現在企業生產經營細節中,經過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細節內發揮出管理成效,提高國企經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嚴格把控企業成本。
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可以對各個生產環節,通過準確的方法核算成本費用率,同時將核算最終結果作為重要依據指導企業進行財務成本管控,并且,精細化核算結果用來優化財務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業生產經營環節所有成本處在明細化狀態,避免企業生產經營環節財務成本出現超支的現象,深入提高企業經營效益。與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現階段中國企業財務成本管理較為粗放,在社會對企業產品與服務水平要求提高的情況下,需要持續優化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方法,進行成本管理,才可以在各環節防止成本浪費問題產生,促使國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在國有企業進行財務成本核算工作過程中運用精細化管理,能夠科學把控企業各個生產環節,綜合且全面掌握好國企各生產環節在運行時期需要的財務成本,繼而進行內部轉移價格,倘若明確內部轉移價格以后,就能夠快速且準確地獲取到國有企業利潤指標。
在開展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分析的過程中,企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細節方面的工作,對比每一次的財務成本核算結果,整理與歸納出企業的盈利狀態,以及了解企業盈利實際情況,同時分析財務成本輸出過多的因素,企業決策人員需要掌握好工作數據,展開問題分析且準確做出對下一個環節的解決對策,開展科學的成本控制,保證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
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工作,能夠促使企業從總體經營的角度,全面宏觀的挖掘企業在成本上存在的問題。國有企業能夠更加便捷且客觀地作出經營決策。明晰成本開支對象,合理計算出費用支出范圍,將計算得到的結果加以分類整理,和上一期結果展開比較,同時對下一期成本核算制定出合適的成本目標。
國有企業通過財務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很詳細的尋找改善國企成本輸出的問題,各項成本可以真實反映出來,均一一記錄于冊,能夠科學解決企業成本浪費現象,提高企業經濟利益,增強企業社會效益。
現如今全球諸多企業普遍存在著的問題就是不具備對企業財務成本核算重要性的理解。部分企業甚至直接忽視了企業財務成本核算問題,而諸多企業為了可以讓業績考核達標,或可以促使企業賬面看起來不錯,其可以降低稅收,同時在企業成本會計處理中隨意偽造。因為財務成本核算有著這些不足,諸多國有企業面臨經營發展與稅收方面的風險,如此就會給企業發展增加很多不確定性,給企業經營與聲譽帶來了不良影響。
國有企業管理工作力度較弱,指令下達環節中有著很多問題,這部分問題均造成了企業執行人員對指令實施力度不足,行政權力匱乏也為企業發展與有關政策執行帶來了不良問題。執行權力反映在國企經營的各個方面。生產過程與財務成本核算方式還不曾經過詳細檢查與論證,可是通過以往積累的經驗展開估算與計算,在成本核算上,國有企業制定的有關成本與控制系統無法充分執行下去,造成國企財務成本核算方式有著諸多不科學與不合理的地方。
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管理理念科學化,是企業長時間穩定發展的前提與基礎,而一些國有企業管理者并未準確認識到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的重要性,認為只有產品生產與銷售層面可以為企業增加效益,對采購與財務管理等并未給予較大的關注。由于企業管理者尚未樹立起準確的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理念,造成國有企業無法經過價值鏈管理機制促使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在國企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加了國有企業資產風險出現的概率,妨礙了國企健康穩定地發展。
國有企業財務報表就是財務情況與企業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情況的信息載體,單獨觀察財務報表列出的每一個項目時,表現出來的只是用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同時受到客觀因素所影響無法全面體現出國有企業實際情況,尤其是無法說明企業經營情況好壞與經營成本高低。所以,財務報表數據無法為國企管理者挖掘企業潛在能力,相同行業對標找差距等提供優質信息,推動經營活動根據國企價值最大化目標運營,在市場競爭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
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由于國有企業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所影響,而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制約,假設國有企業持續沿用傳統財務成本管理控制方法,就會和同行業市場產生脫節,為財務成本核算數據精準度造成不良影響。可是,企業在現實經營過程中對該方面的關注力度不足,導致國有企業成本管控有著嚴重的依賴性。故而,國有企業在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層面,必須要嚴格按照各個因素的發展情況,針對性創新與健全財務成本管控舉措,增強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科學性,繼而提升國有企業成本管理效率,促使國企獲得良好的發展。
當前一些國有企業承擔著組織且管理鐵路裝備公司車輛,這部分國有企業有著各種各樣的車型,比如C80車型、C80車型等鐵路貨車,國有企業的經營范圍甚廣,如貨物運輸、貨物進出口、機械設備租賃、鐵路機車配件銷售等,并且還承擔著貨車運輸組織和結算費、智慧物流與運輸組織等方面的工作。這些國有企業在在對各項工作開展財務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故而,此次就從各個方面對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展開分析和論述,如成本核算目標、理念上的轉變、財務指標的應用等,如此可以為國有企業提高財務成本核算水平,增強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效率,推動國有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對國有企業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關鍵內容是企業成本管理與服務成本管理之間的協調性,必須要在財務成本核算中深入對核算目標加以優化處理。在財務成本核算過程中,成本核算方式的選取必須要與產品種類、產品所屬類型、規格與運用路徑等因素相融。因此,需要以車輛型號劃分產品,繼而對財務成本展開分別計算。除了車型劃分以外,還需要經過運行范圍和產品類型擬定會計方式進行成本核算,確保數據真實性,為國企后期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保障。
國有企業未來發展無法離開科學的財務成本核算工作,國有企業管理層需要樹立起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理念,構建適于企業經營情況的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體系,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促使所有管理者與職工均可以參加到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去,而且基于價值鏈分析,將國有企業成本管理各個環節整合在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范圍內。第一,需要從運輸環節開始,應當從各方面思考,比如運輸計劃、運輸數量等,制定科學的運輸方案,盡量減少運輸成本;并且增強運輸管理,優化運輸結構,大大減少運輸成本。第二,科學選取鐵路自備貨車運輸環節中的成本核算方式,可以采用ABC成本方法,將其和自身成本核算方式展開有效結合,采取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與完善國有企業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體系。第三,優化市場營銷管理模式,深入市場調查研究影響銷售的主要因素,比如國有企業的鐵路機車配件營銷策劃、銷售渠道等,增強信息管理與反饋功能,針對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提升產品存貨周準效率,優化國有企業成本管控。
財務指標分析就是國有企業開展財務管理的工具,由于財務指標分析內容運用甚廣,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整理與評價財務情況與經營成果,給國有企業下一步投資、籌集資金與分配資金提供重要依據,還可以為企業管理成本進行量化分析,有利于考核國有企業管理實際情況。所以,國有企業應當綜合實況從財務角度建立財務指標分析體系:第一,償債能力。國有企業合理使用負債經營,維持科學的資本結構,此為企業穩定經營的必要條件。國企管理層與財務人員對短時間與長時間償債能力指標應當同等對待,避免只對短時間償債能力重視,而忽視了對長時間償債能力指標的分析,否則會導致國有企業管理者不能夠準確預估到長期存在的財務風險,造成財務管理秩序紊亂。第二,營運能力。國有企業應當把營運能力的每一項指標管控在合理范疇以內,避免僅對某一資產周轉率加以簡單計算,而沒有系統對每一項資產加以分析,由于其可以判斷出企業管理層管理效果,因而仔細分析有益于國有企業有關問題預先暴露與預警。第三,盈利能力。國有企業分析盈利能力需要根據各個角度與目的,使用各種形式,同時對指標值表現形式,除去需要使用絕對值,還需要使用相對值。第四,發展能力。國有企業發展能力屬于將來事項,可使用當期數據計算凈收益增長率加以預估。由于該指標分析因素和凈收益有直接聯系,有很強的理論依據能夠替代。
首先,國有企業財務成本核算精細化應當努力構建完整的成本核算制度,健全每一項成本核算流程,嚴格根據規章制度并加以核算,成本核算前后使用的方式需統一化。要積極構建事故問責制度,一旦出現紕漏,要有合適的處理方案解決問題;要確定成本核算人員職責,強化成本核算意識;要依據市場需求,借鑒先進經驗,落實成本核算工作。其次,在進行國有企業人工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企業應當通過各崗位從業人員職責特征當成重要依據,確定崗位人員薪酬構成結構與計算方法,且認真考核人員出勤率,根據人員出勤工時對薪酬加以計算,嚴格將這部分內容整合在人工成本中。國有企業管理者需要按照企業經濟效益,科學制定各崗位人員工時薪資,確保職工成本增幅嚴格控制在目標成本以內,在提升職工工作積極性的過程中,嚴格把控人工成本,促使企業目標利潤實現。
伴隨國有企業經營戰略與發展目標等持續升級,以往的粗放型成本管控方式已然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發展需要。精細化跟蹤成本發生過程才可以進一步挖掘成本浪費之源,尋找減少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就以鐵路運輸企業車輛檢修成本而言,企業車輛檢修成本要開展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嚴控成本,那么就需要精細化跟蹤檢修生產過程。車輛檢修是龐大且分散的系統化工程,配件拆除修理與互換運用,車輛檢修成本核算始終是一個難題。故而需要使用工單管理跟蹤車輛檢修過程物料消耗與工時耗損,實現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目標。首先,構建車體結構BOM表,即物料清單表,根據段修與廠修規程,分車型構建車體結構物料清單表。把整體拆卸分成諸多部件,各部件均構建健全的檢修工藝方式與標準庫,并且分類整車配件,比如必換件與互換件等。與此同時,還需要明晰檢修方法工時定額,對某一配件檢修工藝,各工序有對應的檢修方式,對于具體實施方式,依據歷史經驗設定檢修方法工時定額。其次,構建檢修工單,檢修車輛傳遞至檢修車間以后,需要拆解車輛,交給技術鑒定部門全面檢查零部件故障問題,按照構建的車體結構物料清單表,挑選故障與檢修方法建議,基于此構建車輛檢修工單。再次,工單計劃僅是技術鑒定部門按照外形檢查獲得的初步計劃,對隱藏故障與需要深入拆卸才可以發現的故障不能精準判斷,所以必須要詳細記錄工單計劃落實情況,也就是工單跟蹤。最后,成本核算。車輛檢修成本是由材料耗量、價格、工時定額、工費與公攤料定額來確定的。而材料耗量涵蓋互換件檢修耗損物料量,更換配件量與必換件更換數量,通用物資定額是按照公攤量消耗總量除以檢修車輛計算出來的。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如若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長期穩定發展,就需要減少企業生產成本,加強成本核算工作。雖在成本核算中有著諸多問題,可是對問題制定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如提高企業成本核算關注力度,優化成本核算目標、轉變傳統成本核算管理理念,健全成本核算制度與人工成本精細化核算等,可以增強企業成本核算管理效率,提高企業成本管控水平,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促使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