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媚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樂山 614000)
2014年,國務院扶貧辦將“電商扶貧”正式納入扶貧的政策體系,將其作為“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2015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加大“互聯網+”的扶貧力度。2016年3月,商務部印發《2016年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工作要點》,其中就指出要“繼續開展電子商務近農村綜合示范,提高扶貧效率和精準度”。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為電商精準扶貧具體指出方向。至此,電商扶貧己成為我國“精準扶貧”戰略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之一。
根據流通商品的性質,農村電商分為消費品電商、農資電商和農產品電商。截至2017年底,我國農村市場規模達到1.25萬億元人民幣,農村網店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預計到2020年我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69萬億元。2017年全國農村實物類產品網絡零售額78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1%,占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比重為14.28%。據測算2018-2020年農村電商件復合增速將達到46%。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8.02億,人數逐年上升,全國互聯網普及率達57.7%,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36.5%。[1]。
作為“互聯網+農業”的代表,農村電商潛力巨大,增速大幅高于電商平均水平。在引領城鄉消費內需,重塑產業結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助力打好扶貧攻堅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農村電商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電商精準扶貧”也順勢而出。農村電商在精準扶貧中的應用模式也處于探索階段,這一期間出現多種模式,部分模式也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推廣,成效顯著[2]。
“電商精準扶貧”提出時間不長,研究不多,截至2020年4月5日,從中國知網搜索了解到,用“農村電子商務”和“精準扶貧”兩個關鍵詞匹配查詢,去除不相關文獻,不到100條相關文獻。
余豆豆認為電商扶貧需要做好六項工作,即建立農村電商管理機構、建立電商服務、發展網貨供應、構建物流網絡、建立人才培訓、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同時歸納了當下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的三種模式,即電商公司模式、農村淘寶模式、愛心超市模式。認為這三種模式都各有利弊,從而分析探索性的提出三種電商扶貧模式,即農業合作社+電商公司、互聯網微金融+農村淘寶、政府+社會組織[3]。李章梅等從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對策來研究,認為當前農村電商在扶貧工作還處于探索階段。趙霞等通過分析電商在精準扶貧中的定位,歸納電子商務在精準扶貧中的應用模式,提出較完善電商精準扶貧的對策:打好品牌戰略、完善基礎建設、改善融資渠道、完善電商制度、相關政策保障等。
從2014年,國務院扶貧辦將“電商扶貧”正式納入扶貧的政策體系起,相關電商精準扶貧的文件紛紛出臺。相關數據顯示,電商精準扶貧推進的近5年來,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從2016年起,綜合示范向貧困地區傾斜,并增加國務院扶貧辦為工作牽頭部門。五年來,綜合示范累計支持示范縣1016個,其中國貧縣737個,占示范縣總數的72%。至2018年,初步測算有88.6%的國貧縣都納入了綜合示范工作范疇。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到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深入實施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2018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助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促進產業興旺、生活富裕。農業部帶頭啟動12316村級信息服務站工程,為農村電商的開展提供平臺。
在金融設施、教育資源、交通設施、信息網絡建設等方面,政府市建設的主題,也是資源投入的主力軍。
電商企業在整個精準扶貧工作中是主力軍,在電商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阿里巴巴、京東起到了很重要的帶頭和示范作用。截至2016年底,阿里巴巴通過淘寶村項目,在全國29個省、600多個縣、3萬多個村建立了電子商務服務體系。阿里巴巴還同國家發改委在3年內共同支持300余試點縣(市、區)的返鄉試點。與共青團中央啟動“千縣萬村百萬英才”項目,意在培養農村青年電商人才。結合電商扶貧與教育扶貧,實現農村精準扶貧。
京東扶貧模式的精髓是“利用電商平臺的營銷能力,扶持地方龍頭企業,打造品牌,促進增收,真正做到可持續性。”2018年6月,劉強東宣布未來京東將聯合政府打造42個扶貧和公益品牌。
還有很多國內電商平臺如蘇寧、拼多多、聚美優品等也都在通過自己的平臺助力電商精準扶貧。
電子商務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效明顯,但是在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培育多元化農村電子商務主體、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創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有利環境,以及提高電子商務扶貧開發水平等方面,依然有較大提升空間。產業基礎薄弱、農產品電商品牌效應不夠明顯、物流成本較高、農產品上行較難,缺乏電商人才等仍是電商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待解決應對。但我們相信在不久在將來通過電商,農村會正真“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