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佳
(重慶市榮昌安富中學校 重慶榮昌 402466)
立足核心素養(yǎng)開展學科教學是教育學者、奮斗在一線的教師重點研究課題。而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復雜性決定了必須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積極轉變教學方式,這對深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促進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有著深遠意義[1]。文章立足高中數學,從核心素養(yǎng)這一背景出發(fā),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說明。
通過人們的研究,現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的數學概念研究體系,而且各種新模式層出不窮。但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制約下,大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只需要記住概念,能夠利用概念解題即可,無需經歷概念的形成。通過對上述的課堂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教師會在教學課堂通過復習的方式引入概念,并強調要點,開展習題講解,以深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這嚴重違背了新課改強調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而阻礙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通過問卷和訪談調查可以發(fā)現:絕大多數的教師依然沿用講述式方法開展概念教學,即一節(jié)課全程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進而阻礙著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在開展新的數學概念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舊概念,以通過新舊概念的銜接引導學生完成新概念的構建。比如在平面角和空間角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尋兩者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進而把握概念本質。在這一教學過程開展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析兩者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引導學生將概念相近或容易混淆的開展類比,如此便可以幫助學生完成數學概念知識體系的建構。
基于多媒體的直觀、生動特點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此在數學概念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善用多媒體挖掘其內涵,進而在激活學生思維的同時,突破了課題的重難點。比如交互式電子白板中的畫板具有強大的動態(tài)展示功能,而且操作簡便。利用畫板開展概念教學,可以讓學生經歷概念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形成過程。比如在“圓錐曲線”的概念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借助畫板通過設定相關點法尋求概念,在畫板的動態(tài)展示中,學生可以觀察到點的移動軌跡,進而通過屏幕將移動軌跡產生的圖形展示出來,進而讓學生對變與不變有清晰的認知。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豐富了概念教學內容,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取得了數學概念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通過對數學高考題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fā)現:數學題的開放性、靈活性也在不斷的加強,由此師生開始將重點放在綜合型習題的解答上,教師片面的認為解答難題可以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但卻忽視了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夯實以及相應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公式和定理教學,并通過一道習題幫助學生鞏固,之后便讓學生開展了題海戰(zhàn)術,雖然數學定理中蘊含著豐富的解題技巧,但教師的忽視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只是讓學生盲目的刷題,雖然這一方法可能會提升學生成績,但卻無法引導學生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去。比如在開展如下例題的講解中:y=log2(x+3)的值域,教師可以設定如下的問題:該函數是對數函數嗎?對數函數中誰是誰的對數,誰是誰的底數,誰是真數?從對數函數概念出發(fā),引導學生采取數形結合思想開展解答,并讓學生在對實際問題的解答中歸納出對數函數的解題規(guī)律“同增異減”。在實際解題中,學生對對數函數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進而提升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2]。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數學概念只有返璞歸真,揭示數學最本質的東西才能深化學生的理解,不單要注重邏輯推理,更要的是講解知識中蘊含的道理。通過對數學例題的分析,引導學生進入到了數學探究中來,并在自主探究中經歷了數學概念的形成和發(fā)展,進而讓知識轉化為了自己容易接受的形態(tài),以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