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倫
(重慶市育仁中學校 重慶 401135)
高階思維能力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關鍵能力,它主要包括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決策能力等[1]。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不僅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而且能夠提高他們學了學習的效率。但是就目前高中地理的現狀來看,教師還不善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過于重視地理理論知識的講授,導致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都得不到鍛煉,課堂教學水平也不高。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把能力的培養作為自身教學的重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新課改以后,學生是高中地理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一切地理教學活動都要圍繞著學生進行展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時,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主動的進行思維訓練,無形之中提升他們的各方面的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不斷的給予學生啟發,并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才能夠逐漸形成高階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高階思維時,認真分析和觀察學生的能力,堅持啟發性原則,對于學生的思維給予及時的引導,以促使他們的思維更上一層樓。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時,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習能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
教師自身是否具備高階思維意識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是地理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只有深刻的認識高階思維的重要性,并加強其理解,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展開地理教學活動[2]。具體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一是,教師要摒棄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手段。時代不斷的變化,教育不斷的改革,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潮流,摒棄落后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二是,教師要確定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地理教學內容,確定本節課的知識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最后,教師也要提升自身的素質。教師只有較高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才能夠提高自身對高階思維的認識,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定期參加一些專業的培訓,或者通過網絡或者現場聽課,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技能。
導入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開端的好壞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把多媒體設備應用到導入,可以有效的增加導入的趣味性,有效的激發學生地理的求知欲,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時,要特別重視導入環節的設置,把多媒體設備融入到導入環節,使抽象的地理知識簡單化,不斷的拓展他們的思維,使其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例如,《水污染及其成因》這一內容的教學,這一節課主要講的是水的污染,以及形成水污染的原因。內容比較抽象、繁瑣,如果采用傳統直接進行新課教學的方式,學生的求知欲很難調動。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人們生活中可見的水污染的視頻,然后提問學生“視頻中說明了什么內容,我們應該怎么做?”然后開始接下來的新課講授。這樣不僅能夠集中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思考興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課堂,大多數時間都是教師對地理知識進行講解,教師很少就給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機會,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養成。因此,教師要想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讓他們進行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地理知識和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熱點問題“全球變暖”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首先教師提出一些列問題“全球變暖的體現在哪里?全球變暖有哪些原因?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并查閱相關的資料,勇敢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有效的提升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地理知識面,而且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要改變滿堂罐的地理教學模式,提高自身的地理教學技能,為學生營造活躍的氛圍,不斷的發散他們的地理思維,進而培養他們的高階思維,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