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駿
(昆山秀峰中學 江蘇蘇州 215300)
物理是初中階段重要的教學部分,在創設物理教學情境過程,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實踐研究,從而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量,通過進一步分析,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探索了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對策,希望分析能加強物理教學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物理綜合能力,具體教學實踐分析如下[1]。
初中物理知識中的生活化內容較強,因為物理學習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密切,是對于生活現象的解答和認知[2]。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創建具備趣味性的教學情境,進而更好的引導學生針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展開研究,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通常情況下,人們需要通過體驗生活情境進行知識積累,對于初中生而言,能夠通過生活中的實踐了解到一些淺顯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內容。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展開,進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教學目標。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將教學內容和生活情境、社會發展等內容聯系起來,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創建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針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理現象展開深入分析和思考,進而更好地了解其中所蘊含的相關物理內容,自主分析和研究,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教學情境創建,還需要提升對于社會熱點的關注程度。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結合一系列的社會熱點內容進行展開,例如“環保問題”“航天航空問題”“轉基因問題”等,進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針對相關內容展開深入思考,進而更好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展開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情境創建需要師生之間展開良性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提升自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保證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教師應當在課堂上適當的設置一定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在情境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積極的展開探討和思考,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中構建情境就是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更好的保證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液化和汽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構建一個這樣的教學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燒水時,我們是通過什么方式判斷水到底開了沒有呢?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和討論,教師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保證學生能夠在正確的方向展開思考。對于學生存在疑惑的問題,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身動手進行研究,進而更好的明白這部分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獲得提升,進而更好的達成課堂教學目標[3]。
針對初中物理課程的實際情況來看,諸多的知識點教學,都需要實驗配合進行。如果沒有實驗的加持與輔助,物理教學的內容會較為刻板、無趣,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難被激發。如果教師能夠將物理情景教學與實驗有機結合起來,將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真正意義上貫徹落實快樂學習的理念。在情境中激發學生的思考,激勵學生提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想法、觀點。然后用實驗求證觀點,在實踐中獲真知。例如在教學“摩擦力”時,創設情境以引入新課內容。如:兩個班級在進行拔河比賽、人們在冰面上滑雪、下雪天轎車車輪上綁鐵鏈防滑。情境創設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通過進行實驗“探究互動摩擦力的大小”,能夠使得學生對摩擦力的知識認知更為深刻。情景創設的方式,能夠在潛移默化間引導學生學會證明和邏輯推導,幫助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達到最佳,幫助學生能夠理解摩擦力的大小決定因素,并且以此延伸到實際生活之中,如了解到滑雪、拔河等體育比賽的基礎原理,了解到摩擦力的價值和危害,從而更好在生活中運用實際的物理知識,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同時,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
對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工作而言,其教學內容實際上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極強的聯絡,因此教師能夠通過豐富的日常生活情景建設,來豐富教學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物理、感受物理成,在不知不覺中加強對物理學科的認知,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達到更好的“學以致用”效果,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例如,針對“浮力”這一課程的內容學習過程之中,教師可以舉出具體的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船只能夠浮在水面上,而潛水艇則可以下潛入海底,氣球也可以漂浮在空中等,通過具體的內容與形象引出浮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外拓展,讓學生思考問題為什么不會游泳的人會沉到水底,而死海上卻能夠長時間的漂浮起來,這些現象的背后是否會與浮力有關。這些趣味化的內容都是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內容,通過加強生活與教學情境之間的關聯,能夠使得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進一步提高,加強對學習重點的探究和分析,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學的價值,為后續的教學奠定基礎。
總之,隨著初中物理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物理教學課堂,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實踐,從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加強學生學習效率,進一步促使學生提高物理學習水平。希望通過以上研究,能全面提高物理情境教學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