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媛媛
煤炭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政工作有機結合既有助于企業文化豐富思政工作形式內容,也在于思政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明確了道路方向。同時,傳統思政工作模式刻板單一,影響思政教育成效;而實用主義功利性降低企業文化建設品質,因此二者有機結合已是當務之急。實現煤炭企業文化與思政工作的有機結合首先需要圍繞企業理念,完善制度構建,其次走實踐化道路、在細節處發力,并應通過改造環境改變人的思想,由此不斷提升二者有機結合的品質和效率。
現代企業推進管理科學化進程中,企業文化成為兼有物質形態與精神財富共同展示的個性化窗口。而自煤炭企業誕生起便持續推進的思政工作則主要針對員工道德與心理開展教育引導。雖然煤炭企業建設企業文化和開展思政工作分屬現代管理與思想政治兩個領域,但因二者均著眼于提高企業員工職業道德、思想境界和綜合素質,因此企業文化與思政工作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這也使二者實現有機結合成為可能。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體現出政治性質,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標是引導企業職工樹立科學的價值思想;企業文化具有一定的管理性質,經過積極構建企業文化,能夠讓企業的文化氣氛更濃厚,調動企業職工開展工作的主觀能動性。企業在提高職工整體能力期間,經過有效開展思政工作,能夠取得比較理想的成效,讓企業的總體素養明顯得以提升。所謂企業文化指的是企業從創立到當今在較長一段時間構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和理念,對企業形象的樹立,是企業特征的體現,能夠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推動作用。
企業在創建企業文化期間,可參考企業開展思政工作的有益經驗,兩種工作間具有一定的關聯,經過采用有關舉措,讓職員工作狀態得以改進,從而促進企業運營管理能力的提高。文化創建是企業思政工作的主要構成內容,然而文化創建和思政工作兩者也有一定的差異,前者屬于經濟管理的內容,后者屬于政治管理的內容。在企業經營期間,企業文化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優良的企業文化能夠推動企業更健康、長效的發展。
(1)在煤炭企業的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設過程中,所呈現出的作用主體都是人,而人也是企業經營和生產的主體,因此著重做好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融合,能夠充分挖掘和帶動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使人的潛能和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進而為企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撐。所以,確保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設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能夠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為煤炭企業的改革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2)確保兩者實現更深層次的結合,這樣能夠為企業實現充分的盈利,且在更大程度上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兩者結合的過程中,針對員工進行更有效的思想引導和教育,解決員工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這樣能夠更大程度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使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一步增強,實現更有效的團隊協作,進而使煤炭企業在市場競爭力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提升企業的文化自信,促進煤炭企業有更大的影響力,在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切實增強。所以確保兩者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有效互補,這樣能夠呈現出極為顯著的作用和價值,有著明顯的必要性。
從具體情況來看,在兩者結合方面往往浮于表面形式,并沒有充分體現出實效性和針對性。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兩者結合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煤炭企業雖然在制度和體制方面都寫入了相關內容,但是缺乏應有的執行效力,很多管理者和職員對于企業文化建設以及思政工作往往不夠重視,對其內涵認識不夠,更沒有在實踐的過程中體現出兩者結合的效能。
現階段,從整體情況來看,大多數的煤炭企業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往往是不同的領導班子,所涉及的人員組成和管理層等都處于互相分離割裂的狀態,并沒有充分實現深層次的結合和統一,由此導致實際的工作內容往往互相脫離,有些時候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不同部門會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在工作關系和資源等方面,往往會呈現出相互掣肘的不兼容情況,且這類情況對于實際的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設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影響到實際的宣傳效果和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要實現管理范疇和思政范疇兩個領域的有機結合,提綱挈領的宏觀理念至關重要。只有圍繞企業理念,完善制度構建,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政工作結合時才能具有足夠明確清晰的前進方向,才能有章可循、循序漸進。
比如陽泉煤業集團下屬六礦就在集團公司十大理念的基礎上提煉出本地化的十一條亞理念,構建起“建設全國一流煤炭企業”的共同愿景。如此,全企從領導到科室、區隊,直至班級與個人形成了共同愿景的系統化,實現了全體員工的思想統一、認識規范,進而凝聚共識、激發出全員內生動力,有了企業理念的宏觀戰略指導,各項管理制度便成為建設企業文化和開展思政教育的“基礎設施”。完善制度構建便成為實現企業文化和思政工作有機融合的制度保障。
傳統模式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效果欠佳,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理論有余實踐不足,導致形式主義問題顯著。針對這種不足,煤炭企業應在企業文化建設層面走實踐化道路、在細節處發力,使企業文化和思政工作有機結合立足現實,深入基層。
仍以陽泉煤業集團六礦為例,一方面,無論是作業區還是生活區,企業文化長廊都是企業理念形象展示的亮點。借助電子顯示屏等現代技術,企業實現了各顯要位置滾動播放企業理念及干部職工踐行理念的場景或故事。同時,為在全企上下營造濃郁的“誠信為人,實在做事”文化氛圍,企業充分利用內部廣播、有線電視等傳播媒介組織員工學習,通過開辦主題講座等多種形式推動企業理念在職工群眾中的內化與固化。
另一方面,為了不斷提高干部職工對誠信意識的重視程度,六礦建立了職工誠信檔案,不僅要記錄員工在企業內的違紀或違章等行為,也涉及員工在社會生活中的違法違規情況。同時,按照月度考核、季度獎懲的方式,企業強化誠信管理、營造守信氛圍的管理宗旨不斷深入人心、由表及里。
企業文化與思政工作的結合,還需要注意從企業文化中提煉出思政素材,將其融入思政工作當中。從思政工作的角度來說,思政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通過思政教育,能夠提高職工的思想素質、意識理念等,還可以讓職工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崗位工作中更加積極。所以,對于煤炭企業來講,就應該對企業文化進行凝練,提取其中的思政元素,將其融入思政工作當中,實現思政工作的深化。
比如,山西省屬煤企在內的多家煤炭企業,都從企業文化中提煉出了安全生產這一要素,并且將其和思政工作結合,開設了專門的安全生產思政教育活動。通過專項活動,對基層一線人員與中高層干部進行安全思政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使其能夠在日常工作中貫徹安全理念,讓煤炭企業生產處于安全狀態,避免發生事故。
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逐漸增快,煤炭公司要想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就要提高自身的整體能力,經過開展各種類型的思政教育,讓企業的吸引力、凝聚力得以提高,思政教育和企業文化創建工作可協同開展,兩者相互影響,相互推動,一同在企業的經營中發揮理念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