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峰
機關黨建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風向標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質量,必須深入分析和準確把握規律和特點,使各項工作更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推進機關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保障作用,促使中心工作沿著正確軌道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重大使命。
建黨百年,機關黨建應主動適應形勢任務需要,充分發揮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作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隨著黨中央工作部門的建立,機關黨建開始起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和國家機關全面建立起來,機關黨建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改革開放時期機關黨建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堅強決心和空前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開創了機關黨建新局面,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積累了寶貴經驗,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全加強新時代機關黨的建設提供了保證,同時也為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1)謀融隊伍不強,與工作需要不適。黨務干部缺編缺人,專職不專,兼職黨務干部工作不深入,造成黨務工作落實難、質量低。一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建要求更嚴、標準更高,有人感覺壓力大,不愿走上黨務崗位,會干事的人越來越少;二是受編制限制,機關基層黨組織書記多為兼職,有的黨務干部面對破解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難題,有想法、沒辦法,有思路、無舉措,想干不會干;三是部分人在謀劃工作、議事決策方面站位不高,就黨建抓黨建,不能很好地與業務工作聯系在一起,存在干了干不好的傾向。
(2)促融活力不足,凝聚力感召力不強。不少單位專職群團干部編制少,黨務干部兼職群團工作現象普遍,導致少數人思想上有誤區,認為黨建工作是黨務干部、黨員的事,與群眾關系不大,致使黨建工作“圈里轉”。
(3)激融載體不多,創先爭優氛圍不濃。部分單位有路徑依賴,黨建主動性不強,爭當先進、對標進位意識不足,滿足于現狀。尤其在品牌創建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品牌煥發生機不夠,新品牌選樹培養不多,黨建工作影響力有限,示范引領作用發揮不明顯。
(4)強融手段不硬,從嚴壓力傳導不足。有的黨建責任制未全面有效落實,存在上熱下冷現象,對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考評不嚴不細不實,評價不夠客觀精準。
(1)抓好人才保障是謀融的基礎。把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選拔到黨務崗位上,建立能夠勝任新時代新任務需要的黨務干部隊伍。
(2)發揮群團作用是促融的關鍵。讓黨建活動實起來、黨員群眾動起來、工作干勁鼓起來、干事風氣正起來,以組織凝聚力、黨建影響力涵育滋養講政治、勇擔當、抓落實、促發展的良好局面。
(3)豐富創優平臺是激融的核心。立足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職能定位,聚焦中心工作,以黨建引領“曬比評”,推進各項業務工作走在前、做表率。
(4)堅持長管長嚴是強融的保障。把牢全面從嚴治黨“牛鼻子”,樹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理念,瞄準問題精準制導、靶向施策,通過建章立制推進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1)把握正確導向,加快黨務隊伍建設。首先,要按照“政治上的明白人、黨建工作的內行人、干部職工的貼心人”的標準選人用人,建立激勵機制,讓黨務干部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本領用到“能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到“干成事”上;其次,建立黨建包聯制度,按照人員多少搭配、質量強弱搭配,根據各單位(部門)性質混合編組,成立指導組,負責幫助、協調各組內部、各組之間建立互檢互學互幫機制,開展經常性經驗介紹、 現場觀摩等活動,定期組織優秀案例評選,促進機關黨建做大做強;最后,著眼緊跟時代要求、適應業務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基礎性、專題性、創新性業務培訓,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前瞻性。
(2)發揮政治功能,提升黨組織領導力。首先,創新融合平臺。各單位(部門)建立黨務業務聯席機制,根據每月形勢任務變化,把大事、難事、重點事、復雜事作為會議研究議題,除黨政領導班子外,適當擴大到單位中層、業務骨干或黨員群眾代表參加,充分吸納各方意見,通過抓黨建、管大局、把方向,保證決策科學性、民主性,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加強機關建設提供保障。其次,辦好思政大課堂。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創新機關學習日,每周末靈活開展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宣傳宣講、議政論政、體驗實踐等活動,通過黨員帶群眾抓學思用貫通,提升黨建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最后,重視輿論引導。要營造激勵先進、學習先進、崇尚先進氛圍,強化正面宣傳和示范帶動。各基層組織平時要多提煉挖掘黨員、干部中的好人好事,利用《先鋒專報》、先鋒崗、短視頻等形式及時發布先進事跡,用典型磁石效應激發爭先創優、事爭一流;要慎終如始強化廉政文化建設,以支部為單元建立風險防控排查機制,設置文化墻、警示臺,實時宣傳黨風廉政建設精神,定期發布行業易發多發的問題線索、曝光案例,以案示警進行隨機性教育。平時聚焦重要時間節點和節假日、八小時以外違法違紀易發多發期,提前經常性預警,通過抓早抓小、抓經常,推動作風不斷優化。
(3)發揮品牌效應,打造機關特色載體。按照“業務出色、黨建出彩”的思路,謀劃具有行業特點的黨建活動,用組織影響力推進中心工作提質增效。例如水利行業將傳承“大禹治水”與做好新形勢下水利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結合起來,以“秦小禹”黨建品牌賦能河(湖)長制、河(湖)長治,用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主動當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維護者,為推進全民治河(湖)走在前、做表率。農業農村部門借力人才聚集優勢,辦好“三農大講堂”,根據“三農”需求及時送科學、送技術、送文化下鄉,為培育壯大鄉村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總之,要充分運用組織影響力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在各單位(部門)不斷走深走實。
(4)落實從嚴要求,優化監督評價體系。強化考核激勵機制對黨建制度落實和質量提升的導向作用,構建便于執行、便于監督的考評體系。對長期落后的追責問責,對不作為、不進取、不擔當的黨務干部堅決調整下來,絕不能讓黨務崗位成為庸政、懶政、躲政者的“休閑之地”,對一直成績突出的要給予褒獎,優先提拔任用,通過抓兩頭帶中間。首先,完善年底量化考核制度。結合每年書記述職,堅持黨建業務工作同檢查,綜合評定黨務工作服務業務工作成效。對普遍性問題黨組(黨委)統一制定措施,個性問題下達整改清單,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求進的主動性、創造性。其次,建立中期評估制度。及時了解掌握各單位(部門)半年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及上年度量化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按照“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綜合評定,并將結果納入年度量化考評得分中,形成與年度考核相互銜接、相互促進,加快補短板、強弱項的進度。再次,建立定期調度制度。把一季一調度作為制度長期堅持,部署黨建工作注重服務保障中心導向,謀劃業務工作突出黨建引領作用,雙向發力,及時研判分析,隨時掌握動向,了解融合中遇到的難題和取得的成效,為總結經驗做法、指導幫建提供遵循。最后,搭建互聯網智慧黨建平臺。借助數據手段采集基礎工作、規定動作動態信息,提高經常性工作落實評價精準度,把“線上壓力”轉化為“線下動力”,防止歇歇腳、松口氣。
黨建與業務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機關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排頭兵,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必須堅守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工作導向,軟件硬抓、虛功實做。部署黨建要跳出“就黨建抓黨建”的誤區,警惕脫離業務的“自我循環”,謀劃業務要講政治,借黨建之力,找準融合路徑,既不能脫離業務空談黨建,也不能只搞業務將黨建邊緣化,更不能二者割裂搞“兩層皮”,黨建與業務工作要緊緊捆綁在一起,始終堅持政治統領、思想同心、部署同步、目標同向、行動同力,以黨建有力引領業務工作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