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容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小學校 重慶黔江 409000)
對于學校教育者而言,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把課本上的知識展示給學生,我們需要做的應該是給學生一片“云”,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感受,能夠搜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突破有局限的教育環境,養成自主學習習慣,能夠保持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教師、學生都需要擁有可以與社會發展接軌的能力,當前的教育空間中,知識的獲取只是目標之一,我們更為關注的是能力、素養。在傳統的學校教育空間中我們很難實現這一目標,而在當前,因為云環境的營造,這一目標的實現成為了現實。作為一線的教育者,筆者建議,我們要注意在適宜的環節中“減負”,在適宜的環節中“加負”,減少“無意義”的問答,減少教師的單方面灌輸,學生機械性的復制與訓練,讓學生展現出自己的個人智能,進而生成能力、素養。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必須要為學生構建出簡約生本的課堂,積極地應用云環境,讓學生能夠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
在有了云環境做支持之后,我們可以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緊密的整合起來。此時簡約生本課堂的構建,已經不僅可以消除“無意義”學習活動,還可以讓學生構建出一個“云空間”。如在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我們就借助云環境為學生打造了“云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我們不僅僅讓所有的學生都借助屏對屏的方式聚合在同一個空間中,我們還讓學生們擁有了自主學習的熱情,為了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而不斷地努力。在我們構建簡約生本課堂的過程中也需要關注這一點,以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討論、探究為形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構建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的教學程序,重視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如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借助云環境,讓學生生成先學習慣,讓學生結合我們展示的資源,設計的問題,組成“沙龍社團”。此時枯燥的小學數學教學也會變得極為有趣[1]。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為什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會表現出那么多“無意義”的舉動,主要原因之一其實是教師想要每一個學生實現“學好”目標,為什么教師們總是難以舍棄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此。而在有了云環境做支持之后,尤其是打造出云課堂之后,課堂教學變得簡約清晰,目標明確,學生有了感悟的空間,以及參與探究的空間,并且可以將這些作為載體,在課外彌補自己的不足。基于此,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放手讓學生緊緊圍繞學習目標自主學習,質疑問難,合作探究。而教師則深入到學生的學習、探究活動中去,引導后進生,指導中等生,點撥優生,讓優生在展示中表達更完美,中等生會說,后進生敢說,學困生學會說,在拓展延伸中優生更能吃飽喝足。這樣讓學生的學習步步深入,各得其所,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得到發展。在云環境中,我們可以結合各種“云”優勢,促使學生改變心態,一次次的摘到自己的那一顆桃子。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分層教學目標的落實更需要這種平臺[2]。
在云環境中,我們不僅僅要關注每一次教學活動的營造,還需要讓學生的未來受到影響,進而引發學生的改變。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和諧教學整體建構思想強調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潛能和積極性。二是教學主要是教給學生方法。三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基于此,在云環境中,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課題,我們可以讓學生在“云”的支持下與教師積極地互動,進而在感受的過程中,在質疑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獲取。期間學生以“體驗”、“展示”為主,他們還會生成歸屬感與認同感。這種自由開放的學習空間是其他教學環境所不具備的。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之和是180度,我們可以發現,讓學生以探究的方式參與數學實驗,并且制作屬于自己的小視頻進行展示,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落實教學目標[3]。
在我們進入現代化社會的過程中,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擁有了新的學習空間,在實現“簡約”目標時,“簡”的往往是教師的講解,“約”的往往是定論,減少的是沒有情感、沒有思維投入的“一問一答”。學生在云環境中,會生成更多的見識、更多的問題、更多的想法,此時,學生的主體效能并沒有“簡”。如在研究中,我們將努力探索云環境下資源的查找、資源的建立、資源的有效運用,充分發揮技術與資源的優勢,實現課堂教學的簡約高效,從而探索出云環境下簡約生本課堂教學資源的有效建立與運用策略。可見,這種課堂的營造將課上與課下進行了完美的整合,將個體與群體之間進行了完美的整合,將教師講解與學生自主研學進行了完美的整合。
綜上所述,在云環境的支持下,我們要釋放教師的教育智慧,借助“云課堂”的構建,借助“簡約生本”課堂的打造,促使學生能夠生成自主學習能力,獲得內在素養的提升,不斷地實現改變,讓教育教學活動變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