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學習鋼琴的少年兒童不斷增多,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問題更加突出。兒童處于人生的未成熟時期,心理形象并未成熟,各項生理機制并未成熟,對鋼琴表演容易產生焦慮心理,進而影響到兒童鋼琴表演的心理發展。本文從解決我國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的實際出發,以我國兒童存在較嚴重的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問題為切入點,從學習環境與專業教師以及家庭及兒童自身等方面,分析影響我國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形成的相關因素,從轉變觀念與素質培養及改善環境等方面,探討改善兒童鋼琴表演心理焦慮問題的對策,以緩解兒童鋼琴表演的焦慮心理。
關鍵詞:兒童? 鋼琴表演? 焦慮心理? 影響因素? 對策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3-0009-04
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成為社會各界人士較為重視的問題,特別是兒童教育。隨著基礎教育音樂課程改革后小學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學校更加注重發展兒童的藝術才能與素養,而鋼琴作為一種視聽藝術,受到家長們的關注,在生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鋼琴課被家長們列在兒童的學習生活中,兒童時期也是鋼琴學習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社會為兒童開展的鋼琴表演活動豐富多彩,但由于學習環境與鋼琴專業教師和家庭及兒童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兒童對鋼琴表演存在抵觸心態,沒有將鋼琴表演活動當成表現自我的平臺,逐漸形成一種鋼琴表演焦慮心理,不利于兒童鋼琴表演才能的發展。
一、我國兒童存在較嚴重的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問題
渴望表現是兒童的天性,而兒童學習鋼琴在當前社會環境下極為普遍,中國兒童鋼琴表演活動逐漸受到音樂教育者與全社會的關注。然而,從兒童鋼琴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兒童對音樂表演存在畏懼心理,出現不符合兒童年齡的焦慮狀態,具體表現為兒童害怕當眾唱歌或演奏,突顯出我國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問題的嚴重性,對兒童的全面發展具有直接影響。
天性好動與活潑可愛是兒童這個年齡時期應當具備的特征,對參與鋼琴表演活動等實踐活動應當是保持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但從實際來看,大多數兒童在舞臺上的鋼琴演繹中失去了應當具備的年齡特征,受年齡與思維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對演奏曲目的理解缺乏深度,不能在鋼琴表演中直接表現出自身的感情,鋼琴表演結束后容易因自己在表演中的瑕疵或不足而感到惋惜,長時間處于這種心理狀態,使兒童在彈鋼琴時更加小心翼翼,嚴重的更可能導致兒童形成鋼琴表演焦慮心理,造成兒童越來越畏懼鋼琴表演甚至是上鋼琴課,對兒童音樂表演能力的發展非常不利。針對這種現象,需要學校與社會及家庭三者之間形成合力,采取科學措施正向干預兒童的表演心理活動,全面了解影響我國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形成的因素,切實改善與消除兒童在鋼琴表演活動中的焦慮心理,促進兒童音樂素養與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影響我國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形成的相關因素
(一)學校與學習環境的影響
表演焦慮是指一種焦慮、畏懼或者持久的恐懼,而在兒童鋼琴學習與表演過程中,學校與學習環境是影響我國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實上,由于兒童處于人生的未成熟階段,兒童對鋼琴表演焦慮心理的產生與影響處于懵懂狀態,不了解焦慮產生的狀態與來源,往往是用害怕這個詞匯取代焦慮,很多參加鋼琴表演的孩子所說的害怕屬于焦慮的范疇。焦慮包括客觀性焦慮與神經癥性焦慮。其中,神經癥性焦慮是潛意識中矛盾的結果,而客觀性焦慮是對環境中真實危險的反應。兒童因參與鋼琴表演所產生的焦慮,是遵循學習的規律并與某些情境形成聯系的結果。弗洛伊德曾講過焦慮是本能欲望與現實調節之間沖突的結果,提醒即將有危險來臨。例如,當兒童獨自遇到一只兇狠惡煞的狗時,會想到回避這只狗去避免危險的來臨,但這種行為使得兒童失去重新認識這種情境的機會,在未來生活中對真實的狗以及與狗有聯系的客觀情境產生焦慮心理,并使其焦慮與恐懼情緒得到強化,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兒童的未來發展。弗洛伊德認為焦慮是自我與本我以及本能欲望與現實調節之間沖突的結果,也是受壓抑的一種發泄方式以及體驗到的不愉快情緒狀態。在本能的能量過多聚集導致不能用習慣方式應付的情況下,容易對個體造成精神上的創傷。學校與鋼琴學習環境的不適宜,造成兒童對鋼琴表演產生焦慮心理,進而影響到兒童參與鋼琴表演活動的積極性。
(二)鋼琴專業教師的影響
在鋼琴課上教師做示范的次數相對較少,課堂氛圍枯燥而緊張,兒童對鋼琴專業教師從心理上產生一種無形的焦慮心理,害怕在鋼琴表演中出現失誤并被教師責備,導致兒童厭倦鋼琴課與鋼琴表演活動,將對教師的焦慮心理轉變為面對鋼琴表演的焦慮心理,在舞臺上進行鋼琴表演時容易因心理壓力過大而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使得鋼琴表演過程中出現瑕疵與失誤,嚴重情況下是表演者完全想不起來自己需要演奏的內容,進而影響到鋼琴演奏效果。鋼琴專業教師在課堂上應當重視對學生聽覺的訓練,通過親身做示范,用自己的琴聲傳達出對學生的教授,引導學生感受鋼琴鍵的力度變化,幫助兒童掌握鋼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兒童鋼琴學習不僅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兒童在課后做出大量的練習,熟練掌握并運用所學的鋼琴演奏知識與技巧。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兒童平時練琴的時間與機會較少,學生在專業領域內很難獨立完成對練琴內容的分配,平時練琴沒有規范且較為盲目,鋼琴練習效果達不到鋼琴專業教師的要求,對鋼琴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不牢固,導致兒童參加鋼琴表演活動時容易產生焦慮心理。此外,在鋼琴課上教師對學生的背譜問題缺乏重視,并未將背譜列入到鋼琴課教學內容中,對學生背譜的要求普遍是采用自由式背譜,突顯出學生對曲譜掌握的不牢固,以及學生缺乏背譜技巧與背譜缺乏系統性等問題,造成學生在鋼琴表演中產生焦慮心理,大腦瞬間忘記自己需要演奏的內容,更加突出了教師對兒童在鋼琴學習中的背譜指導的重要性,需要鋼琴專業教師優化鋼琴課教學內容的設計,對學生學習鋼琴與背譜及時予以指導糾正。
(三)家庭的影響
兒童正處于人生的未成熟階段,而父母教育方式及家庭環境對兒童鋼琴學習效果具有直接影響。當前社會上形成的一種“鋼琴熱”現象,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學習鋼琴,一些父母在行為和語言等方面對兒童鋼琴學習的態度表現的過于嚴厲,并未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心理感受,以及尊重不同兒童之間的個體差異,家長對孩子學習鋼琴的目標定位缺少對孩子實際情況與能力及心理的全面考慮,進而影響到孩子參加鋼琴表演活動的狀態。有些父母受自身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形成不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最初為孩子準備學習鋼琴時對孩子的目標定位過高,甚至是有些不切實際,采用拔苗助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缺少溫馨輕松的家庭環境,家長對孩子學習鋼琴有些嚴厲過度,加上兒童普遍喜歡游戲的天性,導致孩子對鋼琴學習的態度發生轉變,甚至是厭倦學習鋼琴,在鋼琴表演中無法做到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產生緊張與焦慮心理,嚴重情況下就會造成一場失敗的鋼琴表演。有些家長將級別高低作為評價孩子鋼琴學習程度的唯一標準,與教師沒有形成有效配合,導致家長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教師不知道學生在家平時練琴的實際情況,以及部分鋼琴專業教師在給孩子定位級別時比孩子實際彈奏程度高,學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練習曲子,逐漸磨損孩子對鋼琴演奏的興趣,長此以往使得孩子對學習鋼琴表現出厭煩態度。
(四)兒童自身因素的影響
從兒童自身的能力與素質的發展來看,鋼琴練習不到位是影響兒童在鋼琴表演中產生焦慮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場成功的鋼琴表演需要演奏者經過長時間的鋼琴訓練與音樂素質培養,熟練掌握表演琴曲,訓練鋼琴演奏技巧,形成一系列的條件反射,保證演奏者的心理活動能夠自動連續地進行下去。從兒童鋼琴學習與表演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兒童在練琴時缺乏正確的練琴目標,平時練琴往往是機械性的重復,練琴環境較為枯燥,而練琴的主要目的是練熟曲子。考慮到兒童普遍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的現象,鋼琴專業教師與家長應當對兒童練琴給出一些意見或建議,如果兒童在練琴時仍然是機械性的從頭到尾練習,而不是將不熟悉的地方單獨挑出來練習,那么兒童對整首曲子練習的熟練程度不會大幅度改變,整首曲子彈下來時會在不熟悉的地方出現瑕疵或是留下隱患,導致兒童在鋼琴表演中因為對曲子的熟練程度不高而出現失誤,影響到兒童鋼琴表演的表現力,體現出兒童對練琴目標的認知以及練琴方法上出現的問題,影響到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形成。
三、改善兒童鋼琴表演心理焦慮問題的對策
針對兒童對鋼琴表演產生焦慮心理的問題,考慮到父母與教師及環境對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形成的影響,采取科學措施改善與消除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父母轉變家庭教育觀念,鋼琴專業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與理論素質,學校與社會及家庭三方通力協作,改善兒童學習鋼琴與表演的環境,教師與家長加強溝通,對兒童學習鋼琴與練琴給予一定指導,幫助兒童提升鋼琴表演的熟練程度,促使兒童全身心投入到鋼琴表演中,提高鋼琴表演技術水平。
(一)父母轉變教育觀念
鋼琴有著“樂器之王”的美譽,隨著社會上形成一種“鋼琴熱”現象,越來越多的家長將鋼琴課列入孩子課外學習課程中,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迫切,往往是采用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教育觀念滯后,無形中對孩子施加更大的壓力,導致孩子對鋼琴演奏產生焦慮心理。事實上,鋼琴表演是表演者內心世界的體現,而父母因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甚至是不切實際,給孩子施加較大的壓力,容易造成孩子帶著反抗的心理去學琴、練琴或者是表演,難以達到太好的表演或學習效果。因此,為了改善與消除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父母應當轉變教育觀念,綜合考慮孩子身心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地為孩子學習鋼琴設置期望目標,不能因期望值過高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應當保持動力與壓力的均衡發展,讓孩子真正喜歡上練習鋼琴與鋼琴表演,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孩子全身心投入到鋼琴演奏中,避免出現拔苗助長的現象,或者是帶著貪慕名利的心理讓孩子學習鋼琴,著重培養孩子對鋼琴學習的興趣,以及良好的習慣,及時調整孩子的心理狀態,改善兒童對鋼琴表演的焦慮心理。
(二)培養鋼琴專業教師的理論素質
鋼琴專業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斷擴充音樂心理學知識儲備,創新鋼琴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打造豐富有趣且高效的鋼琴課,正確認識音樂心理學科在鋼琴學習中占據的重要地位,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更好地培養兒童的鋼琴表演技巧與能力。鋼琴專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加強對自身鋼琴學科教學法素養的培養,系統了解有關鋼琴教學各方面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教學原則,在傳授各種音樂知識與演奏技巧時根據兒童的理解能力與鋼琴演奏基礎,減少鋼琴課上給學生造成的壓力,適時轉變表達方式,充分掌握鋼琴學科的高效教學方法,不斷總結鋼琴課教學經驗,根據學生的思維能力用適宜的表述傳授給學生,從而提升鋼琴課的教學效果。
(三)改善學習與表演環境
鋼琴表演是表演者內心世界的體現,而學習與表演環境是引起表演者心理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鋼琴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識,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示范鋼琴彈奏前后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溝通,多給予學生鼓勵,充分考慮兒童年齡小與心靈脆弱的普遍特點,改變鋼琴課上的學習環境,摒棄一味嚴厲批評的教育方式,通過多鼓勵幫助學生提升心理素質,對一些性格頑劣而且練琴時不刻苦的學生適當給予嚴格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讓鋼琴基礎練習與興趣培養齊頭并進,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與創新素質,改善學習與表演的環境,改變學生聽賞習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演奏彈出想要的聲音與旋律,進而消除兒童鋼琴表演的焦慮心理。
四、結語
兒童在參加鋼琴表演中產生焦慮心理是兒童時期學習鋼琴普遍存在的問題,而父母與教師和兒童自身及環境是影響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形成的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與思維能力,以及造成兒童對鋼琴表演產生焦慮心理的諸多影響因素,轉變父母的教育觀念,改善兒童鋼琴學習與表演的環境,鋼琴教師不斷擴充自身的音樂心理學知識與提升理論素質,掌握鋼琴學科的教學方法,多途徑改善與消除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增進學生的文化與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姚堯.特種兒童監護人焦慮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2]羅克勇.音樂治療對“表演焦慮”心理干預的實證性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3]陳翩翩.音樂治療對其聲樂表演專業學生“表演焦慮”心理干預的實證性研究——以天津音樂學院聲樂表演專業為例[D].天津:天津音樂學院,2011年.
[4]喬治·考切維斯基,朱迪.鋼琴演奏的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吳晶晶(1975—),女,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鋼琴室內樂博士,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從事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工作。
基金項目:本文為影響我國兒童鋼琴表演焦慮心理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其對策研究課題成果,項目編號:16RW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