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鈺
摘要:在當前教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高校音樂教學體系也迎來了諸多變化,引入了很多新的元素,電腦音樂技術就是其中之一。在全面引入這項技術以后,我國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也變得更具有創新性,有利于提高綜合教學效率。本文先闡述了電腦音樂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接著探索了我國音樂教學的基本情況,結合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分析了電腦音樂技術的有效應用策略,有利于電腦音樂技術發揮較好的作用與價值,推動我國高校音樂教學體的創新調整。
關鍵詞:電腦音樂技術? 音樂教育? 視唱練耳?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3-0102-04
隨著我國社會民眾手中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升,他們在精神需求方面也變得更加顯著,使得音樂藝術有了更好的發展土壤,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校音樂人才培養活動的有效開展。但我國高校在不斷擴招的背景下,音樂教師面對的學生群體顯著增加,使得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受到了較大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充分發揮電腦音樂技術的價值,并實現這套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延伸,就可以較好地促進高校音樂教學體系的創新轉變,強化高校音樂人才培養的總體水平。
一、電腦音樂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在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活動中,全面引入電腦音樂技術具有非常顯著的現實意義,這里也從多個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第一,電腦音樂技術的引入可以較好地貫徹素質教育的相關內容,這主要是因為電腦音樂技術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優化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的認知、心理、情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靈活度,最終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契合素質教育的相關理念。第二,電腦音樂藝術的引入也是我國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關鍵內容。傳統音樂教學體系整體上是比較僵硬的,跟當今信息化時代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但在應用電腦音樂技術以后,這種情況就可以得到較好的改善,這主要是因為電腦音樂技術可以使得高校音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創新教學方法,顯著強化課堂教學效率,使得高校音樂教育走進新的格局。第三,電腦音樂技術的引入也可以使得高校音樂教育與時代背景更加契合。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與全面應用的背景下,很多音樂人都開始使用信息技術進行音樂創作。因此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也應該靈活應用電腦音樂技術,使得教學內容可以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和先進性,提高課堂教學的綜合成效。
二、電腦音樂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電腦音樂技術的應用效果分析
結合我國高校音樂教學現狀來看,部分音樂教師已經開始重視電腦音樂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并開始積極使用這項技術。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教師僅僅將電腦音樂技術當成一種教學工具以及音樂創作技能,并沒有真正應用這項技術開展綜合音樂學科素養教育,學生對于電腦音樂技術的感知水平比較有限。這些情況也使得部分學生在電腦音樂技術學習方面呈現出被動態勢,很難熟練掌握這類技術。但電腦音樂技術在我國音樂藝術行業發展過程中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在很多音樂領域活動中都發揮了突出作用。學生在電腦音樂技術方面的掌控不足,也會直接導致他們以后很難適應新時代就業環境,不利于提高高校音樂人才培養的綜合成效。
綜合來看,我國高校音樂教學活動在應用電腦音樂技術方面還表現得比較淺顯,并沒有引入深層次的技術內容,使得電腦音樂技術很難成為高校音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中堅力量。事實上,電腦音樂技術實現了音樂藝術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可以較好地提高轉變傳統音樂教學格局,實現“線上+線下”的多維度教學渠道整合。但是當前很多高校音樂教師都沒有做好電腦音樂技術的深化,很難將這套技術延伸到日常教學活動中。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就是因為高校音樂教師對于電腦音樂技術的掌握水平比較有限,無法跟教學活動聯動在一起,應該在后續時間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與探索。
(二)電腦音樂技術的有效應用探討
通過前文分析可以知道,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音樂教學活動進行過程中都沒有充分發揮電腦音樂技術的作用,導致音樂教學活動很難取得較好的成效,同時也不利于高校音樂教學體系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對于電腦音樂技術的認知水平,提高這項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成效。第一,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真正融入綜合素養等要素,切實提高音樂教學效果。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社會行業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也開始著重在音樂創新、音樂審美、音樂情感、音樂想象等內容。因此教師也應該加強這類理念的認知,并充分發揮電腦音樂技術的作用,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第二,教師在平時的時候也應該積極探索電腦音樂技術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逐步實現這項技術與教學活動的深層次聯動,最終實現高校音樂教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轉變,切實強化音樂人才的培養水平。
三、電腦音樂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策略
電腦音樂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中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空間,這里也結合高校音樂教學的具體課程,分析這項技術的有效應用方式,有利于推動這項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深度延伸。
(一)和聲課
和聲課程需要學生掌握相對完善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進行一定的實踐,這樣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當前很多高校音樂教師開展的和聲課程都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傳統黑板加鋼琴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形成聲音的聽覺聯想,無法感受到音響美,最終也就很難提高和聲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引入電腦音樂技術就可以較好地改變這種情況,這里也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使用Encore的樂譜顯示功能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Encore的樂譜顯示功能,就可以使得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直觀與靈活,提高學生對于樂譜和音響聯動的認知水平。比如在進行和聲連接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講述理論知識的同時,使用Encore展示和聲的具體表現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得學生在聽到音響以后直觀看到樂譜顯示結果,并結合自己的聽覺與視覺感知做出音樂審美判斷,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
第二,使用MW3的樂譜編輯功能進行輔助教學。MW3的樂譜編輯功能在應用到習題分析與處理的時候,可以取得較好的綜合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對同一個習題做出不同的和聲配置,并使用MW3的單軌放音功能將不同和聲配置播放出來,使得學生直觀感受不同和聲配置的優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在習題分析中的參與度,并在實踐活動中強化自身的和聲聽覺能力、和聲審美能力等專業素養。
(二)配器課
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配器課是一門非常專業的課程,涉及了和聲、作曲等多個課程知識,這也使得高校音樂配器課的教學難度比較高。特別是在實踐練習的時候,由于涉及的樂器種類比較多,因此很難直觀看到現場演奏效果,不利于驗證教學成果和教學改革。在這種情況下,高校音樂教師應用電腦音樂技術以后就可以較好的改善這種情況。結合當前音樂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教師可以考慮使用Cakewalk進行輔助教學,使得配器課的教學活動可以獲得更加充足的支撐。在使用Cakewalk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MIDI寫譜工具、Quantize修拍工具等模塊進行音樂元素的輸入與修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Cakewalk軟件進行音符的細微調整,使得每一種樂器都可以在音樂段落中變得更加和諧。
對于教師來說,在使用Cakewalk軟件的時候,也可以跟當前的多媒體信息教學聯動在一起,即在具體教學的時候,教師通過預先制作好的圖片資料,展示每一種樂器的構造與發聲特點,使得整個課堂教學可以達到視聽統一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綜合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掌握Cakewalk軟件的使用方式,靈活展示不同樂器的演奏效果,以及在音樂作品中的配合,驗證教學成果,同時也給學生進行自主練習提供較好的支撐。
(三)復調課
復調課也是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可以培養學生的復調音樂寫作能力和音樂敏銳能力。在以前的復調課程中,理論教學占比水平比較高,使得學生很難對復調藝術具有較強的感性認識。但是在引入電腦音樂技術以后,這種情況就可以得到較好的改善。對于教師來說,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就提前準備好相關音樂譜例和多媒體課件,在課堂環境中靈活使用多媒體設備開展高校教學活動。結合當前高校音樂教學條件和現階段電腦音樂技術的發展現狀來看,高校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進行復調課堂教學活動的優化與調整。
第一,教師直接引入Cakewalk音序軟件進行音響效果的直觀展示,并在課堂環境中反復播放,使學生可以通過這個軟件直觀感知復調音符,切實提高學生群體對于復調音符的認知與理解水平。第二,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使用軟件隨意變換復調音符與音色,最終形成復雜多樣的復調譜例,并直接在課堂環境中對于這些譜例進行全面講解,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分析與判斷能力。第三,當學生對復調藝術有認識以后,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軟件直接設計復調譜例,使得他們在課堂中學習的音樂理論知識可以轉化為實踐經驗,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素養。
(四)曲式課
在傳統曲式課教學的時候,通常都是教師將準備好的譜例放在黑板上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式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很難開展精細化譜例教學,但是在全面應用電腦音樂技術以后,這種情況就可以得到較好的改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完整的音樂作品輸入到作曲軟件中,并進行音樂片段的拆分,進行音樂樂段的專項講解,使得學生對于音樂譜例中的所有音樂元素都有較好的認識與掌握。在具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充分發揮電腦音樂技術的價值。
第一,教師在課堂環境中結合不同學生的音樂素養水平進行合理分組,最終在班級環境中形成三個或四個小組,并保證學生都可以自由熟練使用電腦音樂軟件。第二,在分組完成以后,學生可以播放自己準備好的曲式片段,同時感知曲式譜例中各個樂器的演奏方式,提高學生群體對于曲式結構與音樂作曲的認知水平。第三,在探索音樂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要求學生認真觀察電腦記錄中不同風格樂器獨奏的次數與具體位置,提高學生群體對于曲式節拍的掌握水平以及音樂樂器的掌控水平。第四,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積極討論,完成曲式譜例片段的適當修正與調整,使學生在自由探索的環境中實現自身音樂能力的潛移默化提升。
(五)視唱練耳課
視唱練耳課程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并掌握音樂藝術語言的諸多要素,強化他們的音樂審美水平。但傳統視唱練耳課程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很難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在全面引入電腦音樂技術以后,這種情況就可以得到較好的改善。事實上,在當前高校音樂教學領域中,使用電腦音樂技術MIDI和多媒體教學模塊已經成為了視唱練耳課的重要方式,在具體進行課堂教學安排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四個方面展開。
第一,教師在上課之前先通過多媒體模塊完成視唱練耳曲目的整理,后續在課堂環境中播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突出教學對比性,通過多媒體模塊積極開展音程、音階等元素的對比,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音樂藝術的內涵。第二,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挑選出合適的視唱練耳曲目,將其制作成為音樂伴奏,同時還要融入不同風格的打擊樂器,使得學生可以在不同音色與伴奏風格中完成視唱練耳過程。第三,教師可以使用Auralia軟件提供音色、節奏、情感等多維度的音樂傳播,給學生的視唱練耳活動提供較好的支撐,可以全面立體的感知音樂要素。第四,教師根據相關教學目標與任務進行樂曲速度、力度、音色、音高等各類要素的調整,使得音樂曲目的演奏效果出現變化,提高視唱練耳教學的最終效果。
四、結語
綜合來看,電腦音樂技術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中具有較好的應用空間,能夠推動音樂教學體系的創新轉變。在這種情況下,各個高校音樂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對于電腦音樂技術的認知與掌握水平,可以熟練使用這套技術。在平時的時候,音樂教師還要探索電腦音樂技術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方式,實現這項技術跟日常教學活動的高度聯動,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水平。這樣以后,電腦音樂技術就可以在高校音樂教學活動中發揮較好的作用,推動音樂教學的創新轉變。
參考文獻:
[1]劉長明,李晨曦.淺析電腦音樂教育技術在當前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J].藝術教育,2019(05):40-41.
[2]劉長明,王昱翔.電腦音樂技術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藝術科技,2019(08):226.
[3]段超.關于電腦音樂技術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黃河之聲,2020(03):96.
[4]陳哲虹.電腦音樂技術在高職音樂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7(24):213.
[5]許恒陽.電腦音樂技術在高職音樂專業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7(04):369.
[6]李運偉.電腦音樂技術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藝術教育,2016(1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