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英 唐紅梅 高輝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預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護理中的作用。方法:樣本取自2020年1月2021年6月時段內本院收治符合研究條件的60例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隨機分為對比組(常規護理)、研究組(心理干預),單組例數30,對比評估心理狀況、生活質量。結果:本組數據顯示:研究組SCL-90量表4個維度(緊張、焦慮、恐懼、悲觀)評分均較對比組更低(P<0.05);研究組QLQ-C304個維度(整體生活質量、功能領域、癥狀領域、單一癥狀因子)評分均較對比組更高(P<0.05)。結論: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中,加強心理護理,對改善其心理狀況、提高生活質量均具有積極作用與價值,因此,心理護理可作為推薦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中推廣、施行。
【關鍵詞】胃癌;胃大部分切除;心理干預;心理狀況;生活質量
引言
胃癌屬于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之一,且死亡率較高,手術是臨床治療胃癌的主要方式,其中,胃大部分切除為常用術式,通過切除病灶能夠有效控制癌細胞生長、增殖。但是,由于胃大部分切除創傷性較大,術后需要較長時間恢復,致使該類患者常會伴有嚴重心理負擔與情緒障礙,同時,不良心理與情緒又可導致機體免疫能力降低,致使免疫系統監視、消滅癌細胞能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臨床需重視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心理護理。本次研究樣本取自2020年1月2021年6月時段內本院收治符合研究條件的60例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評估心理護理作用與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樣本取自2020年1月2021年6月時段內本院收治符合研究條件的60例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均符合胃癌診斷指南與標準,具有胃大部分切除治療指征,事先對研究涉及內容、目的等已知,簽署知情同意書。將納入樣本隨機分為對比組(常規護理)、研究組(心理干預),單組例數30。一般資料分別是:男女比例為16:14,年齡最低32、最高70歲,均值(52.23±10.76)歲;男女比例為17:13,年齡最低33、最高70歲,均值(52.58±11.04)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對比組予以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常規告知患者及家屬胃癌和胃大部分切除相關知識,遵照醫囑做好病情監測,并指導合理用藥、飲食等。
研究組加強心理護理:①全面評估心理狀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注意傾聽其內心真實想法,采用SCL-90量表(緊張、焦慮、恐懼、悲觀)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制定心理護理計劃。②消除負性心理情緒。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心理狀態,采取溝通交流、分散注意力等不同方式,盡可能緩解與消除其緊張、焦慮等心理。③增強治療信心。護理人員以真誠態度、溫和語氣對其進行疏導和鼓勵,并加強與家屬的溝通,引導家屬共同配合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多給予其關心、陪伴以及照護,提升其整體希望水平、增強治療信心。④予以必要人文關懷。患者心理可受到外界環境等一系列客觀因素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予以其必要人文關懷,如營造舒適、溫馨病房環境,以人道主義精神對其生命健康權利、人格與尊嚴給予真誠關懷和照護,關注患者、關心患者,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尊重感、重視感。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分析心理狀況,采用SCL-90量表評價,評分低示生理狀況改善好。
1.3.2 觀察分析生活質量,采用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LQ-C30)評價,評分高示生活質量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心理狀況比較
本組數據顯示:研究組SCL-90量表4個維度(緊張、焦慮、恐懼、悲觀)評分均較對比組更低(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比較
本組數據顯示:研究組QLQ-C304個維度(整體生活質量、功能領域、癥狀領域、單一癥狀因子)評分均較對比組更高(P<0.05),見表2。
3 討論
胃癌可由多種因素影響,如胃部疾病、不良飲食習慣以及環境和遺傳等,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年來,胃癌發生率在大范圍出現持續上升狀態,已經成為威脅人們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手術、與化療和放療被稱為癌癥的3大治療手段,其中,手術仍然是胃癌最主要治療手段,在胃癌患者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應用效果與價值。但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在胃癌病情、胃大部分切除治療共同影響下,患者負性心理、情緒將會進一步加重,導致預后結局變差,因此,予以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積極心理護理十分必要。
本次研究:本組數據顯示:研究組SCL-90量表4個維度評分均較對比組更低(P<0.05);研究組QLQ-C304個維度評分均較對比組更高(P<0.05);提示心理護理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中應用效果卓著,分析原因為將心理護理作為獨立干預模式,通過展開一系列針對性心理護理措施,幫助患者解決存在心理問題,可使其心理、情緒處于平衡狀態,進而以健康心態,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為術后康復、生活質量提升提供可靠支持力量。
綜上,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中,加強心理護理,對改善其心理狀況、提高生活質量均具有積極作用與價值,因此,心理護理可作為推薦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中推廣、施行。
參考文獻
[1] 戴安莉. 心理干預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農村衛生,2021,13(10):45,47.
[2] 朱慧彬,林少虹. 心理干預在胃大部切除的胃癌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 黑龍江醫藥,2020,33(4):959-961.
[3] 劉媛媛. 心理干預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護理中的作用評價[J]. 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5):140,142.
[4] 周禹含. 健康教育聯合心理干預對胃癌大部分切除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國基層醫藥,2019,26(22):2784-2786.
[5] 劉亞. 心理護理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 醫藥前沿,2018,8(1):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