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瓊
(湖北鑫龍吉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電子商務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特別是近些年跨境電商業務的頻繁往來,使倉儲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倉儲企業也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競爭,成本管理與核算難度較高。基于此,企業需要轉變傳統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實施精細化的管理。企業要想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就必須意識到做好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成本管控為目的,確保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引入全新的會計成本核算方法,不斷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提升企業風險應對能力,明確倉儲企業成本管理標準,以此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W倉儲企業成立于2014年,在綜合保稅區內擁有低溫冷庫、高溫冷庫、恒溫庫和常溫庫四座倉庫,倉庫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低溫冷庫主要儲存冷凍肉類;高溫冷庫主要儲存水果、蔬菜、花卉等冷藏保鮮品以及疫苗等特種貨品;恒溫冷庫主要儲存紅酒、煙葉、種子、高端電子零配件等貨品;常溫庫是跨境電商保稅備貨公共服務倉,主要存儲跨境商品,并在庫內進行跨境貨品的打包發貨操作。
W倉儲企業在倉庫配備有貨架、叉車、WMS系統等倉儲管理的軟硬件設施。低溫冷庫、高溫冷庫和恒溫冷庫主要為客戶提供倉儲和裝卸操作等服務業務,跨境電商保稅備貨公共服務倉主要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存儲保管、數據傳送、打包和快遞發送等服務。除了四座倉庫本身承載的業務以外,因倉庫標的在綜合保稅區,公司還為客戶提供進出貨物報關報檢服務。
公司目前員工共60人,設有綜合辦公室、財務部、倉儲部、運營部、物業服務部和國際貨運部6個部門。其中:綜合辦公室5人,負責綜合管理后勤服務和人事管理;財務部2人,負責財務核算;倉儲部20人,負責四座倉庫的庫內管理;物業服務部21人,負責倉庫硬件設施的維護和庫內保潔安保;運營部10人,負責公司客戶維護;國際貨運部4人,負責客戶進出保稅區的報關報檢。
(1)為合理制定倉儲價格提供依據
成本屬于制定價格的關鍵依據,倉儲成本是倉儲企業制定倉儲價格的核心依據。企業一方面需要了解外部市場價格,另一方面要清楚內部成本構成。綜合考量,以此作為企業制定出合理倉儲價格的關鍵依據。因此加強倉儲企業成本核算可以為合理制定倉儲價格提供依據。
(2)有利于企業降本增效
近些年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使倉儲型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競爭,倉儲企業立足市場的根本法寶除了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客戶黏性,更要注重成本控制,提升企業效益。
(3)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績效管理水平
服務型企業內部考核,一方面,在于激勵員工開拓市場,招攬優質客戶;另一方面,應在于內部成本管控,減少不必要作業,最終提升公司整體效益。
倉儲企業在長期發展以來,都是以全部成本核算理念為核心,并踐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模式,根據類別進行財務核算工作,實現收入與支出相抵,以此了解企業的盈利與虧損情況。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愈加激烈,全部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就顯現出來了,因其無法提供細致的成本數據,如物流成本、客戶成本、作業成本等,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無法及時的應對,預測不到位,影響決策的科學性。
隨著機械化、自動化業務的發展,服務的效率不斷提升,但同時也面臨消耗費用增加、費用類別復雜的問題。而設備會消耗過多的資源,如折舊資源、動力資源等,參與到各種貨物作業中,簡單地根據作業量、作業時間分攤費用,容易導致成本數據出現誤差。需要對綜合性的因素進行分析,測算數學模型,實現合理的分配、歸集工作,并且正確計算各項作業成本。
現階段,許多大中型倉儲企業都引入了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有配送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等。成本核算相對來說較為復雜,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會計核算功能無法有效地發揮出來。若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就會導致財務核算難度提升,工作量增加,數據庫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作業成本法,是指以“作業消耗資源、產出消耗作業”為原則,按照資源動因將資源費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項作業,計算出作業成本,然后再根據作業動因,將作業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對象,最終完成成本計算的成本管理方法。利用作業成本法的優勢,能將成本核算深入到作業層次當中,其主要就是以作業為單位,收集相關的成本,根據作業動因落實到各個項目當中。第一,明確倉儲活動覆蓋的各個作業。作業屬于工作的各個單位,作業的數量、類型都會隨著企業的發展而發展。第二,了解企業倉儲系統中涉及到的資源。資源是成本管理的源頭,資源界定則是在作業界定的條件下開展的,各項作業都需要與相關資源分配直接掛鉤,并提出作業活動中無效的資源,不需要進行成本核算。第三,明確資源動因,真正將資源分配到作業中。作業直接決定了資源的耗用情況,這種關系也被稱作為資源動因。資源動因將總分類賬目中的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環節中。第四,確定成本動因,保證作業成本分配到服務與客戶中,并反映出成本對象對作業消耗的邏輯關系。
(1)建立作業中心
如公司需要負責多個客戶倉儲,則需要在實際的倉儲過程中,合理地設定三項作業,主要就是搬運裝卸、倉庫管理、信息管理。而對于搬運損耗的資源來說,主要包括叉車折舊費用、員工基本薪資、福利待遇等;在倉庫管理的過程中,消耗的資源主要內容就是使用的辦公用品、倉庫管理人員薪資等;在信息管理中消耗的資源主要包括辦公費、系統攤銷費、系統員工薪資福利費用等。
(2)歸集資源到作業成本庫
在此環節中,主要就是成本費用匯總的階段,并且建立作業中心,結合作業中心中提示的費用項目,進行各種費用的歸集管理,并由財務人員協調完成以后,進行虛擬結果的統計,歸集資源到作業成本庫。
(3)確定作業動因,分配費用
企業在選擇倉儲作業動因時,需要對下面幾個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性考量。一是與實際成本相關度。如果倉儲成本動因計算出的實際消耗情況與作業消耗情況差異較大,就會導致成本計算不準確的問題發生。所以,需要對相關度較大的成本動因進行選擇,以此更加準確地進行倉儲成本計算。二是分析對組織行為產生的影響,有些成本動因可能會影響人們的行為。這種動因如果組織目標一致,就能顯著的提升員工工作效率。相反,可能會導致員工的工作效率不高。因此,選擇對人的行為作用有益的作業動因十分重要。借助這種方法,將成本費用根據各自的標準分配給客戶,客戶則需要承擔相應的成本金額。
與傳統倉儲成本測算方法相比較,作業成本法具有合理化、科學化的特點,能直觀地將客戶的成本構成反映出來。在實施作業成本法的過程中,將企業價值鏈作為主線,并且以價值轉移為關鍵,不斷優化成本分攤機制,科學化地進行產品收益、客戶收益的計算工作,并為經營決策、業務談判提供相關依據,加強生產能耗的管控力度。基于數據不斷積累的條件下,為成本標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在建立標準成本體系的時候,結合企業生產作業的實際情況,將作業模型作為基礎,合理地設置區間,并保證各項成本在區間范圍內開展,獲得符合企業基本情況的個性成本。
(4)應用成本法應注意的事項
①注重資源歸集。在引入作業成本法的階段,需要對各項資源費用進行綜合的歸集,避免出現遺漏的現象。如果某一環節出現了失誤或是差錯,就會直接影響成本核算的真實性,導致成本核算工作失去實際意義。
②加強成本核算人員培訓工作。針對于剛開始引入作業成本法的倉儲企業來說,需要組織成本核算人員學習相關內容,掌握更多作業成本法理論知識,關注作業中心建立技巧,還需要分析成本動因,開展專項培訓工作。
結合W倉儲企業存在的關鍵問題,在當前財務核算體系的基礎上,結合財政部門頒布的新會計準則、會計法,引入作業成本法基本理念,對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發揮出信息計算功能、數據歸集功能。下面以W倉儲企業的運營為例,并對未來的擴展進行充分考量,逐步設計精細化成本核算方案。
對于W倉儲企業當前的核算賬簿、會計科目進行分析,結合新會計準則提出的規定,分析企業與其他單位的業務往來關系,支出的各項費用,并對成本費用賬戶進行合理的劃分。
(1)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與倉儲業務相關的費用,由直接費用和分攤費用構成。直接費用指與單項業務有直接的關系并且分割清晰,發生時直接計入到該業務成本當中,如裝卸費、耗材費、操作費。多項業務共同產生的可分攤的費用,應當進行科學化的分配之后,歸納到該業務的成本當中,如場地使用費、設備費和人工費用等。
(2)營業費用
營業費用針對于與倉儲業務相關的間接費用,無法分攤到各項業務活動中,如業務費用、保險費用等。
(3)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主要是指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如財務部門、綜合部門發生的人工費、差旅費、辦公費等。
(4)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指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而發生的費用,如利息凈支出(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后的差額)、匯兌凈損失(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的差額)、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集生產經營資金發生的其他費用等。
倉儲企業從接到收發貨通知、到貨物發送的整個過程,都需要貫徹相關性、重要性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實現作業環節的細分,加強對設備作業項目、人工裝卸項目、理貨項目的管控工作。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各個項目之間的關系不同,可能是一對多,也可能是多對一的形式。對于詳細的關聯情況來說,需要隨著企業的業務活動變化而變化,并對作業環節的項目進行劃分。根據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不同,提出多元化的核算方式,分解作業流程,以作業項目為關鍵的成本核算對象。
對于主營業務成本中的直接費用,在倉庫管理系統、會計賬簿中有清晰的記錄,主要包括裝卸費、耗材費、操作費。結合實際的數量、金額等,歸納到業務單據范圍當中。財務人員需要做好核對工作,獲得準確的計算結果。但是,就多項共同消耗費用進行分析,如場地費用、設備費用、信息系統費用等,會記錄在會計賬戶中,不斷整合計算的金額,但是缺乏更加詳細的作業記錄,應當借助倉庫管理系統,了解作業量、作業數據,促進與業務部門的協作溝通。經過科學化的測算方式,能直觀地了解分配方法與原則,并準確地進行成本計算。在編制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案的階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確定作業計量單位和作業難度系數
①確定作業計量單位。由于貨物計量單位有很多,例如包、袋、箱、件等,具有數目繁多的特點。為了確保會計核算工作的合理性、準確性,就需要在倉庫管理系統中,更加準確地進行貨物原始數量單位的記錄工作,核定貨物計量單位的實際換算比例,使其成為通用作業計量單位。
②進一步確定難度系數。由于貨物的體積、比重不同。在裝卸搬運作業的時候,即使是重量相等,也可能出現人力消耗、物力消耗不盡相同的情況。而如果貨物相同,但是受到包裝不同等因素的制約,就容易導致作業實施難度增加。基于此,參照日常作業經驗,開展測算與統計的工作。在確定大類貨物作業難度系數的同時,與實際作業量相乘,折算作業當量。
(2)費用分配與單位成本的計算
①計算人工費。通常來說,企業計算人工費用,就是以作業時間、作業量進行分配。而細化作業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繁瑣,在進行統計的時候則是以分、秒為單位。長此以往,會給企業的后續業務操作帶來影響。基于此,結合初步作業基本情況,了解平均作業時間,實現科學化分配,以此獲得實際作業成本。如果條件成熟,則需要結合實際的管理需求,進行不斷的優化與調整,并減少作業統計消耗的時間。
②計算設備費用。對于設備折舊費用、設備維修費用、人工管理費用等各項支出來說,可以根據設備的不同類型,設置二級明細賬目,并做好分別核算的工作。如叉車可以在設置倉庫管理系統的時候,設置輔助統計賬目,做好一系列的計算工作,并得到設備消費額。再結合倉庫管理系統記錄的設備作業量,對難度系數進行調整,并獲得折算作業當量,進行計算匯總。而對于沒有實行分類核算明細的項目,則要立足于基本情況,對設備平均消耗量進行合理化分配,并獲得設備單位作業成本。
③計算場地費用。對于這一部分的費用核算來說,包括庫房設施場地使用費、水電費用支出等各項費用。企業開展費用分配的工作,基本都是根據使用的時間、儲位、面積等,如:場地費用÷倉庫儲位÷計算天數=儲位成本。
在計算人工費用、設備費用、場地費用以后,需要借助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出具貨物成本費用明細表,還需要進入作業項目單位成本欄中,并乘上作業量,得到作業項目需要分攤的成本額,與發生的直接費用累計匯總,獲得業務成本額。此外,在了解單位成本數據以后,需要結合相同的原理,還可以根據業務部門、貨物類別、客戶等情況,做好分類匯總的工作,保證成本結算到位。結合項目、作業環節、整體成本進行結算,以此充分滿足管理者的實際管理需求。
本文以W倉儲企業為例,利用作業成本法對倉儲作業項目成本進行核算與管理,可以準確地把控各項業務活動,了解項目發生的成本,結合多個時間段成本數據的變化,實現對比分析,直觀地發現成本增減變化關鍵因素,解決不合理作業的風險問題。并對成本數據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了解作業單位的標準成本。將其作為開展成本預算管理工作、績效考核工作的核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