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青
(濟南市財政投資基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0)
構建完善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完善企業內控思路,有助于合理制定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方案,使企業內部資金得以充分利用,為企業經營決策工作提供更科學、更準確的參考信息,優化企業戰略目標,增強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能力與控制能力,使企業組織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依然能保持優勢,立于不敗之地。本文將簡單分析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現存問題,并綜合探討解決對策。
從整體結構來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現存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企業內控體系經亟待完善。內控環境氛圍不足,沒有構建適宜的企業內控文化,無法起到應有的控制作用,不能直接引導員工自覺做好本職工作,積極投身于企業內控活動中。第二,企業財務內控制度缺乏可行性和精細化。部分企業在制定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沒有結合市場發展趨勢和本組織的實際發展狀況,直接按部就班地引入其他企業的管理制度,雖然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卻與本組織實際狀況不符,難以發揮最佳控制效能。第三,財務管理團隊素質亟待加強。在企業財務內控工作中,大多數財務人員很注重財務信息分析工作和財會預算與核算工作,會認真編制各種財務報表,其財務內控意識卻相對低下,這必然無法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同時也意味著財務管理團隊的整體素養有待提升。在信息時代,也有部分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因為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存在欠缺,所以無法正確運用先進的技術處理財會信息,很難確保財務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也很容易誘發財會風險問題,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信息時代背景與新會計制度下,各企業財會管理模式已不同于傳統,對財務人員的知識范圍、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財務人員依舊習慣于原有的工作方式,不注重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在會計信息搜集、數據輸入與輸出以及分析工作中,仍使用傳統人工模式,必然會隨著工作量的驟增而導致難度加大,會計核算結果的正確率難以保證,工作效率遲緩,很容易滋生人為失誤所引發的風險問題。
首先,要著重改善內控環境,對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結構進行調整與改革,創新企業內控文化,營造求真務實、積極進取、精益求精、團結奮進的工作氛圍,讓工作人員能自覺履行其職責,輔助本企業加強內控力度。
其次,要制定科學可行的內控制度,對財務會計控制操作行為進行規范,使工作人員有據可依。在此環節,要做好三項工作。第一,結合新會計制度和信息時代發展特征,將創新理念滲透到會計制度中,確保會計核算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合理設置財務崗位,將職責落實到個人,明確所有財務人員的權責。第二,將會計核算管理制度執行到位,為具體核算工作實施提供科學指導,從而降低錯算、漏算與多算問題發生概率,不斷增強會計核算內控方案的可行性。第三,應重視優化會計核算內控方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計算機自動化技術、云計算技術和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和財務模型,重視信息化控制方式的引入及作用發揮,在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中不斷提升財務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優化提供內控技術支持體系,全面提升企業財務信息化控制效果,實現企業財會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環。需要注意的是,當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內容較為復雜,任何一個流程或者小細節出現差錯,就很容易誘發風險問題。因而,企業要大力促進精細化管理理念與財務管理工作的深入融合,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為精細化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基本保障。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比較復雜,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企業在開展經營管理活動時,面臨的風險因素增加,這就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加強財務信息搜集和分析力度,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詳細梳理財務管理工作流程,根據具體流程采取有效的信息搜集與分析工作,為財務管理信息的科學應用提供支持。
再次,企業應在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加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完善可行的財務管理體系,適當增加財務數據分析深度,確保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及時、準確反饋本組織財務活動、經營項目與現金流等方面的信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支持。另外,企業需要基于戰略目標指導下,在詳細調研內外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方案,對企業的成本預算、投資預算、薪酬預算、籌資預算等具體的預算內容做出詳細規劃,確保財務預算管理精細、具體。
除此之外,企業組織做好財務會計人員在職培訓工作,引導他們轉變傳統工作觀念,認真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熟練運用先進的設備技術做好本職工作。一般來講,培養高素質財務會計管理團隊,需要處理好三項基本工作。第一,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全體財務會計人員學會分析財會信息,掌握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技能。第二,企業組織需要聘請財會專業人才,做好內部人才資源培養工作,積極促進財務會計人員之間的交流,全面發展他們的職業素養。第三,充分利用微課、遠程教育、flash和“互聯網+”技術等線上教育技術開始財務培訓課程,實現財會專業培訓工作信息化,引導財務會計人員正確認知當代財務會計核算管理信息化模式與傳統財會管理模式的差異,轉變傳統職業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在工作中積極探索與創新,充分利用財務會計管理信息化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企業財務內控力度,完善內控思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準確反饋企業財務指標和經濟效益的變動,理應促進經濟統計學、財務學和會計管理學的有機融合,準確統計財務信息,根據信息內容制定更完善的財務內控思路。對于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工作來講,經濟統計學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第一,數量觀。所有事物均屬于數量與質量的統一結合體,經濟統計學中的數量觀理念主要是指在研究經濟發展規律的過程中,要立足于事物定性,正確運用數學知識和統計思想分析該事物的總體數量特征,這樣方能客觀全面地分析事物發展趨勢與變化規律。第二,總體觀。統計經濟學分析工作對象是一個整體,屬于多種事物的集合體,因此,在具體分析工作中,要立足于總體觀念和整體視角,實施綜合分析與細致觀察,總結出所有事物的共性和對象的總體性質。第三,推斷觀。在企業經濟分析工作中,經濟統計學的研究重點是結合市場發展規律和企業內部環境預測企業經濟效益變動,對于企業組織來說,經濟效益變動也是有規律的,經濟統計學推斷觀能依據諸多信息推斷出企業經濟效益的變動規律,并結合規律制定更科學的發展方案。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因素并非某一種,而是多個因素,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內部環境與外部市場環境等。當代企業通常會基于統計經濟學理念來體現經濟效益的變動,準確反映財務指標,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供更為準確的參考依據。與此同時,企業組織應著重加強內部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以便于及時收集和分析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在信息時代和市場經濟大環境下,企業組織所面臨的動態形勢具有瞬息萬變特征,日常運營發展均需要借助網絡平臺和大數據技術,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轉必須充分借助網絡數據,收集、分析并利用大量的數據信息,通過提煉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傳統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具有單一化和低效化缺陷,無法適應海量信息分析處理工作需求。因此,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機制的企業組織越來越多。
目前,在各企業組織全面計算和信息分析工作中,加強財會管理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和數據網絡技術的優勢能更及時、有效獲取各種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隨時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有價值的最新數據,輔助企業管理層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和本企業發展需求制定有效的決策方案。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使用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類和智能科技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對于企業組織來講,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下所制定的簡單化財務報表和普通核算管理方法已無法滿足當代企業的發展需求。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為企業組織提供了更多新方法與新思路,使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例如運用智能機器人完成企業財務信息提煉與分析以及核算工作,減輕人工掃描、輸入和編制工作負擔,優化財務工作流程,降低人工成本,有效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和財務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核心素養。
在傳統財務會計工作模式下,統計核算工作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與判斷,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出現人為性錯誤,部分工作人員會因一己之私而惡意篡改信息,徇私舞弊,嚴重影響統計結果的準確性。啟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規范企業統計管理工作,不僅可以減輕人工作業量,降低出錯率,杜絕出現虛假信息,確保統計結果的準確性,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財務人員的職權,明確企業部門內部分工,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信息化技術主導下的企業財會系統具備自動運算和預設的自查自糾功能,能夠有效避免出現數據錄入方面的低級失誤,加強各層級財務工作人員之間的監督復核管理機制,規范財務管理工作步驟,充分確保統計結果的準確性。除此之外,要重視加強企業內部固定資產管控工作以節約固定資產采辦成本,將固定資產管理納入到財務內控管理體系之中,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對于固定資產的采辦、利用、折舊和報廢處理等流程予以嚴格監管。同時,要對于企業內部各種資產進行分類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固定資產管理分支系統,將該系統納入企業財務管理系統內,并在該系統中做好相關信息登記工作,依次編制固定資產的價格、采辦日期、保質期限、型號、類別、用途、折舊處理與使用期限等數據,定期清查和盤點固定資產。
加強企業財務內控力度,構建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理應全面優化企業會計核算軟件輸入功能,以此提升財務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和財務信息化控制效果,努力實現企業財會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環。從當代企業會計數據輸入標準來看,企業財務會計核算軟件輸入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會計核算初始化功能。該項功能細分為六項基本功能:其一,會計核算工作必須輸入的期初數據和相關資料,包括會計總分類科目與明細分類科目的名稱、編號、年初數、累計額和相關數量的指標;其二,本期對賬未達賬項輸入功能;其三,會計核算方法選擇輸入,包括記賬法、固定資產折舊核算法、存貨計價法、成本核算法等,啟用會計核算軟件能自動更改核算方法,并自動記錄相應的過程;其四,對轉賬憑證進行自動定義,準確記錄會計自動沖回憑證;其五,對會計人員信息進行輸入,包括姓名、職位、操作權限與操作密碼;其六,對初識輸入數據進行校驗以判斷正確性。
第二,輸入財會數據記賬憑證。
第三,科學控制和編制連續性記賬憑證的編號。
第四,針對數據輸入情況自動予以提示。該功能細分為五項:其一,如果正在輸入的記賬憑證編號和以前輸入的出現重復,系統會自動提示并拒絕再次輸入;其二,如果會計科目輸入為編號形式,系統應自動提示與編號相對應的會計科目名;其三,如果正在輸入的記賬憑證中的會計科目借貸雙方金額出現不平衡問題,或者沒有輸入金額,系統就要自動提示并拒絕執行;其四,如果正在輸入的記賬憑證中雖然有借方的會計科目卻沒有貸方的會計科目,或者是有貸方的會計科目卻沒有借方的會計科目,系統均要自動提示并拒絕執行;其五,如果正在輸入的收款憑證顯示的借方科目并非“銀行存款”“現金”或者付款憑證顯示的貸方科目并非“銀行存款”“現金”,系統均要自動提示并拒絕執行。
第五,如果記賬憑證已經輸入到計算機內卻沒有登記在會計賬簿里,系統應具備自動提醒修改與審核功能,當通過審核后就不能再對計算機內的憑證做任何修改。
第六,對于同一記賬憑證,須通過控制使用權限來正確發揮其審核功能、輸入功能和修改功能。
第七,發現已經輸入并通過審核或者記賬憑證有錯誤的數據,應啟用會計系統補充憑證法或者紅字憑證沖銷法予以修改,紅字負號通常用“-”表示。
第八,對于運用會計核算軟件自動生成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需要再正式記賬前再次由系統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再予以登記。
第九,對于財務處理模塊之外的其他業務子系統所自動生成的會計憑證數據,須再次認真審核,確認無誤后再生成記賬憑證。
提升企業財務內控效果,完善企業財務管理思路,避免弄虛作假和錯算、漏算問題,則必須全面做好財務監督管理工作。在市場經濟背景下,財務管理并非僅屬于財務部門的工作,因而,企業要將會財務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設融入于各項管理工作與各部門,發揮財務會計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平臺的協調作用,加強企業財務部門、業務部門、項目部門、成本管理部門、采購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營銷部門等各部門的合作與溝通,設置財務信息共享平臺,構建財務風險監測模型,以便于及時做好財務信息溝通工作,監督財務活動流程和資金去向,準確預測財務風險,并制定針對性解決策略。
綜上所述,健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提高企業財務收益,將風險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企業組織,首先,要構建良好的內控環境,優化內控方式,營造求真務實、積極進取、精益求精、團結奮進的工作氛圍,讓工作人員能自覺履行其職責,輔助本企業加強內控力度。其次,應著重健全財務管理機制,融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大力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優化財務會計核算管理工作,促進財務部門、業務部門、項目部門、成本管理部門、采購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營銷部門等各部門的合作與溝通,實現財務信息共享。再次,要重視提高全體財務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設計完善的財務風險預測模型,通過模型監測制定風險應對方案。另外,要做好企業財務監督管理工作,從而全面增強財務內控力度。